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云平台

搜索文档
三维天地(301159) - 2025年0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1]
2025-05-16 17:24
公司业绩与目标 - 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不及预期,未盈利,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预算收紧、招投标进程放缓、AI应用场景及信创环境适配投入大、研发和销售费用增长 [9] - 2025年公司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善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将推进主营业务AI赋能、拓展产品市场、提升运营效率等;2025年第一季度合同额、总收入、回款达既定预算目标 [2][10][11] 产品与技术 AI应用开发平台Sunwaylink - 旨在降低IT技术应用门槛,加速企业及组织智能化转型,应用于检测机构、零售、制造、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等场景 [3] 技术优势 - 截至目前,拥有发明专利103项,软件著作权199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余项,具备强大研发和创新实力,在多领域积累丰富行业应用经验 [4] 新场景探索 - AI应用方面,执行项目中增加20多项AI应用场景探索实践;数据要素市场化管理技术研究中,探索合理商业模式,有计划和目标且已落地 [10] 智能语音交互方案 - 基于LLM的方案革新检验检测全流程效率,推动业务系统智能化升级,实现闭环流程,解决手工录入问题,提升业务效率 [19]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 - 具有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智能化数据处理与分析、团队协作与数据共享、数据治理与运维支持、数据安全与可信计算、开放技术架构等优势 [21] 市场与销售 销售模式 - 主要通过参与公开招标等直接销售方式获取业务,当前重视已有客户延申销售,寻求合作伙伴,探索新销售与商业模式 [6] 营销策略 - 针对不同行业客户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通过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构建客户画像,在产品、价格等方面采取不同销售策略 [20] 行业前景 软件产业 -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数字经济是重要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向数智化阶段深化,AI应用等协同发展成新趋势 [10][12] 检验检测行业 - 规模扩大,市场结构优化,对信息化产品需求向数智化递进,公司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软件可提供信息化、数智化支撑 [12] 数据资产管理 - 市场规模未来预期高速增长,公司数据资产管理软件可构建体系,提升数据质量,推动数据要素流通 [12][13] 其他方面 市值管理 - 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投资者保持双向沟通,做好主业经营和市场拓展,提升公司价值 [5] 产学研合作 - 参与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形成知识产权和标准,攻克关键技术,助力业务转化为生产力 [8] AI赋能结合行业需求 - 深入调研行业痛点与需求,与高校等合作,加入行业组织共享经验和合作项目 [14] 产品信创适配 - 产品符合信创体系要求,获多项认证,与国产软硬件充分适配,可替代同类进口软件 [15] 研发进展 - 2024年研发费用10,583万元,同比增长19.93%,更新迭代产品,发布新平台和系统 [16] 独立董事职责 - 2024年定期与内部审计机构沟通,审核董事会决议重大事项,加强与中小股东沟通,维护全体股东合法权益 [17][18] 业绩季节性波动应对 - 除加大研发和拓展业务领域外,将探索新型应用模式、调整营销策略 [19] 平衡科研与商业利益 - 合理平衡科研投入与产出效果,确保项目成果产业化 [20]
三维天地2024年财报:营收微降0.46%,净亏损1.88亿,AI投入未达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3亿元,同比下降0.46% [1] - 毛利润6010.09万元,较上一年度1.80亿元大幅减少 [1] - 归属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滑2584.86% [1] - 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下滑3385.76% [1] 主营业务分析 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业务 - 核心业务之一,应用于政府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及生产制造企业 [4] - 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预算收紧导致招投标进程放缓,收入增长未达预期 [4] - 推出数智化检验检测管理平台、检验检测云平台等产品,但市场接受度未达预期 [4] - AI应用场景适配投入增加主营业务成本但未显著提升业绩 [4] 数据资产管理业务 - 提供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及主数据管理平台等产品 [4] - 升级至DAMV13.2版本,新增多项功能以提升数据治理实施方法论落地效果 [4] - 新增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重汽等集团客户,但未带来显著业绩增长 [5] - 客户需求分散、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市场拓展受限 [5][6] 供应链管理业务 - 包括采购电子商务系统、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及销售管理系统等产品 [6] - 与数据资产管理平台融合形成供应链控制塔,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6] - 为五矿集团等提供解决方案,但项目实施成本控制困难 [6] - 客户需求多样化导致成本压力大 [6] 总结 - 2024年业绩受行业竞争、客户预算收紧及招投标放缓影响未达预期 [7] - AI及信创环境适配投入增加成本但未显著提升收入 [7] - 未来需在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间平衡以改善经营状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