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tion control
icon
搜索文档
Moog (MOG.A)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4 23:12
公司概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为拥有75年历史的技术公司 专注于高性能运动控制领域 从精密部件到工程系统均有涉足 其文化强调协作性 有助于吸引和保留人才 并与客户建立差异化关系[3][4][5] * 公司业务专注于解决高难度应用 这些应用通常具有任务关键性、安全性或重大经济影响 并凭借知识产权在平台上具有长期粘性[5][6] * 公司业务构成:防务占50% 商业航天占20% 工业占20% 医疗设备占略低于10%[6] 商业航天业务 * 商业航天业务正从疫情中恢复 宽体机产量增加是主要驱动因素[9] * 公司在飞机上提供作动系统 包括主飞控和辅飞控系统 以及武器舱门开启等其他作动装置[13] * 公司在宽体机队(波音787和空客A350)上的风险敞口最大 其生产计划与主机厂目标一致:波音计划到2026年底达到月产10架 空客计划到2027年达到月产12架[14] * 供应链目前趋于稳定 公司对主机厂的生产计划信心较高[15] * 商业航天业务中约60%与宽体机相关[16] * 公司技术可兼容电动(EM)和液压(NEH)作动 为未来平台发展做好准备[17] 售后市场业务 * 商业航空售后市场非常强劲 在最近一个季度约占商业飞机部门销售额的40%[19] * 驱动因素包括高航空流量、公司在787和A350上的高内容量且飞机利用率高 以及公司获得了长期支持协议[19][20] * 作为部门销售额的占比 预计售后市场占比将下降 因为新机生产速率(787和A350)的增长将超过售后市场的增长[21] * 售后市场与航空流量相关 但与发动机维修大修(MRO)无直接关系[22] * 售后市场渠道有三条:通过OEM支持其客户、与系统集成商(如汉莎技术、芬航技术服务)签订合同、以及直接与运营大型机队的航空公司签订长期支持合同[24] * 公司正推动业务从按时间和材料维修转向与主要航空公司签订十年协议 例如在巴黎航展上与ANA续签了十年协议[25] * 售后市场收入具有粘性 因竞争对手需重新设计才能争夺份额[26] * 公司预计售后市场在进入2026年时仍将保持强劲[27] 关税影响与应对 * 公司自第三季度起采取多项缓解措施应对关税 包括调整价格、最大化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以及精细管理返美维修的报关以避免支付不必要的更高关税[29] * 在第三季度 关税处于90天暂停期 普遍税率为10% 钢铁铝材为25%[30] * 在第四季度 普遍关税税率升至约15%至19%[31] * 关税对全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预计在15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31] * 航空航天产品流动和特定防务项目已被排除在关税之外 整体关税环境仍在稳定中 因此不能直接将25财年的影响翻倍来推算26财年[31] * 公司已在该领域建立能力并积极缓解影响 取得了一定成功[32] 防务业务与驱动因素 * 防务业务拥有强劲顺风 驱动因素包括美国超过万亿美元的预算调整 以及北约盟友将国防开支从GDP的2%提高至3.5%[8] * 地缘政治紧张(台海、乌克兰战争、中东冲突)持续带来紧迫感 需要发展新能力和补充过去三年消耗的武库[33] * 短期驱动是补充武库 每枚使用的导弹都需要重建 公司在导弹方面看到强劲需求[34] * 公司在第一季度从洛克希德·马丁获得超过1亿美元的PAC-3项目订单 该订单是从竞争对手处赢得 得益于公司过去几年在质量和交付上的运营表现[34] * 增长来源包括平台本身、资产补充和现代化项目(如欧洲的Kraumat五Wegmann的榴弹炮系统) 以及长期战略项目(如第六代飞机和CCA)[35] * 公司业务覆盖所有防务优先领域 包括金钟罩(Golden Dome)、舰队战备状态和核三角[37][38] 防务业务细分与机遇 * 防务业务中约90%由美国驱动 10%在美国以外[45] * 公司在欧洲有10个制造基地和超过3000名员工 业务涉及德国(地面车辆炮塔控制)和英国(军用飞机控制) 能很好地利用地缘政治气候带来的机遇[47][48][49] * 公司参与高超声速导弹(7个在研项目均参与)、地面防御系统(如装甲车现代化)等项目[41] * 公司将当前机遇视为一代人一次的机会 所获项目(如FLARA)将具有长达10-20年的生产寿命[42][43] * 在军事飞机领域 公司是先进军机控制系统的领先供应商 FLARA项目目前处于工程制造发展(EMD)阶段 未来生产 ramp up 后将对公司非常重要[50] * 在协同作战飞机(CCA)领域 公司正与 primes 和新进入者(如Kratos)合作开发产品[51] * MV-75项目正成为公司的主要平台之一 接近F-35、787、A350等大型项目的类别[52] 空间业务 * 公司在空间领域有60多年的供应历史 为卫星提供组件[39] * 公司提供高度差异化的产品 如抗辐射、寿命更长的航天航空电子设备 以及允许在轨卫星快速机动以避免来袭导弹的化学推进系统[39] * 对来袭导弹的探测与跟踪需求正推动空间能力的全面发展[39] 工业与医疗业务 * 工业业务目前稳定 近期订单超过销售额 积压订单环比增加[53] * 工业自动化部分(主要在德国的大型资本设备)表现出乎意料地强劲且有韧性[54] * 医疗泵业务表现良好 其增长率通常超过市场增长率[55] * 医疗泵业务的竞争优势在于对合规性和持续改进的关注 其哥斯达黎加工厂拥有600名员工 是申戈精益改进奖获奖基地 能确保市场供应不中断 并在竞争对手出错时获益 同时每台泵在使用时都会消耗替换管 带来持续收入[56][57] 财务表现与战略 * 公司自2023年投资者日宣布转型之旅 重点通过定价和简化来推动利润率提升[59] * 以2022财年为基线 至今已实现260个基点的利润率改善[60] * 公司仍在努力实现26财年的投资者日目标 并认为相比其他公司仍有进一步扩大利润率的空间[60] * 收购KotzWorks(销售额约3000万美元) 其提供适用于恶劣环境的光纤组件和系统 与公司现有的滑环业务技术形成良好互补 可共同为防务产品提供更高速、更大容量的数据传输[61][62] * 滑环业务是市场领导者(军用和工业) 用于在旋转接口(如直升机旋翼或CT机)上传输数据和电力 主要竞争对手是德国的Schleifring[64][65][67] * 利润率扩张的机会持续存在 定价和简化之旅仍在贡献 定价已成为公司运营的嵌入式方式[69][70] * 80/20法则已成为公司改进活动的核心 并已部署至约85%的基地(按收入计) 其应用从基础的业务简化(按客户、产品线分析盈利) 成熟至审视价值流损益以优化间接成本支持 最终能聚焦于战略客户以优化服务并获取更多业务[74][75][76] * 未来将继续从80/20方法中获益 并将其应用扩展至供应链[77][78] * 为提升运营 公司已将庞大的飞机集团(13亿美元)拆分为商业和军事两个业务 以便各自围绕其客户群和运营方式优化业务[79]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 * 公司目标是实现75%至100%的自由现金流转换率(占净收入百分比)[80] * 销售增长(尤其是航空航天与防务业务)是影响该目标的最主要因素 高增长会带来更多营运资金需求 使转换率趋向目标范围下限[81] * 通过简化商业飞机售后市场业务的结构性调整(如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减少库存) 将在中长期帮助提高转换率 趋向目标范围上限[8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