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ss and Glazing

搜索文档
“智造未来航天:数字孪生与增材制造赋能商业航天新发展”工程师跨界沙龙在京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7-05 12:12
行业活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与北京航曜科技联合举办"智造未来航天"工程师跨界沙龙,聚焦数字孪生与增材制造技术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应用 [1] - 活动吸引60余位科技工作者参与,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朱文华、清华大学教授林峰等专家学者,以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星际荣耀航天科技、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代表 [1] - 现场设置数字孪生与增材制造成果展示区,通过可视化设备展示卫星数字孪生体全息影像,呈现技术在航天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技术应用 - 数字孪生技术可优化商业航天器推进剂分配与姿态控制策略,提升载荷比15%至20% [2] - 通过同步卫星遥测数据至数字孪生体,实现太阳翼异常诊断和热控系统自适应调节,延长卫星寿命30%以上 [2] -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航天器制造,陶瓷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2] 专家观点 - 朱文华提出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商业航天新发展的路径 [2] - 林峰分析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器制造中的前景 [2] - 陈继民探讨陶瓷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 [2] - 沈仲军阐述商业航天与数字孪生、增材制造的融合发展路径 [2]
OPEC+大转向,考虑加快增产步伐,全球石油过剩危机加剧?
格隆汇· 2025-07-05 12:11
OPEC+产量策略转向 - OPEC+考虑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恢复石油产量 可能将日产量提高50万桶以上 [1] - 计划在9月前完全恢复此前暂停的220万桶/日产量 比原计划更提前 [1] - 自4月以来已从产量限制转向重新开放产量 引发市场对其长期战略的质疑 [2] 市场份额争夺动机 - 沙特阿拉伯指导OPEC过去三个月日产量增加41.1万桶 考虑8月进一步增产 [3] - 策略旨在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等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市场份额 [3] - 满足夏季燃料需求高峰 抑制部分成员国过度生产 [3] 油价与市场供需 - 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近期徘徊在每桶68美元 过去两周累计下跌13% [4] - 全球石油库存以每天约100万桶的速度增加 因中国需求下降及美洲各国产量攀升 [5] - 国际能源署预计石油市场今年晚些时候将出现相当大的过剩 [6] 机构预测与前景 - 摩根大通 高盛等机构预测第四季度油价可能跌至每桶60美元或更低 [7] - 中东能源出口基本未受以色列与伊朗冲突暂休影响 国际油价承压 [3]
第十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在京开幕,4国42部剧目点亮暑期童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5 12:05
活动概况 - 第十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于7月4日晚在北京中国儿童剧场开幕 主题为"点亮童心 塑造未来" 活动将持续至8月17日 [1] - 活动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北京市东城区委 区政府及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承办 [1] 剧目与演出 - 戏剧节汇聚意大利 西班牙 土耳其等4个国家及国内21家院团的42部剧目 带来185场线下演出 [3] - 设立嘉兴 常州 榆林三个分会场 其中意大利《小红帽》 西班牙《丑小鸭》等4部国际获奖剧目为2019年后首次来京展演 [3] - 同步线上展播《报童》等3部红色题材经典剧 [3] 巡演与活动 - 启动"优秀剧目2025暑期巡演100+活动" 《猫神在故宫》《西游记》等16部作品将在北京 浙江 江苏等9省市演出122场 [5] - 活动以低票价 公益性原则开展 推出艺术市集 音乐剧工坊 "公益小使者"评选等普惠活动 [5] 历史与影响 - 中国儿童戏剧节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汇聚35国563台剧目 惠及观众超4700万人次 [7] - 本届首次在榆林设分会场 体现国家级资源向西部倾斜的突破 [7] -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明年将迎来建院70周年 计划汇聚更多国内外佳作 [7] 开幕式亮点 - 开幕式现场14位孩子演唱经典剧目选段 回顾《马兰花》《猫神在故宫》等作品的艺术记忆 [7] - 开幕大戏《长江女神 你愿意做我的爸爸吗?》以"长江大保护"为主题 拉开生态童话序幕 [7]
抓住产业政策机遇 内蒙古积极布局新材料产业新赛道
内蒙古日报· 2025-07-05 12:05
稀土产业与新材料发展 - 包头稀土高新区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稀土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2024年5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252亿元,35个项目已投产 [2] - 金力永磁包头工厂实现高性能钕铁硼磁体90秒/块自动化生产,二期4万吨高性能磁材项目部分投产,订单排至2026年 [2] - 包头市目标成为"全国最大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稀土应用基地",2025年46个重点项目持续发力 [2] 内蒙古新材料产业优势 -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稀土、铅、锌、石墨保有量全国第一,锗矿、锡金属第二,锂矿第四,高铝煤资源量237亿吨 [6] - 新能源装机达1.35亿千瓦(全国第一),风能、太阳能可开发量分列全国第一、二位,绿电优势显著 [7] - 享有西部大开发等三大国家政策叠加,低成本土地资源充足,形成包头稀土、通辽铝基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7][9] 重点项目与产能布局 - 通辽创源102万吨绿色铝基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31亿元,投产后年产值176亿元;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总投资67.2亿元,推动"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型 [8] - 乌兰察布铁合金年产能1142万吨(占全国22%),高碳铬铁、锰硅合金产能全国占比达62%、38%,全球直流冶炼技术领先 [12] - 锡林郭勒盟锂产业链成型,赣锋锂业2万吨碳酸锂项目投产,8万吨磷酸铁锂及2吉瓦时电芯制造项目在建 [12] 政策支持与未来目标 - 技术改造项目贴息补助达设备投资20%(最高500万元),重点产业链项目贴息30%(最高500万元),"专精特新"企业有资金奖励 [15] - 2025年目标:稀土新材料产能突破20万吨,硅基材料达100万吨,铝基新材料产值超400亿元 [16]
“16条”为创新药新十年开了个好头
经济观察网· 2025-07-05 12:04
行业表现与政策支持 - 创新药行业自2025年以来迎来估值修复,多家公司股价翻倍 [1] - 国家卫健委与医保局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6条"),推动多元支付等改革 [1] - 中国创新药研发数量全球占比从2015年的3%提升至28%,仅次于美国,2025年上半年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井喷 [1] 商业化与国际突破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年交易总额超500亿美元,诞生首款国际市场的国产"十亿美元分子" [1] - 创新药惠及患者,中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从33.3%提升至43.7% [1] - 药品审评审批"绿色通道"、医保动态调整机制和临床诊疗规范更新推动创新药应用 [2] 行业挑战与改革方向 - 行业存在研发同质化、医保支付能力与价格预期落差、多元化支付薄弱等问题 [2] - "16条"提出"造得出、进得来、用得上、付得起"框架,首次明确医保数据支持差异化创新、商保目录构建等举措 [3] - 基本医保与商保协调细则待出台,新支付体系对创新药的提振效应需观察 [3] 企业创新与资本支持 - 药企需立足全球临床需求,强化源头创新、差异化研发和国际化布局 [4] - 资本市场需回归理性估值,转向长期价值成长,完善研发到商业化的全周期支持 [4] - 创新药发展关系健康权益、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需多方协作实现强国目标 [5]
数学题干带猫AI就不会了!错误率翻300%,DeepSeek、o1都不能幸免
量子位· 2025-07-05 12:03
大模型数学能力下降研究 核心发现 - 大模型数学题答错概率因特定干扰语句翻3倍 其中DeepSeek-R1错误率从1.5%升至4.5% [2][23] - 干扰语句导致模型消耗Token量激增 最高达原消耗量的7倍 [17][19] - 攻击对推理模型效果显著 DeepSeek-R1和OpenAI o1受影响最严重 错误率提升3倍 [3][22][29] 攻击方法 - **攻击模式分类**:焦点重定向型(如储蓄建议)、无关琐事型(猫睡眠事实)、误导性问题型(预设答案提示) [14] - **实施流程**: 1) 筛选2000道数学题并确认模型初始正确率 2) 用GPT-4o进行对抗性修改(最多20次/题) 3) 最终574题攻击成功 语义一致性达60% [8][9][11][13] 模型表现差异 - **模型对比**: - DeepSeek-R1错误率升幅最大(3倍) - 蒸馏模型R1-Distill-Qwen-32B更脆弱 错误率从2.83%升至8% [24][27] - OpenAI o3-mini受影响较小 [29] - **数据集差异**:k12和Synthetic Math数据集最敏感 AMC AIME相对稳定 [31][32] 实验数据 - **攻击成功率**:DeepSeek-V3达35% DeepSeek-R1迁移成功率20% [26] - **效率影响**: - DeepSeek-R1在误导性问题攻击下Token消耗达16420 [25] - R1-Distill-Qwen-32B响应速度下降最严重 42.17%情况延迟1.5倍 [30] 研究背景 - 由Collinear AI团队开展 核心成员包括Hugging Face前研究负责人Nazneen Rajani [34][35] - 研究目标为提升开源LLM部署可靠性 团队规模50人以内 [35] 注:所有数据引用自实验原文 未包含任何推测性结论
Data Agent如何帮助企业打造懂你的“电子牛马”?|数势xSelectDB
量子位· 2025-07-05 12:03
核心观点 - Agent产品正在从通用型转向垂直企业级,强调"懂业务"的能力,需理解业务概念、逻辑并提出实际操作建议[7][8][11] - 数据Agent通过语义层连接自然语言与业务数据,解决传统BI灵活性不足问题,实现个性化、主动式和强大执行力的数据分析[14][20][21] - 企业智能化发展需结合强模型与优质私域数据,通过Data Agent激活沉睡数据,提升决策效率[24][41][42] 行业趋势 - 数据分析从"User-facing"转向"Agent-facing",未来Agent数量可能是人员10-100倍,要求数据库具备高并发、实时性和多数据类型支持[16][17] - 垂直场景中Data Agent价值更显著,如零售督导巡店、营销反欺诈等需灵活及时决策的领域[27][30][31] - AI Agent将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催生"超级个体"和新型角色如"电子牛马饲养员",增强而非完全替代人力[38][39] 技术路径 - 有效路径为NLP-to-Semantic而非Text-to-SQL,需构建企业私域知识体系实现语义映射[15] - 数据库需支持细粒度权限控制(RBAC),应对AI时代数据安全挑战,精确到行列级访问权限[35][36] - 分析型数据库需优化索引、实时查询和多源数据整合能力,如与COS对象存储打通处理非结构化数据[17][26] 应用场景 - 零售行业典型案例:通过Agent实时分析门店销售/员工离职率等数据,支持督导精益化运营决策[27][28] - 封闭场景可实现规则化自动决策,开放场景则提供结构化分析报告辅助人工判断[32][33] - 传统BI模式下被压抑的业务需求得以释放,数据消费频率提升10-100倍[25][26] 实施关键 - 企业需重点治理私域数据和语义系统,建立分析范式并沉淀为Agent模板[39][43] - 业务与平台联合共建至关重要,需持续探索适合落地的use case[44] - 评估标准分两类:封闭场景看规则执行准确率,开放场景看信息呈现完备度[32][34]
750城市+5000小时第一人称视频,上海AI Lab开源面向世界探索高质量视频数据集
量子位· 2025-07-05 12:03
世界模型数据集Sekai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创智学院、东京大学等机构联合推出持续迭代的高质量视频数据集项目Sekai,旨在构建动态且真实的世界供交互探索 [2] - 数据集汇聚来自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750多座城市的超过5000小时第一人称行走与无人机视角视频,配有精细化的多维度标签 [2] - 包含两个互补子集:面向真实世界的Sekai-Real(YouTube视频)和面向虚拟场景的Sekai-Game(游戏视频) [3] 数据集特点 - Sekai-Real从8623小时YouTube视频中筛选出6620小时,确保分辨率不低于1080P、帧率高于30FPS,并保留原生立体声 [3][5][6] - 通过多维度采样模块提取300小时高质量子集Sekai-Real-HQ,综合考虑画质、内容多样性、地点、天气等因素 [3][9] - Sekai-Game来源于虚幻引擎5游戏《Lushfoil Photography Sim》,录制60小时实况视频并获取精确标注信息,最终处理得到36小时数据 [3][5][9] 数据处理流程 - 预处理阶段包括镜头边界检测、剪辑提取与转码(统一为H.265 MP4格式,720p分辨率,30fps帧率),以及视频过滤去除低质量片段 [8] - 标注阶段利用GPT-4o解析位置信息,Qwen 2.5-VL生成平均176字的时序描述,改进的MegaSaM提取相机轨迹 [8] - 采样阶段开发综合质量与多样性的策略,优化训练数据成本 [9] 应用与成果 - 基于Sekai数据训练交互式视频世界探索模型Yume,支持通过键鼠操作控制生成视频 [2] - 最终数据具备精准的三级位置信息、四大内容分类维度、详细视频描述及相机轨迹标注 [10] - 目标推动世界建模与多模态智能发展,应用于视频生成、自主导航等领域 [10]
聚焦航空航天金属材料和智能高铁标准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两场专题论坛
环球网资讯· 2025-07-05 12:03
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专题论坛 - 论坛聚焦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突破,由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参与[1] - 哈尔滨工业大学陈瑞润教授作《超高强韧钛合金的组织构筑及性能》专题报告,展示钛合金领域前沿成果[3] - 4位行业专家分别围绕超高强韧钛合金、增材制造高温合金、钛表面纳米管阵列固载材料、铝锂镁锂合金智能设计等主题作报告[3] - 讨论环节重点研讨新型高强度铝合金在航空航天结构件应用、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服役性能、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瓶颈[3] 中国智能高铁标准体系建设专题论坛 - 论坛聚焦智能高铁全链条技术创新,汇集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专家探讨标准化发展路径[3]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专家展示高铁智能化建造技术标准最新成果,涵盖桥梁隧道路基等关键工程[4] - 16位专家围绕智能高铁标准体系核心标准编制要点、人工智能背景下标准动态优化机制两大议题深入研讨[6] - 论坛成果为智能高铁技术标准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有望巩固行业技术优势并引领全球高铁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