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emium Demand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消费脉搏 2025 年第三季度_体验式消费引领,高端需求反弹,消费市场格局分化-China Consumer Pulse 3Q25_ Experiential spending leads and Premium demand rebounds, amid mixed consumer landscape
2025-11-03 10:36
好的,这是对该份中国消费者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的详细总结。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广泛覆盖中国消费品行业,包括餐饮、旅游、奢侈品、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家电、服装与运动服饰、化妆品、酒店、酒类(白酒、啤酒)等 [2] * 公司:提及大量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奢侈品品牌(爱马仕、路易威登、香奈儿、开云集团等)、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小米、小鹏、蔚来、奔驰、奥迪、宝马等)、运动服饰品牌(耐克、阿迪达斯、露露乐蒙、安踏、李宁等)、家电企业(美的、格力、海尔等)、啤酒公司(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以及多家酒店和在线旅游平台 [5][7][9][10][14][1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整体消费趋势:混合且不均衡的复苏 * 中国消费者情绪依然复杂,呈现K型复苏 [2][9] * 体验式消费持续引领增长,餐厅应用使用量增长24%,旅游增长16% [2] * 数字渠道持续跑赢传统零售 [2] * 高端消费出现复苏迹象:境内奢侈品消费改善,高端汽车销售在9月恢复同比增长(结束了连续19个月的下滑),高端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表现优于行业整体并进入同比增长区间 [2][30] * 然而,整体零售增长放缓至2.1%,消费者信心在8月维持在89.2的低位,反映出补贴政策效应减弱、贸易紧张和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影响 [3][35][43] 宏观经济背景:增长放缓与挑战 *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放缓至4.8% [3][37] * 固定资产投资在9月大幅下降7.3%,反映了遏制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的努力 [3][37] * 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政策支持效果短暂,房价环比下跌加深 [3][37][40][64] * 出口和工业生产是经济中的亮点,受全球人工智能投资等因素推动 [37][40] 各行业具体表现 **汽车行业** * 第三季度乘用车销售增速放缓至+2.5%,电动汽车销售增速放缓至+12.5%,但渗透率提升至55.1% [10] * 高端品牌汽车销售在第三季度同比下降7.8%,但9月实现同比增长,结束了下滑趋势 [10][30] * 大众市场销售增速放缓至+6.8% [10] * 比亚迪集团销量领先(91.1万辆,但同比下降14.9%),吉利(+46.8%)、小米(+171.7%)和小鹏(+166.7%)增长强劲 [10] **服装与运动服饰** * 在线运动服饰销售增长约5.7%,而线下销售仍为负增长(例如宝胜国际第三季度报告-6%) [5][152] * 西方品牌表现分化:阿迪达斯增长超过20%,露露乐蒙和On等小众品牌实现三位数增长 [5][156] * 国内领先品牌安踏和李宁本季度表现分别为持平和小幅负增长 [5] **家电行业** * 第三季度家电行业收缩7%,国内和出口制造均显著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3%和22%) [7] * 基于前瞻性生产预测,预计第四季度行业空调出货量将下降8%,美的、格力、海尔预计分别下降6%、5%和7% [7] **奢侈品** * 第三季度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初步改善迹象,第二季度可能已触底 [8] *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趋稳和金融资产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有所帮助 [8] * 境内消费复苏速度略快于境外,爱马仕、路易威登、香奈儿等“投资级”或“热门”品牌表现良好,而开云集团仍在挣扎 [8][9] **酒类饮料** * 超高端白酒价格在第三季度继续下滑,需求疲软 [4] * 啤酒行业增长显著放缓,9月行业价值同比下降2%,非即饮渠道需求在整个季度明显弱于即饮渠道 [4][114] **酒店与旅游** * 国内旅游需求强劲,国庆黄金周期间旅行者数量稳定增长16% [11][132] * 然而,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在2025年每个月均出现同比下降,原因是结构性供应增长超过需求 [10][119][122] * 高端(奢华)酒店是唯一没有出现持续下滑的细分市场 [10][119] **化妆品** * 第三季度中国电商市场追踪的美妆公司总商品价值同比增长6.5%,较第二季度的3.5%有所改善 [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建议**:报告对不同行业和公司给出了具体的投资评级(如跑赢大市、与大市同步、跑输大市)和目标价,例如看好比亚迪、小米、LVMH等,对李宁、资生堂等持谨慎态度 [14][15][16][17][18][21][25][27] * **结构性挑战**:报告强调了一些结构性挑战,如酒店业由国有企业驱动的供应增长可能持续多年,对行业构成中长期压力 [10][23] * **价格压力**:通缩趋势持续,消费者价格指数在9月为-0.3%,生产者价格指数虽环比改善但仍为负值,反映出广泛的价格竞争和供应过剩 [12][43][101] * **在线渠道动态**:尽管在线渠道整体跑赢,但第三季度美妆电商和在线运动服饰也出现疲软迹象,不过9月在线运动服饰增长重新加速可能是一个积极信号 [29][153] * **出口驱动**:报告指出,出口和相关工业生产的强劲势头是当前经济的亮点,如果持续,可能成为消费者情绪转向积极的催化剂 [3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