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and AI Platforms
搜索文档
Cloudera 通过统一平台加速 AI 与分析项目进程,实现安全、可控且高效的数据管理
Globenewswire· 2025-09-26 19:51
核心观点 - Cloudera平台通过集成Iceberg REST Catalog和Lakehouse Optimizer实现零拷贝数据共享与自动化优化 强化开放式数据湖仓能力 提升跨平台互操作性并显著降低成本 [1][2][4] 技术功能升级 - Iceberg REST Catalog支持第三方引擎(Snowflake/Databricks/AWS Athena等)直接访问Cloudera管理数据 无需复制或移动数据即可实现ACID合规与统一策略执行 [2][3] - Lakehouse Optimizer提供自动化Iceberg表维护与智能优化功能 包括重写清单文件和位置删除文件 支持跨公有云部署并可通过专属UI定义策略 [4] - 两项功能均整合至Cloudera统一治理框架SDX 扩展精细化访问控制、数据血统追溯及审计能力至第三方工具 [2][3] 性能与成本效益 - 客户反馈显示数据存储成本最高削减79% 同时提升跨业务线可视性 全球卫星巨头客户已实现成本节约与AI管道强化 [3] - 内部基准测试表明Lakehouse Optimizer可提升查询性能高达13倍 并降低36%存储成本 [4] - 开放元数据访问机制加速AI开发与商业智能进程 摆脱专有目录束缚 [3] 行业定位与差异化 - Cloudera是唯一在全生命周期数据平台集成Iceberg REST Catalog的供应商 支持任意云环境及数据中心的统一安全治理 [2] - 平台依托成熟开源技术 融合公有云、数据中心与边缘环境 为大型企业提供实时预测性见解 [7]
Cloudera 调查显示:96% 的企业已将 AI 融入核心业务流程,表明 AI 已从竞争优势转变为必备实践
Globenewswire· 2025-09-26 18:45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AI应用已从实验阶段加速进入核心业务流程的全面集成,混合数据架构是实现安全、可扩展AI的关键推动因素,其核心优势在于安全性、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1][2] AI应用采纳与成效 - 96%的IT领导者表示AI已至少部分融入其核心业务流程,较2024年的88%显著提升 [2] - 70%的受访者表示其AI项目已取得重大成功,仅有1%的受访者尚未看到成果 [2] - 企业正在利用多种形式的AI,包括生成式(60%)、深度学习(53%)和预测性(50%) [2] - 67%的IT领导者认为相比一年前,他们为管理新形式的AI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2] 数据架构与基础设施 - 混合数据架构方法已成常态,让组织能够灵活地跨云和本地环境管理AI [2] - 混合方法的最大优势包括安全性(62%)、数据管理能力提升(55%)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升(54%) [2] - 企业数据存储位置分布为:私有云(63%)、公有云(52%)和数据仓库(42%) [5] - 当前数据架构支持AI工作负载面临的技术限制包括数据集成(37%)、存储性能(17%)和计算能力(17%) [3] 数据驱动文化与可访问性 - 24%的受访者表示其企业文化现已实现高度数据驱动,高于去年的17% [3] - 仅有9%的组织表示其全部数据可被AI项目调用,而38%的组织表示其大部分数据可用 [3] AI安全与信心 - AI集成的主要安全顾虑包括模型训练期间的数据泄露(50%)、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48%)和不安全的第三方AI工具(43%) [5] - 组织对保护AI系统所用数据的能力充满信心:24%表示"极有信心",53%表示"非常有信心",19%表示"较有信心" [5]
Cloudera 在 2025 年度《IDC MarketScape 亚太区统一 AI 平台供应商评估》报告中被评为领导者
Globenewswire· 2025-09-13 02:12
核心观点 - Cloudera在2025年《IDC MarketScape亚太区统一AI平台供应商评估》报告中被评为领导者 凸显了公司在治理、安全及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 [1] 行业地位与认可 - 公司是全球唯一将AI应用于各类数据的平台企业 在IDC评估中被评为领导者 [1][3] - IDC强调公司提供综合性平台能力 将最新生成式AI与代理工作流同企业级治理、安全及运营功能融合 [1] - 该认可表明公司是实现AI应用中速度与可控性平衡的首选方案之一 [2] 技术优势与能力 - 平台拥有完善治理框架 包含细粒度策略、审计追踪及合规性对齐 [5] - 具备端到端运营AI和代理工作流能力 涵盖数据工程、MLOps/LLMOps、生成式AI编排及内置可观测性的代理工作流 [5] - 通过低代码/无代码AI Studios提升可访问性 使技术人员和业务用户都能快速构建、部署与管理AI [5]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全球近一半员工专注于工程研发工作 [2] 产品创新与生态建设 - 快速创新期推出Cloudera AI Workbench(用于构建部署AI代理)、Cloudera AI Inference(用于大规模生成式AI)及扩展治理能力 [2] - 通过战略性收购Verta(运营AI)、Octopai(自动化数据沿袭)和Taikun(云原生基础设施管理)加速AI能力拓展 [2][5] - 与NVIDIA、Cohere、Anthropic、Mistral、AWS(Bedrock)、Dell及CrewAI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 市场定位与客户价值 - 平台专为高度监管的复杂环境设计 支持金融服务、电信、医疗和政府等行业 [1] - 帮助企业实现大规模、负责任地采用生成式与代理式AI 提供必需的透明度、安全性与可扩展性 [1] - 依托成熟开源技术 融合公有云、数据中心与边缘环境 打造统一云端体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