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鼎利债券A

搜索文档
权益类规模“腰斩”,混合型基金缩水1700亿,中欧基金能否突围?
36氪· 2025-08-06 11:13
医药板块表现 - 中证医药指数年内涨幅超过13%,创新药指数涨幅达59% [1]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涨幅34.71%,年内涨幅25.45%,远超同类平均14%和沪深300的3.45% [1]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净资产二季度末156.38亿元,较一季度156.13亿元止跌回升,此前连续9个季度下滑 [1] 中欧基金权益类业务 - 混合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巅峰3368.29亿元缩水至1647.99亿元,股票型基金从477.96亿元降至256.34亿元,合计缩水超1900亿元 [2][5] - 2018-2021年权益类规模爆发,混合基金从508.43亿元增至3366.69亿元,葛兰成为首位女性千亿基金经理 [4] - 成立超三年的股票型基金中75%近三年回报为负,混合型基金超六成收益率为负,10只净值跌幅超20% [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成立初期因外籍管理层不熟悉A股错失牛市,2008年刘建平接任总经理后引入苟开红、周蔚文等人才 [3] - 2014年成为首家管理层持股基金公司,核心员工持股超50%,推动权益类规模增长 [4] - 2021年后"基金抱团"瓦解导致业绩下滑,权益类业务规模大幅缩水 [5] 固收类业务转型 - 整体规模从2021年5711.06亿元增至6160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从696亿元翻倍至1463亿元,货币基金从1035.44亿元增至2414.41亿元 [6] - 引入陈凯杨、邵凯等固收老将,中欧增强回报债券近1年排名前12%,固收类中型公司近1年排名TOP1 [6][7] - 固收类管理费率0.15%-0.3%低于混合基金的1%,利润端承压 [8] 人才流失风险 - 2023年初金牛奖基金经理曹名长离任,其管理的4只产品移交共管基金经理 [8] - 市场传闻葛兰或离任,公司虽澄清但仍暴露潜在人才稳定性问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