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粘冷却液

搜索文档
润禾材料“三箭连发” 液冷、三防漆涂层、硅凝胶类产品有望迎来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3:34
公司业绩与研发成果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7.93%、净利润增长21.42%,在有机硅行业中表现亮眼 [2] - 公司新能源储能液冷、三防漆、医美用有机硅等产品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和好评 [2] - 液冷产品已形成销售,硅凝胶类产品已进入市场推广环节 [2][7] 环保新材料研发 - 公司研发的有机硅新产品具有环保兼具经济性的特点 [3] - 以无毒无害有机硅为基,研发超低粘冷却液、三防漆替代氟化物 [3] - 氟化物因环境问题被国际社会逐步收紧使用,3M等国际巨头已宣布逐步停止氟化液生产 [3] 浸没式液冷市场 - 公司定位为"浸没式液冷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多款超低粘冷却液 [4] -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浸没式液冷是达到国家强制标准的路径之一 [4] - 公司液冷产品已通过电动自行车国标测试验证,能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 [4] - 超低粘冷却液价格只有氟化液的几分之一,市场需求有望增长 [5] 三防漆产品 - 公司集成电路三防漆产品可适用于各类电路板和PCB系统印制线路板 [6] - 产品具有防潮性、绝缘性、耐热性等特点,满足多种场景需求 [6] - 随着含氟材料禁用政策临近,产品有望加速市场渗透 [6] 硅凝胶医疗应用 - 硅凝胶可用于预防和改善疤痕组织增生,具有医疗用途 [7] - 杜邦、瓦克等跨国企业长期占据医用级硅凝胶主导地位 [7]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杜邦透皮粘合剂相关业务启动反垄断调查,为国产替代打开窗口 [7]
润禾材料又迎来重大机遇:动力电池明年将强制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14:22
政策法规更新 - 工信部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1] - 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将"全浸没式防火"写入技术鼓励方向,要求2026年前完成液冷储能系统安全类强制性国标制定 [1] 技术方案优势 - 浸没式液冷通过冷媒与发热器件直接接触,一次性解决全部元器件散热问题,相比板冷能彻底解决电池内部单体热失控引发的起火爆炸问题 [2] - 润禾材料的超低粘冷却液和"三位一体浸没式方案"通过国标测试验证,能做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即使600度火焰枪局部也无法点燃 [1][2] - 产品温度适用范围达零下78度至零上200度,解决寒冷地区储能电池冻坏问题,并将电池循环次数提高33% [3] 市场机遇与验证 - 新规要求热失控后2小时内无起火爆炸且监测点温度≤60℃,润禾材料方案完全符合该标准 [2] - 公司冷却液已批量应用于实际项目,推出至少7款超低粘冷却液覆盖数据中心、储能、电动汽车、超充、基站等领域 [1][3] - 首批采用润禾冷却液的室内储能机柜自2023年11月稳定运行至今,为动力电池领域拓展提供实证案例 [3] 行业合作与产能 -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参与新规起草的头部电池企业均涉足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与润禾目标客户高度重合 [3] - 公司液冷产品2024年已形成实际销售,将根据客户需求适时推进产能建设规划 [3]
润禾材料:浸没式液冷已与多家客户建立合作试点,将开发储能、超充、智算平台导冷液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13:45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有机硅材料行业在数字经济与"双碳"战略驱动下迎来新增长周期 [1] - 公司作为国家绿色工厂,持续加码技术研发,布局新质生产力 [2] 液冷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浸没式液冷领域已实现量产,定制化三位一体解决方案获多家客户合作试点 [1] - 液冷产品在运动粘度、散热效率、性能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优异,适用于储能、数据中心等场景 [2] - 液冷技术较传统风冷数据中心能耗降低90%-95%,空间体积减小至1/3,导热效率满足高热流密度需求 [3] - 已推出7款超低粘冷却液,温度适用范围达-78°C至200°C,常温粘度接近水,低温粘度低于花生油 [5] - 产品价格仅为氟化物液冷的几分之一,且通过国家强制检测标准,具备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特性 [6] 产品性能与技术参数 - 冷却液导热系数范围0.10-0.16 W/mK,闪点覆盖56°C至250°C,满足极端环境使用要求 [5] - 产品线覆盖RH-TMM/RH-PCM/RH-PCC系列,适用于数据中心、储能、电动汽车、超充、基站等领域 [5] 市场竞争与产能布局 - 现有设计产能9.8万吨,在建产能4.8万吨,将根据需求适时推进产能建设 [6] - 液冷产品已形成实际销售,研发方向聚焦低成本储能/超充硅油及高频通讯芯片专用导冷液 [6]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海外销售额3.83亿元,占总营收28.87%,覆盖六大洲主要市场 [8]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仅1.14%,有效规避贸易摩擦风险 [8] - 通过本土化销售服务网点增强客户黏性,计划进一步扩大海外布局 [8]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4年营业收入13.28亿元(+16.96%),归母净利润9623.64万元(+17.06%) [9] - 将平衡产能扩张与股东权益,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9] - 从传统有机硅材料向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转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