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cond China Shock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中国“十五五”规划(2026-2030)前瞻
野村· 2025-10-19 23:58
根据您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基于报告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已按要求排除了风险提示、免责声明、评级规则等无关信息。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2][3][4] 报告核心观点 - 第十五五规划(2026-2030)相比第十四五规划更为重要,主因包括中国全球地位提升及房地产行业自2021年崩溃带来的挑战 [1][3] - 预计第十五五规划可能不会设定具体增长目标,而是强调韧性、安全与包容性 [1][4] - 中国正接近另一个临界点,可能对全球经济带来“第二次中国冲击”,其特征是高技术、高价值出口激增 [3][9][25] - 在向新经济转型期间,旧经济(如房地产)仍将是增长支柱,需清理房地产债务问题并解决通缩 [4][46][47] - 地缘政治紧张是首要挑战,中美关系进入“紧张-升级-休战”循环的新常态 [32][33][37] 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2025)回顾总结 主要成就 - 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约为5.4% [8] -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相对于美国的领先优势从2020年的21.6%扩大至2025年的估计33.5% [8][17] - 十四五期间总出口额预计激增44% [9] - 在人工智能、自动化、绿色科技、生物制药、芯片制造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 [10][11] 面临的挫折 - 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严重拖累内需,并损害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18] - 国际航班班次仅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0-90%,其中美国航线恢复率仅为30% [16] - 收入/财富不平等问题依然严重,55%的养老金领取者(主要为农村人口)月平均养老金仅为240元人民币 [19] - 部分政策(如针对校外培训、电子商务的监管)的快速、不协调实施导致了市场恐慌和市场价值损失 [20] 十五五规划(2026-2030)潜在主题与挑战 关键主题与政策方向 - 增长目标可能设定为2026年“约4.5%”,并逐步向2030年“约4%”过渡 [4][68] - 将通过重大投资和产业政策(特别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技术自给自足 [4][60] - 将进行全面的债务清理和财政体系系统性重组,以结束房地产低迷 [50] - 养老金改革被视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可能通过增加低收入养老金领取者收入来刺激消费 [70][72] 主要挑战 - **地缘政治紧张**:被视为首要挑战,中美经济/贸易冲突不可避免 [32][35] - **房地产遗留问题**:需清理房地产市场混乱局面,新屋销售价值从2021年上半年峰值至2025年上半年下降51.0% [42][44] - **人口结构恶化**:人口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2024年降至14.08亿,老龄化加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从2020年13.5%升至2024年15.6%)[51][52] - **不平等问题持续**:小城市房价下跌更剧烈,以及高度不平等的养老金制度,可能继续加剧不平等 [55][59] “第二次中国冲击”分析 - 与21世纪初的“第一次中国冲击”不同,本次冲击主要涉及电动汽车、先进电池、太阳能板、机器人等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25][27] - 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政府投资以及国内产能过剩 [29] - 影响包括加剧全球竞争、引发贸易紧张(如欧盟考虑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改变地缘政治力量平衡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