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隔膜

搜索文档
1540家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 超四成预喜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04:20
业绩预告与预喜情况 - 截至7月18日,A股154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674家预喜,预喜比例43.77%,其中略增57家、扭亏193家、续盈6家、预增418家 [1] - 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分化 [1] 机构调研关注焦点 - 机构密集调研上市公司时重点关注盈利改善措施、未来业绩增长点及产品涨价情况 [1] - 恩捷股份提出四项盈利改善措施:全球产能布局与海外市场拓展、优化产品结构(如提高涂布膜占比)、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提升产能利用率 [1] - 联检科技未来业绩增长点包括:聚焦高附加值新兴领域、外延并购协同效应、国际化布局深化、数字化与AI技术应用 [2] - 广信科技绝缘纤维材料及制品价格整体上涨,原因包括下游需求旺盛、直销客户占比提高、高单价产品销售占比提升,2025年框架合同单价同比上涨 [2]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金达威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21亿至2.6亿元,同比增长70%-100%,主要因辅酶Q10、维生素A及国内保健品销售增长 [3] - 建投能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153.39%,得益于煤炭价格下行、电热营销优化、燃料采购管理及融资成本降低 [3] - 神通科技上半年营收8.16亿元(同比+22.46%),净利润6427.8万元(同比+111.09%),因客户订单放量及毛利率提升 [4] 业绩下滑与应对措施 - 中盐化工上半年营收59.98亿元(同比-5.76%),净利润5271.55万元(同比-88.04%),主因纯碱价格下滑,公司将深化降本增效与市场结构调整 [4] 半年报披露时间表 - 沃华医药、瑞鹄模具等公司将于7月22日披露半年报,飞龙股份7月23日披露,国际实业、大湖股份等7月25日披露 [5]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7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8 10:10
海外拓展情况 - 匈牙利一期项目正常运营并向海外客户出货,美国基地厂房建成正安装设备,近期向海外客户打样和送样 [2] - 2020 年开始建设匈牙利一期 4 亿平产能项目,2024 年 1 月公告美国工厂 7 亿平涂覆膜产能项目,2024 年 6 月公告匈牙利二期项目 [8] 固态电池影响 - 半固态路线仍需隔膜,公司部分产品已供货卫蓝;全固态电池规模化、产业化需较长时间,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主要在深空、深海等细分领域 [2] 改善盈利举措 - 加大加快全球产能布局和海外市场拓展,提升海外客户占比,提高全球市占率 [3] -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涂布膜占比,开发新产品,布局前沿技术产品 [3] - 加强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管控费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应用 [3] - 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 [3] 海外客户供应 - 主要供应 LGES、Ultium Cells、某海外大型车企、ACC 等海外大型电池厂商,未来也为中国电池厂商海外基地供应 [4] - 控股子公司 SEMCORP Hungary Kft. 与 Ultium Cells 2025 年度采购不超 6625 万美元隔膜 [4] - 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 LGES 2025 - 2027 年采购约 35.5 亿平隔膜 [4] - 下属子公司美国恩捷与美国某知名汽车公司 2026 - 2030 年采购约 9.73 亿平隔膜 [4] - 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与亿纬锂能 2025 - 2031 年采购不少于 30 亿平方米隔膜 [4] 行业出清应对 - 价格竞争推动隔膜行业加速洗牌和冗余产能出清,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 [5] - 公司作为龙头,隔膜产品销量增长,将加快全球化进程,加大与全球领先电池厂商合作,加快市场开拓 [5][6] 固态业务布局 - 下属控股子公司江苏三合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公司积极开拓市场 [7] - 公司已布局全固态领域硫化锂、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膜的研发及生产 [7] 海外竞争壁垒 - 公司是中国锂电产业链最早出海布局产能建设企业之一,有先发优势,能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更安全供应 [8] - 公司知识产权体系完善,拥有多项自有及帝人授权专利,在多国进行专利布局 [8] - 公司与全球知名电池厂商长期深度合作,深耕海外销售渠道多年 [8]
恩捷股份: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吨级产线
鑫椤锂电· 2025-03-14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3月11日恩捷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应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进展,展示了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实力,同时对固态电池市场定位、成本、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 公司全固态产品研发情况 - 全固态产品包括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 [1][2] - 硫化锂百吨级产线处于试生产阶段 [1][2] - 固态电解质已建成吨级产线,正在搭建10吨级产线,规划了千吨级中试产线 [1][2] - 固态电解质膜处于小试研发阶段 [2] 公司半固态隔膜研发情况 - 与北京卫蓝、溧阳天目先导合资成立江苏三合,恩捷持股51%,已有2条产线具备量产供应能力,获部分电池厂商少量订单 [3] - 持续推进与国内外锂电池厂商合作及市场开拓 [3] - 涂覆材料以LATP为主,有LLTO和LLZO布局,会将氧化物与PVDF或PMMA复合混涂,可定制化开发 [3] - 上海恩捷与北京卫蓝签订协议,2025 - 2030年北京卫蓝预计向上海恩捷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电解质隔膜订单不少于3亿平方米,全固态电池电解质订单不少于100吨 [3]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未来研发方向 - 致力于开发空气稳定性更好的下一代产品,降低生产环境要求和成本 [4] 半固态隔膜成本分析 - 氧化物路线半固态隔膜工艺与液态电池隔膜相似,原料成本较高 [5] - 随着车企和电池厂对产品性能和差异化要求提升,市场应用有望扩大,大规模量产成本有望下降 [5] 固态电池使用软包封装的安全性 - 软包封装成熟,在液态电池上经过多年验证 [6] - 固态电池采用软包封装,铝塑膜外壳在热失控或体积膨胀时优先鼓胀裂开,释放气体和热量,降低安全风险 [6] 传统液态与固态电池的市场定位 - 全固态电池成本高,液态锂电池性价比高,短期内固态电池主要应用于深空、深海、深地等细分领域 [7] -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以液态锂电池和半固态电池为主,全固态电池技术进步、量产推进和产业链完善后,成本和市场应用有望改善 [7] 电池厂关注的固态电解质指标 - 关注小粒径电解质电导率及粒径变小后电导率损失情况 [8] - 关注电解质形貌,公司已将片状电解质改进为类球状,类球状更易涂覆,可提高堆积密度和电池能量密度 [8]
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有望27年装车,把握电池、材料、设备、资源端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9:02
全固态电池装车预期 - 行业对全固态电池装车时间线预期收敛至2027年小批量生产,2030年大规模商用,宁德时代、比亚迪、欧阳明高院士等均持此观点 [1][2] - 2027年批量示范装车将推动技术路线明晰化,如硫化物与卤化物混配方案,同时带动锂电设备与锂资源需求增量 [2] 材料端发展路径 - 固态电解质路线逐步定型:半固态电池以氧化物为主(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全固态聚焦硫化物(宁德时代、比亚迪、丰田),卤化物电解质方案获一汽、中创新航等支持 [4] - 受益于行业β的共有材料环节:碳纳米管/导电炭黑用量提升(改善快充与循环寿命)、硅负极成主流选择(蔚来150kWh电池、vivo手机应用)、半固态隔膜作为电解质载体需求增长 [4] 设备端投资机会 - 锂电设备板块2025年迎反转:国内电池厂扩产+海外需求提升驱动订单增长,头部厂商减值计提后业绩弹性显著 [6] - 固态电池催生设备增量需求:半固态带来设备升级,全固态工艺变革推动新一轮投资,2027年量产预期加速今明两年技术突破 [6] 资源端需求变化 - 氧化物路线带动锆需求:2030年固态电解质氧化锆需求量预计达7.8万吨,为2023年的395倍 [7] - 硫化物路线推动锂单耗翻倍:锂金属负极需求达1455吨LCE/GWh(传统电池的2.4倍),奔驰路测与日本硫化锂产能布局验证可行性 [7] 2025年行业催化事件 - 现代汽车3月展示全固态电池试验线,计划年底推出原型车 [8] - 4月上海车展或发布固态电池新技术(参考宁德时代2023年凝聚态电池发布) [8] - 上汽名爵Q2新车型全系标配半固态电池,可能成为首款高交付量平价车型 [8] 核心投资方向 - 2025年为半固态放量+全固态技术定型关键年,建议关注电池、材料(电解质/硅负极等)、设备、资源(锆/锂)产业链机会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