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轮业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国际邮轮不爱去天津了?
36氪· 2025-06-27 14:11
行业趋势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在暑期旺季仅有两艘国产邮轮(爱达邮轮地中海号和成真邮轮梦想号)运营,外资邮轮如MSC地中海邮轮和皇家加勒比游轮已连续两年缺席 [1][4][5] - 爱达邮轮在天津的航次从2024年43个锐减至2025年16个,2026年虽恢复至24个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5] - 南方邮轮市场(深圳、广州、厦门)快速发展,爱达邮轮计划2027年在深圳部署两艘船,并重点布局大湾区航线 [6][27][30] 市场格局 - 天津母港客源高度依赖北京市场,但后疫情时代北京公务员/国企人员因护照审批限制导致出境需求萎缩 [10][11][14] - 南方母港(广州南沙、深圳蛇口、厦门)凭借地理优势(航程短)、配套完善(地铁直达、免税商业)和灵活消费群体(民营企业主、新中产)快速崛起 [20][27][29][31] - 青岛、厦门等新兴母港凭借日韩短线优势和"邮轮+目的地"模式分流北方客源 [33] 竞争劣势 - 天津出发日韩航线需绕行渤海湾,至少浪费4个航海日,导致实际停靠港口数量受限,不符合"短平快"旅行趋势 [20][21][22] - 与南方母港相比缺乏独特定位,陷入"中等生陷阱"——资源政策均有但无突出优势,客户群特征模糊 [23][24][25] - 国际航司已率先撤离北京市场(汉莎、英航取消航线),反映北方出境需求疲软,进一步影响邮轮上座率 [17][18][19] 转型方向 - 发展内贸邮轮航线(如招商维京"天津-大连-青岛-上海"环线),规避护照限制问题 [33][35] - 推动"邮轮+东疆"复合业态,通过"一票畅游"等计划转型为周末休闲目的地 [35][36] - 调整定位为"京津冀邮轮+目的地复合体",放弃全国性竞争,聚焦区域特色 [26][37]
排放量相当于1.2万辆汽车!邮轮业“急需”绿色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5-04 17:04
除了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外,正在探索的绿色技术、基础设施和运营方案,将应用于海上和港口船 舶,包括更高效、更灵活的发动机,以及更完善的清洁、废物管理、资源节约和食品采购系统和实践。 邮轮旅游业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然而随着在乘客们穿越世界各地的海洋和河流,该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也受到了比以往更严格的审查。 据代表全球约95%客运邮轮的行业组织国际邮轮协会 (CLIA) 称,邮轮旅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欢 迎。2024年,CLIA会员的邮轮数量将首次超过300艘,载客量将超过63.5万人次。 2024年,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消退,CLIA见证了邮轮乘客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超过3170万人次乘 坐邮轮,创造了1686亿美元的经济效益。预测显示,邮轮旅游业将继续增长,今年将有超过20艘邮轮下 水,载客量接近4万人次。 然而,根据《海洋污染公报》,一艘中型邮轮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1.2万辆汽车。由于长期以来对生 态环境的忽视,邮轮运营商不得不响应号召,走一条更符合道德但却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航道"。 CLIA 会员公司的目标是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即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与去除量达到平 衡。一些公司甚至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