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il price war
icon
搜索文档
The Global Tug-Of-War That Sets Oil Prices
Forbes· 2025-11-03 02:15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石油市场定价机制复杂,是产油国、交易商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全球角力的结果,不仅受物理供需影响,更受市场心理和关键参与者行为的驱动[2] - OPEC+近期宣布在12月每日增产13.7万桶,随后在2026年第一季度暂停进一步增产,此举标志着其战略重心从捍卫价格转向捍卫市场份额[3][4] - 美国页岩油产量已创下每日超过1370万桶的纪录水平,其灵活的“弹性”供应使其成为全球实际上的边际产量调节者,与OPEC+形成长期竞争格局[7][13] OPEC+战略调整 - OPEC+采取适度增产策略,意在向市场表明不会轻易将市场份额让给美国生产商,即使这意味着需要忍受油价接近每桶75美元,而非许多成员国偏好的90美元水平[3][9] - 该战略与2014年和2020年的行动类似,旨在通过容忍较低价格来挤压高成本的边际生产商(尤其是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以换取长期的市场控制权[4][6] - 历史经验表明,短期价格战策略在2014年基本失败,但确实淘汰了一些过度杠杆化的页岩油生产商[5] 美国页岩油行业动态 - 美国页岩油生产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快速响应价格变化,但众多公司独立行动的集体效应容易导致市场供应过剩[7][8] - 页岩油钻探严重依赖资本纪律和投资者信心,当油价跌破70美元时,这两者会迅速恶化,这使得该行业在面对OPEC+施加的低价压力时显得脆弱[14] 石油市场定价心理 - 石油价格不仅由实物桶的供需决定,更由市场预期塑造,交易员对哪怕每日50万至60万桶的预期盈余也会提前做出反应,导致价格调整[10][11] - 期货市场融合了从库存水平到汇率等各种因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反馈循环网络,使得油价可能在一夜之间因局部事件(如炼油厂火灾、地缘政治紧张)而变动,即使全球总供应未变[11][12] 行业竞争格局与价格展望 - 美国页岩油的崛起永久性地改变了能源格局,制约了OPEC以往通过简单声明就能影响价格的能力[13] - 如果布伦特原油价格稳定在75-85美元区间,OPEC+可以接受,全球大型炼油商也能维持健康的炼油利润;但如果预期中的供应过剩成为现实,油价跌破60美元也并非不可能[15] - 行业波动性成为常态,能源股作为周期性最强的板块之一,其对远期价格预期的反应远大于对当前现货价格的反应[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