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phone spec upgrade

搜索文档
苹果供应链_多年升级周期支撑股价动能-Apple supply chain_ multi-year upgrade cycle to support share-price momentum
2025-08-22 09:00
**行业与公司** 行业涉及苹果供应链及消费电子硬件领域 公司包括苹果及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如鸿海(Hon Hai)、大立光(Largan)、臻鼎(Zhen Ding)、高伟电子(Cowell)、瑞声科技(AAC)、比亚迪电子(BYDE)、蓝思科技(Lens Tech)等[1][2][5][9][5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2025年下半年新iPhone备货量约略高于9000万部 与去年同期的9000-9500万部基本持平 此前市场悲观预期同比下滑5-10% 但因苹果产品关税担忧缓解而部分缓和[1][12] * 2025年iPhone 17系列最大变化是推出新款Slim机型(取代Plus) 采用钛金属外壳、单后置摄像头、更多FPC用量 以及更紧凑的摄像头/声学/触觉设计 Pro系列预计潜望镜/前摄升级至48MP/24MP(提升CIS/模组/镜头ASP) 采用VC散热 覆盖玻璃升级(ASP提升50%+) 但金属外壳从钛降级为铝(ASP下降10-20%)[2][21] * 2026年iPhone 18系列可能推出折叠屏机型 Pro系列主摄可能升级可变光圈 折叠屏机型预计为机械/PCB供应商带来显著更高价值量 前盖玻璃(UTG)和外壳(钛金属/铰链)ASP翻倍以上 PCB/FPC用量增加 Pro系列主摄升级可变光圈需要额外光学/机械部件 提升镜头/模组ASP VC散热材料从铜升级为铜/钢混合 推动ASP提升[3][22] * 供应链股价通常在产品发布前上涨 发布后因获利了结而回调 自5月以来关键供应商股价平均上涨13% 苹果定价策略和消费者反馈将决定四季度需求和股价表现 2025-26年将是多年升级周期 类似2013下半年-2014上半年(iPhone 5s到6)、2016下半年-2017上半年(iPhone 7到8/X)、2019年(iPhone 11)的周期 股价在升级周期中恢复更快[4][27][28][29] * 苹果分析师预测2025/26年iPhone出货量同比增长6%/2% 2025年下半年新iPhone出货量9000万部 按机型分 iPhone 17标准版/Slim/Pro/Pro Max占比分别为31%/22%/24%/22%[12][16] * 亚太(除中国)地区iPhone出货量2024年强劲增长 抵消中国需求疲软 新兴市场包括亚太(除中国)和拉美地区占比上升[17][18][19][20]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建议: 维持鸿海(组装ASP/份额上行)、大立光(关键镜头供应商)、蓝思科技(关键盖板玻璃供应商)、高伟电子(CCM ASP/份额上行)和臻鼎(主导PCB供应商)的买入评级 将瑞声科技升级为买入(散热、结构性盈利增长) 将比亚迪电子降级为中性(外壳ASP压力、竞争)[5][9][44] * 调整目标价: 高伟电子目标价上调至35港元(原31港元) 臻鼎目标价上调至185新台币(原161新台币) 蓝思科技-H/A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港元/29人民币 瑞声科技目标价上调至57港元(原44港元) 比亚迪电子目标价微调至42港元(原43港元)[9][44][49][50] * 盈利预测调整: 瑞声科技2025-27年EPS上调4.4%/20.3%/28.6% 比亚迪电子2025-27年EPS下调1.2%/6.1%/10.8% 高伟电子2025-27年EPS上调1.1%/2.6%/3.3% 臻鼎2025-26年EPS上调2.9%/2.8% 2027年下调4.3%[45] * 折叠屏手机内容价值是普通智能手机的1.7-2.5倍 臻鼎预计2026年折叠屏手机销售至少同比增长2倍[50] * 关键供应商7月营收相对持平 印证备货量平稳[1][12] **风险因素** * 地缘政治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57][59][61][69][73] * 智能手机需求低于预期[57][59][61][69][73] * 规格升级进度慢于预期[69][73] * 竞争加剧导致ASP和利润率承压[61][66] * 新业务(如汽车、AR/眼镜、机器人)拓展不及预期[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