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运营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低空经济50强:万亿之城“洗牌”,14座地级市“突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8 18:12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低空经济加速从政策规划走向产业实景,中央和地方双轮驱动推动制度障碍逐步扫清[1] - 过去一年低空经济新增企业数量达2427家,增量规模接近前三年总和,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4] - 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50多座城市提出发展低空经济[4] 低空经济产业链 - 低空经济分为低空基础设施、低空生产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及低空飞行保障四大环节,相互支撑构成完整产业体系[4] - 深圳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无人机年飞行量超70万架次,稳居全国首位[8] - 北京、上海2027年低空经济目标分别为1000亿元、500亿元,突出创新和服务[8] 城市竞争格局 - 北京、深圳、上海"链接力"指数分别为95.58、86.12、79.15,领跑优势明显[4][5] - 广州、成都、南京、苏州、杭州、西安等万亿城市加速追赶,"链接力"指数均在43分以上[10] - 珠海、绍兴、芜湖等13座地级市入围50强,通过差异化路径实现"突围"[12] 区域协同发展 - 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四大增长极[15] - 广东、浙江、江苏入围城市最多,分别有6座、6座、5座城市进入50强[15] - 长三角首条城际低空公交航线投入运营,单程飞行18分钟,单程最低398元/人[17] 城市发展特色 - 北京在企业聚集度、创新聚集度、资本活跃度上均排名第一[8] - 深圳环境友好度引领全国,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8] - 珠海环境友好度居全国第5位,通过"双航展+无人系统大会"平台发展通航产业链[12] - 绍兴、安阳等中小城市依托空域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融合文旅产业[14]
100家中国低空经济企业盘点
机器人圈· 2025-06-21 20:53
低空经济概述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融合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形态,涵盖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等领域[1] - 2025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全面起飞的元年,各地正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抢占发展先机,但存在标准规范不统一、空域管理待完善等短板[1] - eVTOL企业成为产业热点,商业化进程加速,文章梳理了100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代表企业[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金属/复合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核心零部件(电池、电机、飞控系统等),涉及31家企业如中复神鹰、西部超导、国轩高科[2][11][12][13] - **中游**:覆盖eVTOL整机制造(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15家)、无人机(大疆创新、纵横股份等8家)、直升机(中航直升机等3家)及配套基础设施企业(海格通信、航天宏图等17家)[15][16][17][18] - **下游**:聚焦飞行服务(航空维修、培训)和运营场景(物流、旅游、农业等),包含20家企业如中信海直、极飞科技[19][20] 重点企业动态 - **上游材料**:中复神鹰与小鹏合作研发飞行汽车碳纤维材料,西部超导实现超导线材全流程生产[12] - **eVTOL整机**:亿航智能EH216-S获全球首个适航认证,峰飞航空V2000CG获中国民航型号合格证[16] - **无人机**:大疆占据美国市场超80%份额,纵横股份为科创板"无人机第一股"[17] - **基础设施**:南京莱斯空管系统市占率42%全国第一,北斗星通导航技术广泛应用于低空领域[18] 技术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动力电池系统,宗申动力为无人机提供螺旋桨定制服务[13] - 沃兰特航空成为华东首家获载人eVTOL适航受理企业,御风未来M1b型号进入适航审定阶段[17] - 低空应用场景拓展至物流(新北洋)、农业(极飞科技)、旅游(岭南文旅)等领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