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con
搜索文档
Vicore Pharma (DB:6Y4)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8 23:02
公司概况 * Vicore Pharma是一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的欧洲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研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血管紧张素II通路 开发针对纤维化和炎症性疾病的疗法[2] * 公司核心候选药物为buloxibutid 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 2型受体(AT2)激动剂 旨在驱动组织修复和纤维化消退 而非单纯抗纤维化[2] * 主要聚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领域 该疾病存在高度未满足医疗需求且具有重大商业机会[2] 核心机制与科学依据 * AT2受体激动机制与传统的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如ACE抑制剂或ARBs)相反 通过激活内源性组织修复系统 产生抗纤维化、抗炎症和血管舒张效应[4][5] * 在肺部 该机制通过促进肺泡上皮II型细胞(肺干细胞)的功能化和增殖 修复受损上皮 从源头上切断纤维化驱动信号 并改善血管功能以促进氧合[6][7][15][16] * 该机制独特地同时针对上皮修复、间质纤维化和血管功能障碍这三个IPF的关键病理环节 有望超越现有疗法和近期成功的III期药物(如United Therapeutics的Tyvaso)[16] IPF治疗格局与市场机会 * IPF当前标准治疗为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尼达尼布(nintedanib) 但耐受性差(导致胃肠道副作用和光敏反应)且仅能延缓肺功能下降 确诊后生存期仅3-4年[8] * 由于耐受性和疗效有限 美国仅25%的确诊患者启动治疗 平均用药时间仅10个月[8][9] * 当前IPF市场规模为40亿美元(去年数据) 但若有更有效、更耐受的药物 市场潜力可达当前规模的数倍[9] * 近期BI和United Therapeutics的III期成功验证了该领域的创新空间 但临床和监管机构仍期待联合疗法 Vicore定位为一线治疗且可与标准治疗联用[10][11] 临床数据与试验进展 * phase IIA研究(单臂开放标签)显示 接受buloxibutid单药治疗9个月后 IPF患者肺功能(FVC)改善200毫升 相当于为患者额外提供约一年的肺功能 这是该领域前所未有的数据[18][19] * 通过合成对照组分析(基于10,000名IPF患者数据库) 匹配患者群体的肺功能在9个月内平均下降114毫升 而仅个位数百分比的患者在无干预情况下能保持稳定或轻微改善 进一步验证了buloxibutid的改善效果是真实的[20][21][22] * 正在进行的phase IIB ASPIRE试验设计类似III期 全球14个国家100个临床中心参与 主要终点为52周内FVC变化 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入组 2027年上半年读出数据[23][24][26] * 公司现金状况良好 截至上季度末持有1亿美元现金 足以支持完成phase IIB试验并留有额外缓冲[32] 合作与商业化策略 * 与日本Nippon Shinyaku达成合作 利用其在肺部疾病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商业能力(曾开发肺动脉高压药物Opsumit)加速日本开发 并共同承担全球非临床开发成本[27][28] * 对于美国、欧洲等其他市场 商业化策略(自主商业化或进一步合作)将取决于phase IIB数据结果 公司认为IPF领域适合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自主商业化[29] * 公司考虑未来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目前团队规模为35-40人 以资本高效的方式运作[30][33] 潜在影响与未来展望 * 如果机制和生物学理解得到验证 buloxibutid有望成为真正改变IPF疾病进程的疗法 而不仅仅是症状缓解或延缓进展[35][36] * 未来12-24个月的关键里程碑为phase IIB ASPIRE试验的推进和数据读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