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搜索文档
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经济日报· 2025-10-12 06: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观点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 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作为内在要求和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1] - 战略实施以来在交通、生态、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提升了民生温度并增强了三地"同城化效应" [1][2] - 当前仍存在公共服务制度和标准不统一等壁垒 未来需从合作机制、就业政策、重点民生领域及雄安新区示范等方面着力推进 让群众享受更多协同发展红利 [2][3][4] 交通领域发展 -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建成 京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等相继通车 [1] - 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从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2669公里 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打造了"1小时交通圈" [1] 生态领域治理 - 三地通过联防联治和携手治污 PM2.5年均浓度在2024年相比2013年下降超过60% 优良天数大幅增加 [2] - 水环境治理取得成效 消除了劣Ⅴ类断面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 [2] 教育领域合作 - 三地联合制定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交流、合作办学等方式推进基础教育共建共享和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2] - 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高水平推进跨区域高校发展联盟、职教集团和教育共同体建设 实现教育合作整体提质增效 [2] 社会保障一体化 - 京津冀社保卡成为超级通行证 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和6.4万余家医疗机构就医费用"一卡通结" [2] - 社保卡服务覆盖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以及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提升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和政策衔接水平 破除隐性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 - 协同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深化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 [3] -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社保协同经办及养老项目延伸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突破 [3] - 发挥雄安新区在公共服务建设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探索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可为河北环京地区提供经验 优化重点区域公共服务布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