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加勒比海洋赞礼号

搜索文档
为什么国际邮轮不爱去天津了?
36氪· 2025-06-27 14:11
行业趋势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在暑期旺季仅有两艘国产邮轮(爱达邮轮地中海号和成真邮轮梦想号)运营,外资邮轮如MSC地中海邮轮和皇家加勒比游轮已连续两年缺席 [1][4][5] - 爱达邮轮在天津的航次从2024年43个锐减至2025年16个,2026年虽恢复至24个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5] - 南方邮轮市场(深圳、广州、厦门)快速发展,爱达邮轮计划2027年在深圳部署两艘船,并重点布局大湾区航线 [6][27][30] 市场格局 - 天津母港客源高度依赖北京市场,但后疫情时代北京公务员/国企人员因护照审批限制导致出境需求萎缩 [10][11][14] - 南方母港(广州南沙、深圳蛇口、厦门)凭借地理优势(航程短)、配套完善(地铁直达、免税商业)和灵活消费群体(民营企业主、新中产)快速崛起 [20][27][29][31] - 青岛、厦门等新兴母港凭借日韩短线优势和"邮轮+目的地"模式分流北方客源 [33] 竞争劣势 - 天津出发日韩航线需绕行渤海湾,至少浪费4个航海日,导致实际停靠港口数量受限,不符合"短平快"旅行趋势 [20][21][22] - 与南方母港相比缺乏独特定位,陷入"中等生陷阱"——资源政策均有但无突出优势,客户群特征模糊 [23][24][25] - 国际航司已率先撤离北京市场(汉莎、英航取消航线),反映北方出境需求疲软,进一步影响邮轮上座率 [17][18][19] 转型方向 - 发展内贸邮轮航线(如招商维京"天津-大连-青岛-上海"环线),规避护照限制问题 [33][35] - 推动"邮轮+东疆"复合业态,通过"一票畅游"等计划转型为周末休闲目的地 [35][36] - 调整定位为"京津冀邮轮+目的地复合体",放弃全国性竞争,聚焦区域特色 [26][37]
五一邮轮生意火爆,这波“海上旅行热”能持续多久?
虎嗅· 2025-05-05 16:28
五一邮轮市场表现 - 今年五一假期邮轮市场显著升温,国内母港出发邮轮达8艘,总载客量接近3万人 [2] - 广州康辉旅行社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邮轮旅游人次同比增长30.2%,5月1-2日出发人次同比增长25.6% [2] - 上海市场表现最为突出,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爱达·魔都号和蓝梦之歌三艘邮轮基本售罄 [6] 邮轮价格与预订情况 - 海洋光谱号内舱房价格涨超2倍,双人入住价格从去年12月的3700元/人涨至10412元/人 [7][8] - 热门邮轮需提前数月预订,套房房型甚至需提前一年 [8] - 社交平台出现"拼房搭子"现象,部分非热门邮轮尾单价格低至1599元/人 [10] 邮轮市场整体恢复情况 - 2025年是中国邮轮市场全面恢复的第二年,行业氛围较去年改善 [3][11] - 爱达·魔都号4月以来以近5000名宾客的上座率满载运营 [13] - 高端邮轮产品如南北极航线咨询量上升,北极环岛18天行程价格达101800元/人 [17] 邮轮公司策略调整 - 邮轮公司采取前置销售策略,价格比去年降低,接近疫情前水平 [21] - 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如"家庭房买2免2"等 [21] - 调整航线布局,不再集中于华东地区,例如爱达·魔都号选择青岛作为首航地 [23] 代理关系改善 - 邮轮公司降低代理方风险,单舱损失从数千元降至数百元 [23] - 允许代理在开船前一定期限内取消返还舱位 [23] - 去年暑期部分代理亏损数百万,今年行情好转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