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四川项目投资年均增长10.5%
新华财经· 2025-10-17 22:25
新华财经成都10月17日电(记者袁波)记者17日从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十四五"以来,四川 省项目投资年均增长10.5%,四川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万亿元,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累计 完成投资1.6万亿元。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筑牢经济增长"硬支撑"。其中,四川铁路运营里程近7000公里,新增铁路 运营里程超1600公里,已建和在建铁路覆盖全省21个市(州)。另外,四川新建成高速公路超2000公 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历史性突破1万公里、在全国位于前列,高速公路覆盖全省80%以上的县(市、 区)。 "四川造"重大科技项目持续涌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川大科学装置不断涌现,高海拔宇宙线 观测站等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另外,四川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其中深度 参与了国家载人航天等重大任务,为C919国产大飞机、神舟飞船等贡献"四川智慧"和"四川力量"。四川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陶剑锋透露,"十四五"以来,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0.8%,为高 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社会民生项目持续落地。四川立足行业所需、岗位所需,发展职业教育,新增遂宁职业学院等9所院 ...
多地发动四季度投资攻势,专家乐观全年经济|记者观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7 17:32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态势 - 全国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但8月单月环比下降0.20% [2] - 全国31个省份中有19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增速靠前的包括西藏(17.1%)、新疆(9.1%)、宁夏(7.1%)[2] - 东、中部地区的增速龙头分别为北京(10%)和湖北(6.7%)[2] 地方政府投资举措 - 深圳市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1.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8.6% [1] - 深圳市2025年安排重大项目828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37.1亿元,1-9月已完成投资2841.0亿元,进度达85.1% [1] - 9月下旬多地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超千亿元,例如安徽集中开工587个项目,总投资3323.8亿元 [2] - 10月多地加快行动,如广西开工7个重大交通项目总投资超710亿元,福州开工18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363亿元 [3] 中央政策支持 - 2025年安排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入"两重""两新"领域,截至10月14日已全部完成发行 [3] - 国家拟推出规模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3] - 国家发改委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两重"项目,涉及生态修复、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等领域 [4] 投资效果与专家观点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拉动2万亿至5万亿元基建投资,重点支持新基建与消费基建 [4] - 重大项目建设能迅速带动建材、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5] - 专家建议积极撬动民间投资以增强投资可持续性,并预计民间投资增长将得到支撑 [5]
应急管理部:前三季度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20.8%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1:04
总体事故情况 - 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3442起 死亡12804人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8%和16.2% [1] - 发生重大事故6起 死亡96人 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4.3%和20.7% 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1] - 发生较大事故277起 死亡1030人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和9.6% [1] 建筑业事故特点 - 建筑业事故总量同比下降 但铁路工程发生重大事故 [2] - 施工现场坍塌 高处坠落和中毒窒息等较大事故多发 [2] - 央企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事故多发 [2] 交通运输行业事故特点 - 交通运输行业事故总量持续下降 但水上交通发生重大事故 [2] - 道路交通发生多起重大涉险事故 [2] 矿山行业事故特点 - 矿山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但非法盗采导致的较大事故多发 [2] - 风险隐患治理不到位酿成多起事故 [2] 化工行业事故特点 - 化工行业事故总量和较大事故均同比下降 [2] - 企业检维修违规作业导致事故 [2] - 危险化学品非法违法生产 储存 使用环节安全风险突出 [2] 人员密集场所事故特点 - 人员密集场所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2] - 饭店 商铺等商贸场所火灾事故多发 [2]
抓住“文旅+百业”发展契机
经济日报· 2025-10-14 11:26
假日经济表现 - 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 假期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选择,假日经济展现出韧劲活力 [1] 驱动因素 - 政策端通过调整列车班次、减免高速费、规范假日市场等举措为出行提供保障 [2] - 服务端数字化服务与交通网络升级,高铁网络覆盖超95%的热门旅游城市 [2] - 供给端经营主体创新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细分场景,文旅融合型景区、科技赋能型街区等是重要发力点 [2] - 夜经济推动体验型消费升级,无人机、水幕、全息投影等技术重构夜间视觉体验,夜间消费集聚区持续火爆 [2] 行业挑战 - 热门景区和小众目的地客流突破承载上限,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不足,出现生态破坏问题 [3] - 部分互动式体验项目流于表面,如非遗技艺展示局限为摆摊售卖,中小城市时节性实景演出产品同质化、浅层化 [3] - 部分文化地标堆砌商业业态,"消费刺客""诱导购物"等市场乱象制约市场良性发展 [3] 发展建议 - 运用科技手段建立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网络,通过分时段预约、弹性开放等方式调控流量 [3]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将影视、游戏、非遗、演艺等文化资源与旅游场景深度转化,发展康养慢游、研学营地等 [3] - 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商家信用档案,对违规行为实施跨区域联合惩戒,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4] - 释放入境消费政策红利,拓展免签范围与停留时长,配套开发精品线路与离境退税服务 [4]
“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启动
四川日报· 2025-10-14 08:19
●聚焦主题:抓项目促投资 总体来看,四川项目推进提速增量,截至8月底,810个省重点项目、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四 川部分)年度投资完成率分别达84.6%、75.3%,分别超时序进度18个、8.6个百分点。达州普光锂钾综 合开发项目等重大项目有望年内竣工投用。截至9月底,全省储备库在库项目超2.9万个、总投资近12万 亿元,其中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占一半以上。 ●采访点位:涵盖工业制造、交通建设、文旅投资等多个领域 10月13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活动在成都站(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工程项目部现场 启动。中央在川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将分别前往成都、遂宁、绵阳、德阳4地,聚焦"抓项目促投资"主 题,深入项目一线采访报道。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把抓项目促投资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开展项目攻坚,一大批强基础、增动能、 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有序开工、加快建设,为全省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前8月,全省固定资产 投资同比增长0.9%、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6%。 此次采访活动采访点位涵盖工业制造、交通建设、文旅投资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有关系长远发展的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有引领产业升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既有赋 ...
第138届广交会开幕在即 广州全方位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广州日报· 2025-10-13 09:41
广州以"激情全运 畅购广州"为主题,全城联动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2025广州国际购物节"覆盖 全市11个区,3000多场活动轮番登场,超万家商户为广交会来宾提供专属礼遇。此外,全市500多家专业批发 市场将面向广交会采购商,量身定制展销采购联动服务,通过50多场贸易对接活动精准匹配国际买家需求。 本届广交会期间,广州结合十五运会推出系列美食主题活动。展馆外,第二届"Young城点心季",用"一盅两 件"唤醒城市味觉;第三届精品美食周牵手运动品牌,集结超200家米其林、黑珍珠、老字号餐厅,在海心沙 打造为期九天的主题盛宴。展馆内,"食在广州 品味全运"音乐美食节汇聚殿堂级粤菜与非遗小吃,让客商在 品味粤菜的同时切身感受城市的热情与活力。 广州各大文旅场所全面焕新,广州塔广场与珠江休闲带一体连通,城市地标融合了观光、亲水、购物、美食 等多重游玩体验。珠江夜游华丽蜕变,两岸灯光焕新升级,"水岸会客厅"如诗如画、流光溢彩。此外,广交 琶洲广交会展馆 展馆内首设"离境退税服务专区" 金秋时节,第138届广交会与十五运会将相继绽放羊城。其中,广交会是享誉全球的经贸合作平台,也是热情 欢迎新老朋友相聚的盛会。 ...
一批“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央视网· 2025-10-12 19:47
水利工程建设 - 陕西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北干线隧洞贯通,为年底全线贯通供水奠定基础 [1] - 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大水利项目,年调水规模达15亿立方米 [1] - 二期工程全长190公里,建成后为西安、咸阳等地供水,受益人口超1400万人 [1] 交通基础设施 - 广西开工建设一批陆路交通和水运航道重点项目,包括衡阳至南宁、贵阳至北海等高速公路 [1] - 北部湾港钦州港区、防城港30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同步建设,将提升港口通航能力 [1] - 深江高铁广中江特大桥成功转体,打通架梁施工关键节点 [1] - 深江高铁连接深圳、东莞等多地,建成后实现前海与南沙自贸片区半小时直达 [1] 机场与绿色能源 -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安装国内装机容量最大航站楼屋面光伏系统,年发电量1300万度 [2] - 机场光伏系统全年减碳量超过1万吨 [2] - 飞行区推进道面摊铺等工作,年底通航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年飞机起降38万架次 [2]
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经济日报· 2025-10-12 06: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观点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 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作为内在要求和先行区、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1] - 战略实施以来在交通、生态、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提升了民生温度并增强了三地"同城化效应" [1][2] - 当前仍存在公共服务制度和标准不统一等壁垒 未来需从合作机制、就业政策、重点民生领域及雄安新区示范等方面着力推进 让群众享受更多协同发展红利 [2][3][4] 交通领域发展 - "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建成 京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等相继通车 [1] - 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从2013年的1284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2669公里 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 打造了"1小时交通圈" [1] 生态领域治理 - 三地通过联防联治和携手治污 PM2.5年均浓度在2024年相比2013年下降超过60% 优良天数大幅增加 [2] - 水环境治理取得成效 消除了劣Ⅴ类断面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 [2] 教育领域合作 - 三地联合制定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 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交流、合作办学等方式推进基础教育共建共享和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2] - 促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高水平推进跨区域高校发展联盟、职教集团和教育共同体建设 实现教育合作整体提质增效 [2] 社会保障一体化 - 京津冀社保卡成为超级通行证 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和6.4万余家医疗机构就医费用"一卡通结" [2] - 社保卡服务覆盖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以及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 [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提升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和政策衔接水平 破除隐性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3] - 协同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深化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 [3] -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社保协同经办及养老项目延伸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突破 [3] - 发挥雄安新区在公共服务建设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探索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可为河北环京地区提供经验 优化重点区域公共服务布局 [4]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 民生和经济领域受冲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1 11:16
政府停摆现状 - 美国参议院第七次尝试表决临时拨款法案失败 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 [1] 受影响行业领域 - 交通、旅游、基建等民生经济领域因联邦政府职能停摆受到明显影响 给民众生活带来不便 [1] - 联邦政府关门致使许多民众无法及时获得工资 打击消费信心 民众支出减少导致经济活力降低 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 [1] 停摆持续性与潜在影响 - 政府关门持续时间存在很强不确定性 民主党和共和党均未表现出尽快妥协迹象 [3] - 若政府长时间停摆 将在政治上产生巨大反噬效应 加剧民众对政府和建制派精英的不满 推动美国政治向更强民粹化方向发展 [3] - 长时间停摆可能导致美国国内政治暴力事件增多 使其经济社会及国际形象遭受重创 [3]
多地抢抓重大项目建设“黄金期”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速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10-11 07:02
项目建设进展 - 多地重大项目在四季度施工"黄金期"加紧建设,国庆中秋假期也未停工 [1][2] - 渝昆高铁小龙潭特大桥于10月2日合龙,该线路全长约699公里,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大幅缩短重庆至昆明的铁路运行时间 [2] - 广西钦州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交通洞于10月3日贯通,洞长超1400米,横截面超60平方米,项目预计2029年投产,年消纳清洁能源21.6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万吨 [2] - 安徽于9月30日举行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本次开工重大项目587个,总投资达3323.8亿元 [2] 资金支持与政策工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将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多地已开始对接以推动资金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 [1][3] - 江苏太仓市水务集团于9月29日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获得2076万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用于自来水扩建增压站工程项目资本金 [3] - 广西能源集团于9月30日获得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用于总投资410亿元的白龙核电项目 [3] - 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4] - 新增专项债募集资金投向中,"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位居前列 [4]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专家预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将在10月至12月密集落地,有助于将储备项目转化为开工量和实物工作量 [3] - 专家预计四季度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6.0%,狭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有望回升至3.0% [6]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据估算可拉动基建投资规模2万亿元至5万亿元 [6] - 专家建议四季度除加快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外,还应加快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存量工具支出使用,并可提前使用明年置换额度、增发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