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类产品

搜索文档
权益类规模“腰斩”,混合型基金缩水1700亿,中欧基金能否突围?
36氪· 2025-08-06 11:13
医药板块表现 - 中证医药指数年内涨幅超过13%,创新药指数涨幅达59% [1]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涨幅34.71%,年内涨幅25.45%,远超同类平均14%和沪深300的3.45% [1]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净资产二季度末156.38亿元,较一季度156.13亿元止跌回升,此前连续9个季度下滑 [1] 中欧基金权益类业务 - 混合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巅峰3368.29亿元缩水至1647.99亿元,股票型基金从477.96亿元降至256.34亿元,合计缩水超1900亿元 [2][5] - 2018-2021年权益类规模爆发,混合基金从508.43亿元增至3366.69亿元,葛兰成为首位女性千亿基金经理 [4] - 成立超三年的股票型基金中75%近三年回报为负,混合型基金超六成收益率为负,10只净值跌幅超20% [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成立初期因外籍管理层不熟悉A股错失牛市,2008年刘建平接任总经理后引入苟开红、周蔚文等人才 [3] - 2014年成为首家管理层持股基金公司,核心员工持股超50%,推动权益类规模增长 [4] - 2021年后"基金抱团"瓦解导致业绩下滑,权益类业务规模大幅缩水 [5] 固收类业务转型 - 整体规模从2021年5711.06亿元增至6160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从696亿元翻倍至1463亿元,货币基金从1035.44亿元增至2414.41亿元 [6] - 引入陈凯杨、邵凯等固收老将,中欧增强回报债券近1年排名前12%,固收类中型公司近1年排名TOP1 [6][7] - 固收类管理费率0.15%-0.3%低于混合基金的1%,利润端承压 [8] 人才流失风险 - 2023年初金牛奖基金经理曹名长离任,其管理的4只产品移交共管基金经理 [8] - 市场传闻葛兰或离任,公司虽澄清但仍暴露潜在人才稳定性问题 [8]
理财小白!“简单粗暴”的投资配置方法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59
投资前的准备 - 应急准备金应为6个月到1年的支出总额 例如每月支出6000元时需准备7.2万元 [2] - 应急资金可配置灵活性高的现金管理类产品 如余额宝、零钱通或货币市场基金 收益稳定且可随时取用 [2] 固收类产品配置 - 银行理财产品适合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 收益固定但存在封闭期限制 [3] - 债券基金收益较高但波动较大 需长期闲置资金且能承受一定风险 [3] - 资管新规实施后固收类产品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 需谨慎选择 [3] 风险资产配置 - 当闲钱超过5年支出水平时可考虑配置ETF基金等风险资产 [4] - ETF基金作为被动型基金长期收益优于多数主动管理型基金 但需承受95%以上仓位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4] - 风险资产配置比例需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调整 [4] 分阶段配置策略 - 年支出5万元的投资者:5万元闲钱全配置现金管理类产品 15万元时5万元现金管理+10万元固收类 25万元时5万元现金管理+20万元固收类+超额部分风险投资 [5] - 1年内开支资金配置现金管理类产品 1-5年资金配置固收类产品 5年以上资金配置ETF等风险资产 [6]
狂吸金近600亿元!建行APP热销产品为何收益得分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9:18
恒赢稳利固收类产品表现 - 产品近3个月累计销量达599亿元 位列建行APP热销榜第四位 [1] - 净值在3月中下旬明显上涨 4月以来增速趋缓 近三个月和近1个月收益表现一般 [4] - 收益得分7分(同类排名373/499) 风险控制得分100分(同类排名第1) 风险调整收益得分27分(同类排名424) 综合费率得分71分(同类排名41) 总分45分 打败42.28%同类产品 [5] 产品设计特点 - 采用按日周期开放式设计 投资者可自由选择1-365天持有期限 购买后支持修改到期日(需提前7个交易日) 未设置具体到期日则默认长期持有 [5] - 采取低波策略 主要投资优质金融机构存款及债券等标准化债权资产 目前保持0回撤 [5] 南银理财产品追踪 - 南银理财行稳一年定开2022第2期测评分数呈现V型走势 从1月9日47分降至4月10日44分 7月3日回升至48分 [5] - 该产品收益得分从72分(1月)→45分(4月)→57分(7月) 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5.04% [6] 债券市场环境 - 2025年二季度债市陷入拉锯战 国债/地方债/短端信用利差持续压缩 6月以来各等级短端信用利差达历史低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