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s & Non-bank Finance
搜索文档
中国股票策略:从跃升走向可持续-China Equity Strategy From Leap To Sustain
2025-11-18 17:4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离岸及在岸股票市场(MSCI中国、CSI 300、恒生指数等)[1][3] * 公司:涵盖互联网(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等)、金融(建设银行、平安保险等)、科技(宁德时代、小米等)、消费(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等)及多个行业龙头[15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市场表现与估值**:MSCI中国相对新兴市场的弱势自2022年已恢复[15] 2025年迄今MSCI中国总回报达36% 夏普比率1.25[18] 当前MSCI中国远期市盈率13.1倍 较MSCI新兴市场折价约8%[102][103] 摩根士丹利基准情景下MSCI中国2026年6月目标点位90点(远期市盈率12.7倍)[21] * **盈利前景**:MSCI中国ROE于2024年下半年触底 预计2026年逐步回升至与新兴市场持平[31][33] 2025年共识EPS增长2% 2026年增长15%[54] 互联网、金融、科技、资本品和材料行业贡献约80%的EPS增长[98] * **宏观环境**:2026年实际GDP增速预计为4.8% 通缩压力持续至2026年 2027年才出现再通胀[61][62] 财政扩张在2026-27年温和 政策重心2026年仍偏向供给端 2027年向消费倾斜[69][71] * **地缘政治**:中美达成临时贸易休战 但长期仍处于"竞争性对抗"状态[110][113] MSCI中国仅3.3%收入来自美国 为美国前十大新兴市场贸易伙伴中最低[118][119] ADR占MSCI中国权重23% 其中超80%已在香港双重上市[125][126] * **资金流动**:外资主动基金对中国/港股仍低配(除亚洲 mandates外) 2025年流入主要来自被动基金[132][145] 南向资金势头强劲 2025年迄今净流入达813亿美元 偏向互联网、金融和医疗板块[153][156] 香港IPO募资额2025年迄今达51.1亿美元 超2024年全年两倍[159][160] * **政策框架**:监管从整顿转向振兴 支持私营部门 "反内卷"倡议和消费补贴等增量再平衡努力[31] 行业机会因"3P"(政策优先级、当前进展、潜力)而异 电池、部分材料和航空业改善空间更大[201][203] **其他重要内容** * **房地产风险**:住房投资已完成大部分调整 但房价前景仍不确定 主要城市库存消化至少还需一年[79][83][84] * **流动性指标**:中国自由流动性指标于2025年6月转正 但近期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168][169] A股外资持股占总市值比例降至2019年以来最低 2025年略有企稳[172][173] * **持仓结构**:主动基金超配资本品(+6.1%)、保险(+2.3%)等 低配银行(-4.9%)、能源(-1.9%)和消费零售(-2.1%)[147] 前十持仓集中于腾讯(18.2%)、阿里巴巴(11.2%)、宁德时代(3.0%)等[150] * **创新与AI**:中国AI人才储备推动创新追赶 大型语言模型质量与价格竞争力提升[46][47] 研发投入聚焦AI、机器人、生物科技等领域 尽管存在成本和设备障碍[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