Liquidity Release

搜索文档
固收 降准后的资金紧怎么看?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固收、信用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债市行情 - 近期债市整体偏震荡,受存款调降预期影响收益率有所下行,市场对存款利率调降幅度有期待但预计不超贷款基点调降幅度,短期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因当前市场位置及对后续基本面看法影响,今日下午收益率下行与存款调降预期相关[1][2] - 信用债市场自4月下旬表现良好,收益率持续下行,中短端品种突出,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上升而3A信用债收益率下降,超长期限信用债表现相对较差但仍强于同期限利率,两周内普通信用债继续上涨,超长期限涨幅较小[3][15] 资金面变化及影响 - 资金面乐观,宽松存在超预期可能,短端收益率有下降空间,取决于资金松动和价格指数进一步下行,对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后的走势更有确定性,虽上周及本周行情走得不顺畅,但不影响资金面乐观判断[1][4] 央行流动性投放 - 预计央行流动性投放将保持稳定宽松态势,双降后会达小规模高峰,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超额投放及未来可能的PSL投放,使价格方向和预期偏向宽松,中长期流动性释放助力资金稳定宽松[1][5] 降准落地后收紧现象 - 降准实际落地后出现收紧是因银行按10天或旬度平均法考核,新降准维持期开启需补充超额准备金,导致暂时性收紧,需从时间点和幅度角度理解[1][5][6] 存款基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存款基数变化直接影响银行需补充的超额准备金,若存款基数增长,相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银行需吸收更多超额准备金,降准预期下新交易需求增加[7]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降0.5个百分点(50个BP),按相对存款基数计算释放约1万亿流动性,但实际释放规模可能较小,因四月和五月平均时点性存款基数环比变化影响[8] 降准公告影响 - 降准公告发布后机构可提前使用部分超额准备金,大行融出资金规模从3万亿增至4万亿左右,资金宽松效应提前显现,不必担心降准落地后资金收紧,因前期已透支部分宽松效应[9] 历史降准后资金价格表现 - 历史上多数情况降准实施落地后两周内资金价格呈稳定或边际下行趋势,但需综合考虑具体时间点和其他因素,如春节前降准会致季节性上涨,税期、政府债券缴款等也有影响[10] 买断式回购与MLF作用 - 买断式回购承担部分过去由MLF执行的职能,五月买断式回购到期规模约1万亿,MLF到期规模较小,买断式回购有部分回收但不超1万亿,操作利好资金定价和价格,不会对流动性产生强烈吸收效果[11] 月中波动原因 - 月中之后出现波动因税期将至和政府债券缴款等因素,本周税期走账集中在21日和22日,上周政府债券缴纳约7000亿,还需考虑买卖式回购询量不及预期等因素,不必过度担忧[12] 货币政策方向判断 - 部分机构对货币政策方向判断可靠性低,应在银行负债背景下观察央行操作,目前银行负债无大问题,存款利率调降对大行有阶段性影响,总体负债压力在非银存款修复后已无大问题,银行负债修复和央行态度转向宽松,不应因短期波动猜测央行心思,货币宽松周期内收紧是阶段性的,流动性平稳将持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增量投放会带来中长期流动性补充[13] 信用债市场情况 - 信用债市场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处于较低水平,3A、AA+以及AA级一年和三年期债券绝对收益率历史分位数基本在最低15%,短端接近20年以来最低位置,票息保护薄弱,一年期债券信用利差几乎无保护,三年期处于历史后1/3区间,市场涨幅达较谨慎位置[18] - 二级资本债近期明显下行,4到5年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压缩至10年国债加点30BP以下,目前约25BP,投资机会减少,交易情绪谨慎[19] - 超长期限信用债市场今年不友好,整体收益率多在2.2%以下,活跃成交不青睐,折价幅度小,多在3BP以内,中航产融是热点,折价成交多在10 - 30BP之间[20][21] 投资策略 - 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拉长久期至2到4年,选择弱资质城投品种;偏好高等级且流动性高可考虑4到5年国股行二级资本债,但保护有限不建议大量参与;敢下沉风险且期限短(如一年)的投资者可选择主体评级为AA - 及以下的城商行品种,但需持有至到期并严格甄别[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五月买断式回购到期规模约1万亿,MLF到期规模较小,买断式回购有部分回收但不超1万亿[11] - 本周税期走账日期集中在21日和22日,上周政府债券缴纳约7000亿[12] - 目前地产债和中等久期弱资质城投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地产债如万科、龙湖等低于估值成交幅度超100BP,期限多在1.5年以内,中等久期弱资质城投如隐含评级为AA - 或更低的城投流动性变好,上周中等久期城投低于估值成交占比显著高于超长期限[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