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品

搜索文档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聚酰胺材料单体的生物制造与绿色低碳材料应用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6 21:18
人工合成的聚酰胺作为一类重要的工业材料,在汽车制造、输油管道、电子电器、运动器材及医疗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 民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聚酰胺材料消费市场,年需求量达数百万吨。 聚酰胺品种繁多,其中 聚酰胺6(PA6/尼龙6)、聚酰胺66(PA66/尼龙66) 产量最大,约占其产量的90%以上。聚酰胺的合成之旅始于一系列特定 的 单体 ,它们是构成聚酰胺长链分子的基础。合成聚酰胺的单体包括内酰胺、二元酸、二元胺及其它ω-氨基酸等,其种类和组合方式的多样性,赋予 了聚酰胺丰富的品类和特性。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 生物基聚酰胺 产品,如PA1010、PA11、PA610、PA410等,随着生物技术和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全球对生物基聚酰胺的兴 趣持续上升。 然而,化学法生产相关核心单体均存在条件苛刻、反应效率低等挑战。以 合成生物技术 开发二元酸、二元胺等核心化学单体备受产业关注。 重庆大学王丹教授 团队长期致力于 聚酰胺关键单体的生物合成开发 ,如 戊二 胺、δ-戊内酰胺与5-氨基戊酸 等等。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多项生物基 单体开发技术与 烟台万华化学,广东金发科技,重庆万凯新材料、中石油 ...
【宏观快评】6月经济数据点评:量价分配开启再均衡之路
华创证券· 2025-07-16 17:03
= [ ] ] ] ] = = ] ] ] = 证券研究报告 发观研究 宏观快评 2025年07月16日 量价分配开启再均衡之路 -6月经济数据点评 核心观点:对于二季度的经济点评,重点讨论量价再均衡问题 * 1、首先,GDP 增速方面,2 李度为 5.2%;上半年为5.3%。意味着,全年实 现 GDP目标的难度大幅降低。实际增速或并非下半年首要考虑问题。 2、其次,从 GDP 名义增速方面,2季度为 3.94%。其中,量的贡献率为 132% (以实际增速/名义增速),价的贡献率为-30.6%(以平减指数/名义增速)。量价 分配不均衡程度处于高位,政策对此或关注度较高。 3、解决量价分配不均衡的具体路径,整体而言或分三步走,不同行业可能进 度有区别。第一步,反内卷、遏制增量投资、改善企业现金流、提升居民消费 意愿等。第二步,或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实现落后产能的去化。第三步,若上 述两步并不能有效改善物价,或可能进行力度较大的去产能。 % 一、二季度经济的重点关注 1) GDP 增速:2 李度,GDP 增速为 5.2%,前值为 5.4%,上半年累计增速为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010-66500 ...
6月经济数据点评:量价分配开启再均衡之路
华创证券· 2025-07-16 12:42
二季度经济数据 - 二季度GDP增速5.2%,上半年累计增速5.3%,名义增速3.9%,季调环比1.1%[2][21] -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3%,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4.7%,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23%[3] - 二季度产能利用率74.0%,上半年累计74%,部分行业低于去年同期[3] 6月经济数据 - 6月社零增速同比4.8%,餐饮、网购等增速回落[3][43] - 6月固投当月同比增速 -0.1%,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回落[3][4][38] - 6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 -5.5%,销售额同比 -10.8%,投资增速 -12.9%[4][38][47] 量价分配再均衡 - 二季度量的贡献率132.1%,价的贡献率 -30.6%,不均衡程度处高位[4][9] - 应对举措包括严控投资端增量、改善企业端现金流、提升居民端消费意愿[5] - 上半年资本形成贡献率16.8%,2季度居民消费倾向68.6%,6月末居民活期存款增速7.01%[5][10][16]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6日(周三)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板块多数走低,半导体、石油行业板块上扬
快讯· 2025-07-16 11:35
银行板块 - 光大银行市值2534.77亿,成交额4.18亿,股价下跌1.38%至4.29 [3] - 银行板块多数走低 [1] 保险板块 - 中国太保市值3683.86亿,成交额14.48亿,股价下跌1.14%至37.36 [3] - 中国平安市值10279.68亿,成交额3.67亿,股价下跌1.19%至8.33 [3] - 中国人保市值3594.16亿,成交额4.62亿,股价下跌1.48%至56.45 [3] 酿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7738.64亿,成交额17.25亿,股价微涨0.08%至124.94 [3] - 山西汾酒市值2131.64亿,成交额13.68亿,股价微跌0.05%至1412.09 [3] - 五粮液市值4849.68亿,成交额6.36亿,股价上涨0.18%至174.73 [3] 半导体板块 - 北方华创市值2323.85亿,成交额6.98亿,股价微跌0.40%至137.28 [3] - 寒武纪-U市值2422.29亿,成交额44.82亿,股价大涨4.68%至322.04 [3] - 海光信息市值3190.85亿,成交额15.73亿,股价微涨0.42%至579.01 [3]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7007.97亿,成交额2.50亿,股价微涨0.35%至5.59 [3] - 中国石油市值16471.89亿,成交额7.21亿,股价上涨0.78%至5.78 [3] 煤炭行业 - 中国神华市值7412.94亿,成交额4.86亿,股价微跌0.43%至325.30 [3] - 陕西煤业市值1843.02亿,成交额3.53亿,股价下跌0.68%至37.31 [3] 汽车整车 - 比亚迪市值17874.15亿,成交额22.41亿,股价上涨0.70%至19.01 [3] 证券板块 - 中信证券市值4166.06亿,成交额12.31亿,股价下跌0.46%至28.11 [4] - 国泰君安市值3397.24亿,成交额5.78亿,股价下跌0.46%至19.27 [4] 消费电子 - 工业富联市值5358.08亿,成交额24.19亿,股价下跌0.99%至26.98 [4] - 立讯精密市值2718.06亿,成交额27.96亿,股价上涨1.90%至37.48 [4] 食品饮料 - 海天味业市值2242.42亿,成交额8.57亿,股价下跌0.94%至47.50 [4] - 格力电器市值2660.67亿,成交额4.16亿,股价下跌0.54%至25.66 [4] 医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3815.73亿,成交额14.62亿,股价上涨0.47%至57.49 [4] - 牧原股份市值2448.41亿,成交额7.22亿,股价微跌0.16%至44.82 [4] 有色金属 - 万华化学市值2600.69亿,成交额5.00亿,股价微跌0.31%至54.85 [4]
工业硅期货早报-20250716
大越期货· 2025-07-16 10: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方面,供给端上周供应量7.5万吨环比增1.35%,需求端上周需求7.7万吨环比增11.59%,成本端新疆样本通氧553生产亏损,丰水期成本支撑走弱,预计在8660 - 8910区间震荡 [6] - 多晶硅方面,供给端上周产量22800吨环比减5.00%,需求端硅片、电池片、组件生产有不同表现,总体需求衰退,预计在41755 - 43185区间震荡 [9][11] - 利多因素为成本上行支撑和厂家停减产计划,利空因素为节后需求复苏迟缓及下游多晶硅供强需弱,主要逻辑是产能错配导致供强需弱下行态势难改 [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每日观点 工业硅 - 供给端上周供应量7.5万吨环比增1.35%,需求端上周需求7.7万吨环比增11.59%,多晶硅库存27.6万吨处低位,有机硅库存78100吨处高位,铝合金锭库存3.14万吨处高位 [6] - 成本端新疆地区样本通氧553生产亏损3189元/吨,丰水期成本支撑走弱 [6] - 07月15日,华东不通氧现货价8900元/吨,09合约基差为115元/吨,现货升水期货,基本面偏多 [6] - 社会库存55.1万吨环比减0.18%,样本企业库存174100吨环比减12.99%,主要港口库存12.4万吨环比减1.58%,库存偏空 [6] - MA20向上,09合约期价收于MA20上方,盘面偏多 [6] - 主力持仓净空,空增,偏空 [6] - 供给端排产减少且处低位,需求复苏处低位,成本支撑上升,预计工业硅2509在8660 - 8910区间震荡 [6] 多晶硅 - 供给端上周产量22800吨环比减5.00%,预测7月排产10.68万吨较上月环比增5.74% [9] - 需求端上周硅片产量11.5GW环比减3.36%,库存18.13万吨环比减5.67%,7月排产52.2GW较上月环比减11.28%;6月电池片产量56.19GW环比减6.73%,上周外销厂库存15.96GW环比增24.10%,7月排产量54.52GW环比减2.97%;6月组件产量46.3GW环比减10.61%,7月预计产量45.45GW环比减1.83%,国内月度库存24.76GW环比减51.73%,欧洲月度库存38.5GW环比减6.73%,组件生产盈利 [10] - 成本端多晶硅N型料行业平均成本35050元/吨,生产利润10450元/吨,基本面中性 [10] - 07月15日,N型多晶硅料44000元/吨,09合约基差为3380元/吨,现货升水期货,偏多 [11] - 周度库存27.6万吨环比增1.47%,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中性 [11] - MA20向上,09合约期价收于MA20上方,偏多 [11] - 主力持仓净多,多增,偏多 [11] - 供给端排产短期增加中期回调,需求端硅片、电池片、组件生产持续减少,总体需求衰退,成本支撑持稳,预计多晶硅2509在41755 - 43185区间震荡 [11] 基本面/持仓数据 工业硅行情概览 - 期货收盘价部分合约有不同涨幅,如01合约涨1.05%,02合约涨1.15%等;现货价方面,华东不通氧553硅等有不同涨幅,如华东不通氧553硅涨1.71%,华东421硅涨2.15% [17] - 库存方面,周度社会库存、样本企业库存、主要港口库存等有不同变化,如周度社会库存环比减0.18%,周度样本企业库存环比减12.99% [17] - 产量/开工率方面,周度样本企业产量、各地区样本产量及开工率有不同变化,如周度云南样本产量环比增71.90%,周度新疆样本开工率环比降3.43% [17] - 成本利润方面,各地区不同规格工业硅成本和利润有不同情况,如四川421利润为 - 707元/吨,新疆通氧553利润为 - 3189元/吨 [17] 多晶硅行情概览 - 硅片价格部分无涨跌,如日度N型182mm硅片等;期货收盘价部分合约有涨幅,如06合约涨1.62%,07合约涨1.82%等 [19] - 硅片产量周度为12.9GW,环比增5.74%,库存周度为26.5GW,环比减22.06% [19] - 电池片价格部分无涨跌,月度产量56.19GW,环比减6.74%,外销厂周度库存15.96GW,环比增24.11% [19] - 组件价格部分无涨跌,月度产量46.3GW,环比减10.62%,国内月度库存24.76GW,环比减51.73%,欧洲月度库存38.5GW,环比减6.73% [19] - 多晶硅成本方面,日度多晶硅氯化法现金成本和硅烷法现金成本有涨幅,分别涨0.78%和1.43% [19]
业界交流乙二醇技术创新关键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7-16 09:48
"乙二醇工艺包不同,实际运行效果也会不同,装置开车后差异显著。"天津大学教授简春贵强调,要重 视分布器和填料细节,同时将富余的低压蒸汽变成中压蒸汽,节省蒸汽消耗。他建议有条件的企业或乙 二醇生产企业集中的地区,要抱团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合成气制乙二醇目前正处于"规模扩张与技术深化"并行阶段,大型化装置成主流,同时加氢催化剂易结 焦、装置运行周期短及能耗高等问题仍需突破。针对这些问题,中科远东公司开发的专有技术已应用于 内蒙古、陕西等地的多套大型化乙二醇装置。该技术确保了催化剂能够保持高效的催化活性,同时防止 了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形成难以清除的积炭层,有效延长了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华鲁恒升(600426)原副总工程师高岚介绍说,该公司采用宁波中科远东乙二醇生产技术建成了50万 吨/年乙二醇装置并一次性打通全流程,产品达聚酯级。"该装置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反应温度梯度、循 环气量稳定,整体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她说。 中化新网讯 7月10日至11日,乙二醇行业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现场技术交流会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召 开。与会专家围绕乙二醇工艺技术与催化剂应用的前沿情况,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
复杂环境下卫星化学经营韧性彰显 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1.32%至53.2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09:17
卫星化学表示,尽管面临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及乙烷出口限制等严峻挑战,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实 现同比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妥善制定应对方案,通过优化产能结 构和适时创新改进实现降本提质,加强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实现更加精准把握市场机遇,对冲不确定性带 来的影响,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复杂环境下的持续盈利能力和经营韧性。 (原标题:复杂环境下彰显卫星化学(002648)经营韧性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1.32%至53.20%) 7月15日晚间,卫星化学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亿 元至31.50亿元,同比增长31.32%至53.20%。公司向轻烃一体化和高端化迈进的成效得到验证,并在复 杂环境下充分展现了公司的经营韧性。 参考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68亿元)数据来看,公司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32亿元至15.82亿 元,环比或有所下降,但相较于2024年二季度的10.33亿元,同比增幅预计在两位数以上。由于美国商 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在2025年6月3日至7月2日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以所谓的"出口许可证"中断了相关 企业向中国出口乙 ...
*ST威尔: 众环审字(2025)3600271号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2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2024年度6.23亿元,2023年度7.11亿元,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6] - 2025年1-3月净利润1012万元,2024年度5351万元,2023年度9024万元,盈利能力有所减弱[6][7] - 2025年3月末货币资金余额9013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89%,主要由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7] - 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997万元,2023年度2.17亿元,现金流生成能力下降[7] 关键审计事项 - 收入确认为关键审计事项,2025年1-3月收入1.55亿元,2024年度6.23亿元,2023年度7.11亿元,审计师实施了包括函证、截止性测试等程序[1] -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为关键审计事项,2025年3月末余额3.07亿元,2024年末2.89亿元,2023年末3.29亿元,审计师评估了减值准备计提合理性[1] 资产负债结构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11.08亿元,其中流动资产6.47亿元,非流动资产4.61亿元[5] - 2025年3月末短期借款2.42亿元,长期借款8508万元,负债总额5.73亿元[5][6] - 2025年3月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5.35亿元,未分配利润2.72亿元[6] 行业与业务 - 公司主营产品为铝塑膜,属于锂电池材料行业[1] - 公司前身为上海紫藤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201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13] - 公司股票于2024年7月8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13]
嘉澳环保: 关于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19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2.74亿元,同比减少52.23%,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68亿元,连续三年亏损 [1] - 主营产品环保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收入占比分别为60%和33%,毛利率分别为0.21%和-18.3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67亿元,同比减少7%,归母净利润亏损0.47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1] 产品产销及成本 - 环保增塑剂2024年生产量9.30万吨,同比增长6.54%,营业收入76,729.29万元,同比减少2.74%,销售单价0.90万元/吨,同比下降4.26% [3] - 生物质能源2024年生产量10.91万吨,同比减少50.58%,营业收入41,478.98万元,同比减少76.64%,销售单价0.72万元/吨,同比下降12.20% [3] - 环保增塑剂成本构成:直接材料占比92.22%,直接人工占比1.07%,制造费用占比6.71% [4] - 生物质能源成本构成:直接材料占比67.56%,直接人工占比4.41%,制造费用占比28.03% [4] 毛利率下滑原因 - 环保增塑剂毛利率下降主要受销售单价下降影响,可比公司建业股份毛利率同样呈现下降趋势 [5] - 生物质能源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8.32%,同比减少26.32个百分点,主要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销售量仅为2023年的26.56% [5][6] -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导致销售价格大幅下跌,2024年4月后仅有零星订单 [6][12] 在建项目情况 - 连云港50万吨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项目已投资27.46亿元,预计2025年6月完工,年营业收入预计40-50亿元 [20] - 东泠10万吨生物质能源项目已投资7,913.08万元,预计2026年6月完工,年营业收入预计7-8亿元 [20] - 东江15万吨脂肪酸甲酯技术改造项目预计能耗下降27.52%,可实现CO2减排量8,865吨/年 [21] 生物质能源业务 - 2024年生物质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同比下降77%,毛利率-18.32% [11] -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35.6%反倾销税,有效期五年,导致销售量和价格大幅下降 [13] - 公司计划将资源转投至未受反倾销影响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 [15]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余额6.92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65万元,计提比例3.99% [34] - 存货增长主要因连云港嘉澳项目备货,其中生物质航煤及其他库存商品20,182.60吨,金额9,321.63万元 [37] - 公司已签订生物航煤出口订单约24万吨,存货增长具有合理性 [40]
中化国际,收购化工新材料龙头!
DT新材料· 2025-07-15 23:51
资料显示, 南通星辰, 法定 成立于2000年8月,注册资本为8亿元,前身为化学工业部南通合成材料厂,创建于1974年,1997年进入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并对外投资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 南通中蓝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南通星辰, 拥有PBT、PPE、双酚A、环氧树脂等多套大型化工生产装置,总产能超40万吨。其中,PPE产品国内排名第一、全球第二,双酚A、PBT、基础环氧 树脂等产品国内排名前三, 并且是聚苯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万吨/年) 。此外,公司还申请了 聚苯硫醚 、 低分子量聚(亚芳基醚)、聚酯复合材料和 生 物基可降解聚酯等新材料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聚苯醚, 通常以改性聚苯醚(MPPO)形态使用, 由于技术壁垒,早期国内聚苯醚长期处于进口状态,国内外主要企业有 SABIC、旭化成、日 本三菱瓦斯化学、南通星辰、鑫宝新材料、大连中沐 等。 目前,国内电子级产品仍高度依赖进口,而它又是 5G、AI 服务器 超低损耗的高频高速电路用覆铜板 的热门材料 ,因此备受关注 。 目前国内仅圣泉集团、东材科技等少数企业具备生产能力,产能不足1万吨 / 年,中国进口量占比超 80%,主要依赖日本旭化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