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基础设施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低空经济50强:万亿之城“洗牌”,14座地级市“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8:12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低空经济加速从政策规划走向产业实景,中央和地方双轮驱动推动制度障碍逐步扫清[1] - 过去一年低空经济新增企业数量达2427家,增量规模接近前三年总和,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4] - 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50多座城市提出发展低空经济[4] 低空经济产业链 - 低空经济分为低空基础设施、低空生产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及低空飞行保障四大环节,相互支撑构成完整产业体系[4] - 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无人机年飞行量超70万架次,稳居全国首位[8] - 北京、上海2027年低空经济目标分别为1000亿元、500亿元,突出创新和服务[8] 城市竞争格局 - 北京、深圳、上海"链接力"指数分别为95.58、86.12、79.15,领跑优势明显[4][5] - 广州、成都、南京、苏州、杭州、西安等万亿城市加速追赶,"链接力"指数均在43分以上[10] - 珠海、绍兴、芜湖等13座地级市入围50强,通过差异化路径实现"突围"[12] 区域协同发展 - 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四大增长极[15] - 广东、浙江、江苏入围城市最多,分别有6座、6座、5座城市进入50强[15] - 长三角首条城际低空公交航线投入运营,单程飞行18分钟,单程最低398元/人[17] 城市发展特色 - 北京在企业聚集度、创新聚集度、资本活跃度上均排名第一[8] - 深圳环境友好度引领全国,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8] - 珠海环境友好度居全国第5位,通过"双航展+无人系统大会"平台发展通航产业链[12] - 绍兴、安阳等中小城市依托空域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融合文旅产业[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