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医疗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葛兰大幅增持300765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22:47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新进入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股数量分别为593.9万股和435.13万股 [1][3] - 该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持新诺威1391.77万股至2018.39万股,增幅达222.11% [1][3][6] - 对信立泰增持1209.72万股至2616.3万股,增幅86%,成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3][4][6] - 对诺诚健华增持398.07万股至1304.78万股,增幅43.9% [3][4][6] - 对华东医药和百利天恒分别加仓362.01万股和25.86万股 [3][4][6] - 减持仓位包括药明康德减持7.54万股和九洲药业减持438.84万股 [6] 基金公司投研体系改革 - 中欧基金增聘赵磊与葛兰共同管理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约30只基金实行"共管式增聘" [8] - 公司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工业化、数智化"投研体系,核心理念为"中欧制造" [8][9] - 专业化通过精细化分工提升研究深度,工业化解决组织协作问题,数智化将经验固化为数据资产 [8] - 目标是从"个体"向"体系"转型,构建长期可持续产生阿尔法的组织 [9]
那些曾被赋予光环的明星基金经理,跑赢大盘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9:4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年内呈现震荡上行牛市行情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9.90% 深证成指上涨10.91% 创业板指涨幅16.57% [2] - 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19.67% 近一年收益率高达38% 显著跑赢大盘指数 [2] - 近20位主动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200亿元 投资风格涵盖成长/价值/均衡/主题等多种类型 [3] 医药与成长风格表现 - 葛兰管理的3只医疗主题基金合计规模399.0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中欧明睿新起点年内收益率分别为26.60%/67.85%/1.88% [5] - 中欧医疗创新因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近一年回报率达87.93% 显著优于非港股配置产品 [5]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规模186.66亿元 年内回报32.11% 重仓PCB/光模块/互联网/新能源/医药等行业 [5] - 傅鹏博二季度调整持仓 增加医药板块配置 涉及创新药和AI医学子行业 [6] 均衡风格分化表现 - 谢治宇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2.66亿元 兴全合润/兴全合谊/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2.84%/27.54%/37.65% [8] - 谢治宇采用跨行业均衡配置策略 持仓覆盖化工/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电子/计算机/金融/科技等领域 [8] -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规模235.44亿元 年内收益率9.29% 消费股拖累业绩 白酒股因行业调整显著回调 [9] 消费风格面临压力 - 刘彦春6只消费主题基金总规模364.30亿元 年内收益率仅0.13%-2.43% 白酒指数年内下跌10.11% [11]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3.45% 主因重仓传统白酒股 而配置港股新兴消费的易方达消费精选收益率达15.97% [12] - 张坤两只产品总规模388.44亿元 易方达蓝筹精选/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9.51%/12.52% [13] - 胡昕炜3只消费主题基金表现分化 汇添富消费升级因配置港股新兴消费年内收益率达26.21% [13] 行业趋势观察 - 创新药和成长板块成为年内最强赛道 医药主题基金普遍获得超额收益 [5][6] - 消费板块整体低迷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7.83% 传统消费股面临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压力 [11][12] - 市场呈现极端分化特征 行业Beta收益贡献显著超过基金经理Alpha选股能力 [13]
多家上市券商再融资迎进展;东吴证券总裁薛臻担任东吴基金董事长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9:45
券商再融资进展 - 天风证券完成定增14.76亿股 注册资本从86.66亿元增至101.42亿元 [1] - 国泰海通、天风证券、国联民生年内分别通过定增募资100亿元、40亿元、20亿元 [1] - 东吴证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0亿元 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 [1] - 中泰证券、南京证券已回复上交所问询 推进定增事项 [1] - 券商密集再融资反映行业资本补充需求迫切 完成后将显著增强资本实力与抗风险能力 [1] 绩优基金限购动态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8月11日起限购 单账户单日限10万元 葛兰另一只300亿规模医药基金已暂停申购 [2] - 7月以来超30只主动权益基金限购 涉及永赢睿信、广发成长领航等绩优产品 [2] - 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近一年涨幅超20% 创新药板块反弹强劲 [2] - 基金限购潮反映机构对高估值板块审慎态度 或引导资金转向估值洼地 [2] 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近一年6256只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34.06% 99%产品实现正收益 54只净值翻倍 [3] -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收益218.96% 华夏、汇添富等产品收益超150% [3] - 科技、创新药、新消费赛道轮动 推动基金业绩攀升 北交所主题基金显示市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信心增强 [3] 东吴证券人事变动 - 东吴证券总裁薛臻兼任东吴基金董事长 原董事长马震亚转任高级督导 [4] - 东吴证券持有东吴基金70%股份 2025年二季度末东吴基金规模376.81亿元 行业排名第93位 [4][5] - 券商高管兼任基金董事长趋势强化业务协同 或推动金融控股集团内部资源整合 [4][5]
时隔四年,“医药一姐”葛兰再宣布限购!在管基金年内最高涨超60%
搜狐财经· 2025-08-10 16:26
基金限购动态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基金自8月11日起实施单日单账户10万元限购,旨在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及保护持有人利益 [1][4] - 中欧科创主题同日宣布限购100万元,限购起始日同为8月11日 [4] - 2021年医药行情走高时,中欧医疗健康曾两次调整大额申购限额,代销渠道限购10万元延续至今 [1][6] 基金经理表现与规模 - 葛兰管理的3只基金总规模达399.08亿元,为医药赛道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欧医疗健康规模占比最高(308.01亿元) [6] - 中欧医疗创新A年内净值涨幅达62.28%,近一年涨幅80.12%,同类排名前3%;中欧医疗健康A年内涨幅21.81% [5][6] - 二季度持仓显示,中欧医疗健康新增4只创新药个股(百利天恒、信立泰等),中欧医疗创新将新诺威纳入前十大重仓股 [6] 行业限购趋势 - 下半年以来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包括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限购5万元)、诺安多策略(限购5000元)等绩优产品 [3][9][10]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年内净值涨幅一度达100.12%,永赢睿信混合A份额年内涨幅47.74% [10] - 限购原因普遍为"稳定运作"和"保护持有人利益",避免规模快速扩张摊薄收益 [8][11] 创新药板块展望 - 葛兰在二季报中强调创新药领域技术进展(双抗、ADC管线推进),国内企业与海外药企合作金额创新高,国际化能力提升 [7] - 政策层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如《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三季度看好全球合作深化及临床数据披露预期 [7]
有基金宣布:限购!
搜狐财经· 2025-08-10 08:04
公募基金限购现象 - 近期公募市场限购现象持续蔓延 7月以来已有几十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涵盖多只业绩排名靠前的明星产品 [1][3] - 8月9日中欧基金公告旗下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两只基金将于8月11日起进行限购 前者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后者为10万元 [2] - 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率达85.03% 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2% 基金经理葛兰曾在2021年医药板块行情走高时对中欧医疗健康采取限购措施 [2] 限购原因与影响 - 在市场情绪高涨 资金持续流入阶段 主动限购有助于控制规模 稳定策略执行 降低流动性风险 [1] - 限购是对既有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也是基金公司坚持投资纪律 聚焦长期回报的体现 [1] - 绩优基金在市场热度较高时主动限购 可保持仓位与策略稳定 避免因规模过快增长被迫调整持仓结构 [4] 其他基金限购案例 - 8月6日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宣布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4] - 8月2日永赢基金公告对永赢睿信进行限购 自8月4日起单日单账户申购上限为100万元 [4] - 7月国金量化多因子将单日申购限额从1000万元降至1万元 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将限额从1000万元调降至20万元 [4] 基金经理观点 - 葛兰表示将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 OTC 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2] - 邵洁认为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 先进制程 自研芯片IP 下一代智能终端等高技术附加值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 [2]
知名基金经理官宣:“限购”!
搜狐财经· 2025-08-09 17:33
中欧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分别公告自8月11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0万元和10万元 [1] - 中欧数字经济已于8月6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1]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主代码为006228,限制申购金额为10万元 [4]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主代码为501081,限制申购金额为100万元 [7] 基金表现与规模 - 中欧医疗创新规模达81.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 [4] - 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率为80.12%,同类排名前2% [4] - 中欧科创主题近一年收益率为84.33%,同类排名前2% [7] - 永赢睿信混合基金A份额今年以来回报率达65.47%,居同类产品前5% [10] 基金经理观点与配置 - 葛兰长期看好创新药板块,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的重点配置 [5] - 葛兰管理的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分别高达395.03%、146.79%、164.25% [5] - 邵洁提示科技板块短期热炒风险,强调需关注产业趋势和公司价值 [8] - 邵洁管理的另一只产品中欧智能制造已于今年3月3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7] 行业动态与限购潮 - 7月以来已有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10] - 绩优基金限购主要是为了控制基金规模,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10] - 限购有助于避免新资金在高位买入后因市场波动出现亏损,保护持有人利益 [10]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产品宣布限购,包括中欧价值回报混合和红利优享混合 [8]
葛兰新动作:中欧医疗创新限大额申购 单日单账户最多1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9 12:11
中欧基金限购公告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自8月11日起限制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投,单日单账户上限10万元[1][2]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同期实施限购,单日单账户上限100万元[1][4][5] - 中欧智能制造基金已于3月3日起实施10万元单日限购[4] 基金产品表现数据 - 中欧医疗创新A近一年收益率达80.12%[6] - 中欧科创主题A近一年收益率84.33%[6]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高达146.87%[6] 行业限购动态 - 7月以来全行业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1][6] - 限购基金多为近一年涨幅突出的赛道型产品[1][6] - 永赢睿信混合、信澳匠心回报混合等绩优产品同期实施限购[6] 基金经理操作逻辑 - 限购措施反映基金经理对市场过热或高估值的谨慎态度[6] - 防止套利资金涌入和保持策略容量是限购主要考量[6] - 科技板块存在短期热炒风险,需关注产业趋势落地进度[6][7] 基金产品历史 - 中欧医疗创新成立于2019年2月,本次为首次全渠道限购[3][4] - 该基金曾在2019年10月限制直销渠道申购,2020年3月取消[3] - 中欧医疗健康自2021年1月起持续实施10万元代销渠道限购[4]
部分顶流基金经理光环褪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3:01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基金在持续3年跑输大市后迎来爆发,2024年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16.67%,跑赢沪指8.42%和沪深300指数4.54% [3] - 2022-2024年,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分别跑输沪指5.9、9.82、9.22个百分点,但2024年实现逆转 [3] - 242只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仅35%跑赢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68%跑赢沪指,85%跑赢沪深300指数,14只年内收益为负 [4][5]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分化 - 医药主题基金经理表现突出:葛兰的中欧医疗创新年内收益68.97%,赵蓓的工银新经济上涨89.92%,金笑非的鹏华医药科技A涨87.87% [7][9] - 偏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表现优异:谢治宇的兴全社会价值收益34.48%,傅鹏博的睿远成长价值上涨22.63%,杜猛旗下4只基金收益均超30% [8][9] - 部分顶流基金经理业绩落后:刘彦春管理的4只基金年内收益为负,萧楠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亏损4.93%,郑澄然的广发高端制造亏损5.04% [11] 行业与市场因素 - 医药基金内部出现分化,重仓港股创新药的基金业绩领先,如工银新经济港股仓位达65% [7] - 明星基金经理重仓的食品饮料(白酒指数下跌8.41%)和新能源(光伏设备下跌4.86%)板块拖累业绩 [5][11] - 结构性行情下,AI、创新药、新消费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传统消费和金融板块疲软 [11] 投资策略与市场适应 - 表现优异的基金经理共同特点是敢于布局新兴领域(如AI、创新药)并及时调整持仓结构 [9] - 业绩落后的基金经理主要因投资风格不适应市场变化,未能及时调整策略 [11] - 行业判断能力和调仓灵活性成为结构性市场中的制胜关键 [1][11]
权益类规模“腰斩”,混合型基金缩水1700亿,中欧基金能否突围?
36氪· 2025-08-06 11:13
医药板块表现 - 中证医药指数年内涨幅超过13%,创新药指数涨幅达59% [1]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近一年涨幅34.71%,年内涨幅25.45%,远超同类平均14%和沪深300的3.45% [1] -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净资产二季度末156.38亿元,较一季度156.13亿元止跌回升,此前连续9个季度下滑 [1] 中欧基金权益类业务 - 混合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巅峰3368.29亿元缩水至1647.99亿元,股票型基金从477.96亿元降至256.34亿元,合计缩水超1900亿元 [2][5] - 2018-2021年权益类规模爆发,混合基金从508.43亿元增至3366.69亿元,葛兰成为首位女性千亿基金经理 [4] - 成立超三年的股票型基金中75%近三年回报为负,混合型基金超六成收益率为负,10只净值跌幅超20% [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6年成立初期因外籍管理层不熟悉A股错失牛市,2008年刘建平接任总经理后引入苟开红、周蔚文等人才 [3] - 2014年成为首家管理层持股基金公司,核心员工持股超50%,推动权益类规模增长 [4] - 2021年后"基金抱团"瓦解导致业绩下滑,权益类业务规模大幅缩水 [5] 固收类业务转型 - 整体规模从2021年5711.06亿元增至6160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从696亿元翻倍至1463亿元,货币基金从1035.44亿元增至2414.41亿元 [6] - 引入陈凯杨、邵凯等固收老将,中欧增强回报债券近1年排名前12%,固收类中型公司近1年排名TOP1 [6][7] - 固收类管理费率0.15%-0.3%低于混合基金的1%,利润端承压 [8] 人才流失风险 - 2023年初金牛奖基金经理曹名长离任,其管理的4只产品移交共管基金经理 [8] - 市场传闻葛兰或离任,公司虽澄清但仍暴露潜在人才稳定性问题 [8]
“国家队”扫货ETF逾2000亿元,知名基金经理调仓路径各异
第一财经· 2025-07-23 20:54
国家队增持ETF - 中央汇金、中国国新等国家队在4月A股波动时增持ETF等权益资产 上半年通过ETF渠道投入资金超2070亿元 [1]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买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金额约436.57亿元 持有份额从去年底的266.21亿份增至378.58亿份 占比从29.78%提升至40.26% [2] - 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重点加仓9只宽基ETF 包括华夏沪深300ETF(92.88亿份)、易方达沪深300ETF(84.29亿份)等 10只产品合计增持585亿份 估算资金2024.73亿元 [3] - 国新投资增持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 1.22亿份 估算资金1.01亿元 [3] - 中央汇金资产一季度已增持3只沪深300ETF 合计46.92亿元 上半年国家队买入ETF总金额达2072.66亿元 [4]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从3月底3387.19亿元增至6月底3747.02亿元 单季度增长近360亿元 其他沪深300ETF产品增长213亿至378亿元不等 [4] 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 二季度57%主动权益基金提高股票仓位 38只产品仓位提升超30% 嘉实红利精选A仓位提高77个百分点 [6] - 张坤逆势加仓白酒股 易方达蓝筹精选增持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山西汾酒 [6] - 刘格菘重点配置港股 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前四大重仓股均为港股 包括加仓25.66%的小米集团-W及新进泡泡玛特、香港交易所 同时增配新华保险、中国平安等非银金融 [7] - 葛兰增持创新药 中欧医疗健康前十大重仓股中半数为创新药个股 加仓超40%科伦药业 新进百利天恒、信立泰、百济神州 减持东阿阿胶、华润三九、迈瑞医疗、爱尔眼科 [7] - 创新药领域双抗、ADC等技术管线推进 国内企业与海外药企达成授权合作 首付款及交易金额创新高 海外临床数据验证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能力提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