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omic Clocks
icon
搜索文档
2023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发展前景
光子盒· 2025-05-15 12: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应用前景广,各技术路径均有研发进展,未来将从科研、国防向民用市场发展 [70][71] - 行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部分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但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和生态尚不成熟 [143] - 投资融资方面,中国、美国和英国是主要领导者,冷原子技术和光泵磁强计技术受投资者关注,量子磁场测量、时间频率和重力测量应用领域更受青睐 [219][228][234] - 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预计到2030年将从2019年的11.2亿美元增长到25.27亿美元,各细分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研究定义 - 量子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系统对外部干扰敏感的特性,测量物理量,是量子信息技术的新兴应用 [19] - 其发展经历了两次量子革命,早期量子革命颠覆经典力学测量,第二次量子革命推动量子精密测量发展,有望引领新一代传感器变革 [21][22] - 该技术旨在利用量子资源实现超越经典方法的测量精度,综合多学科,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时间、磁场、重力等测量 [29][32] 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主要发展成果**:2022年美国发布首个量子精密测量行业独立战略计划报告,各国对该行业关注度增加;叶军团队制造出世界最精确原子钟,中国首个高性能光钟进入太空;量子重力仪和梯度仪产业化进展显著,市场将迎来三大增长因素 [38][40][43] - **发展现状**:行业商业进展活跃,关注度提升;未来性能指标将不断提高,新应用不断涌现,市场将从特殊、工业向民用领域发展;下游民用市场有待开发,量子传感器向小型化、低功耗和低成本发展 [69][70][74] - **各细分领域发展情况** - **量子时钟**:微波原子钟商业化成熟,向芯片和低成本发展;光原子钟是关键研发方向,追求更高时间精度 [76] - **量子磁强计**:产业化进一步推进,在多个重要领域发挥作用;有多个发展趋势,如在国防军事应用、经典传感器量子化、SERF技术应用等方面 [84][89] - **量子重力测量仪器**:量子重力仪商业化更成熟,量子梯度仪有突破,首次出现商业产品,梯度仪应用价值更高 [102] - **量子惯性测量仪器**:冷原子技术可实现自校准导航,提高潜艇被动导航精度;NV色心技术可使陀螺仪更小型化 [110] - **量子雷达**:用于目标检测、大气测量等,未来将提高测量精度、深度和鲁棒性,拓展应用领域 [117][121] - **量子天线**:可增强特殊通信系统性能,未来将向小型化、集成化、高效化发展,拓展应用 [122][12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分析**:主要由美、英、德、日等国企业提供量子系统所需的激光、低温系统等;行业处于发展早期,上游研发投入不足,限制整体发展;目前上游发展迅速,包括研发生产、设备供应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128][132][133] - **中游分析**:全球量子精密测量初创企业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中国;欧美国家研究基础深厚,产品多样,企业多由科研团队孵化;行业技术门槛高,产业化规模有限,产业链和生态不成熟 [137][141][143] - **各细分领域产业链及主要公司** - **量子时钟**:商业产品包括微波原子钟、光钟等;主要企业有美国Microchip、瑞士Oscilloquartz、中国成都天奥电子等 [147][152][155] - **量子磁场测量**: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市场主要由早期光泵磁强计和SQUID主导,未来SERF和NV色心磁强计有望抢占市场;主要企业有美国Genetesis、QuSpin等 [165][166][171] - **量子重力测量**:技术路径基于冷原子干涉仪,市场被外国垄断,目前正从实验室向商业化转变;主要企业有美国AOSense、中国CAS Cold Atom等 [178][180][184] - **其他量子精密测量设备**:包括量子雷达、原子天线等不成熟领域,以及AFM和EPR等成熟商业产品 [194][195] - **下游分析**: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和科研领域,医疗领域因磁强计检测生物弱磁能力突出,卫星导航和通信领域主要应用原子钟的高精度时间频率 [198] 投资和融资分析 - **历史融资和国家政策分析**:量子精密测量行业认知壁垒高,投资者谨慎;各国出台政策支持量子研究,明确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投资融资突破点在2018年,与政策方向相关,预计2022年后在中美新政策推动下会有更多投资活动 [211][212][216] - **全球融资分析**:投资高度集中在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少数国家,中国投资轮次占比最高;融资阶段上,中国侧重早期投资,美国和英国有相对成熟的融资轮次 [224][225][227] - **全球技术路径融资分析**:量子精密测量融资数量稳步上升,冷原子技术和光泵磁强计技术受投资者关注,NV色心技术逐渐受关注,其他量子光学传感器在政策推动下也受关注 [228][230][233] - **全球应用方向融资分析**:量子磁场测量、时间频率和重力测量应用领域更受投资者关注,量子惯性测量和成像应用领域融资较少 [234][239][240] 市场规模分析 - **量子精密测量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1.2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25.2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97%;各仪器市场份额随时间增加,量子时钟市场份额增长慢但占比大,磁强计和重力仪市场份额增长快 [246][247][248] - **各细分领域市场分析** - **量子时钟**: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达4.4932亿美元,2030年达7.5986亿美元,CAGR为6.56%;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军事应用为主,未来民用市场将增长 [250][254][260] - **量子磁强计**: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约5.5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长到9.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6.5%;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未来亚太市场有望扩大 [271][274] - **量子重力仪**: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达127.41亿美元,2025年达231.8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03%;应用领域将向民用场景转变,市场份额地区分布将发生变化 [281][284][287]
Frequency Electronics(FEIM)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4 06:1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前九个月(截至1月31日),合并收入为4980万美元,上一财年同期为3970万美元 [12] - 2025财年前九个月,毛利润和毛利率较上一财年同期有所增加,SG&A费用约占合并收入的19%,研发费用从230万美元增至450万美元,占合并收入的比例从6%升至9% [14][15][16] - 2025财年前九个月,公司录得营业收入850万美元,上一财年为250万美元;税前收入约为890万美元,上一财年为300万美元;净利润为2050万美元,合每股2.18美元,上一财年为300万美元,合每股0.32美元 [17][20][22] - 截至2025年1月底,公司积压订单约为7300万美元,上一财年末(2024年4月30日)约为7800万美元;营运资金约为2700万美元,流动比率约为2.2:1;现金较上一财年末减少约1280万美元,其中二季度支付的股息约为960万美元,另外320万美元的减少与开票和收入时间有关;合同负债较上一季度减少740万美元,较上一财年末减少640万美元 [22][23][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业和美国政府卫星项目收入约为2880万美元,占比58%,上一财年同期为1630万美元,占比41%;非太空美国政府和国防部客户收入为1950万美元,占比39%,上一财年同期为2110万美元,占比53%;其他商业和工业收入分别为150万美元(2025财年前九个月)和230万美元(2024财年前九个月) [13][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在过去几年中已实现有意义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提升,随着在行业中战略重要性的增加以及对卫星和量子传感等更大潜在市场的涉足,未来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收入和盈利能力 [6] - 公司计划继续投资研发,以保持产品的先进性,但预计实际季度支出会有所波动 [17] - 公司正积极参与多个卫星项目,包括机密卫星项目和与空间发展局(SDA)相关的项目,同时考虑参与商业卫星项目,但在低成本、低性能要求的市场中竞争力有限 [76][78][83] - 公司在高可靠性卫星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Microchip,其Chip - Scale Atomic Clock(CSAC)产品系列在太空辐射环境中存在局限性 [8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短期内行业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认为未来前景光明,且有望在中期实现更快增长 [6] - 公司未看到政府活动方面的具体负面变化,但预计一些近期项目可能会推迟,但不会被取消,长期来看,公司所处的太空和量子传感市场仍具有增长潜力 [62][63][6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认为SG&A相关成本在2025财年剩余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 [16] - 为应对卫星项目挑战,公司激励员工,员工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对公司持续成功至关重要 [8][9][1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量子传感产品情况及2025年是否有收入预期 - 公司目前没有量子传感产品,但预计未来一两年将获得多个开发合同并产生收入,公司看好的产品包括磁强计和里德堡传感器 [32] 问题: 新业务机会是否与量子传感或传统业务有关 - 新业务机会可能来自量子传感和传统业务,但由于华盛顿的不确定性,公司持谨慎乐观态度 [39][40] 问题: 7300万美元积压订单中是否包含去年11月或12月获得的1100万美元合同 - 包含 [46][47] 问题: 研发费用占比是否较上一季度下降 - 占比下降了约1% [50][51][54] 问题: 公司在弹性GPS项目上与几家主要承包商合作 - 目前有三家主要承包商参与该项目,公司与其中两家积极合作,第三家正在考虑中 [58] 问题: 目前政府活动是否有变化 - 公司未看到政府活动的具体负面变化,但预计一些近期项目可能会推迟,但不会被取消 [62][63] 问题: 工程人才市场是否宽松 - 过去一年人才市场紧张,但美国政府实验室的一些科学家表示愿意跳槽,公司将在机会出现时积极行动 [71][72] 问题: 非太空国防部和政府业务销售在第三季度的好转趋势是否会持续 - 公司预计该趋势将在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 [73][74] 问题: 公司在卫星项目上的具体情况 - 公司参与了机密卫星项目和与SDA相关的项目,SDA项目可能需要公司进行投资,公司需将一些地面应用产品适应太空环境并确保其在辐射环境中可靠运行 [76][78][79] 问题: 卫星项目是否有商业机会 - 有商业卫星项目,但公司在低成本、低性能要求的市场中竞争力有限 [82][83][84] 问题: 公司在高可靠性卫星领域的竞争对手是谁 - 主要竞争对手是Microchip,其CSAC产品系列在太空辐射环境中存在局限性 [86][87] 问题: 公司未来机会是否增多 - 公司正在拓展产品线,包括量子传感等领域,因此有更多机会 [91][95][97] 问题: 公司是否有足够资金进行投资 - 公司目前有足够资金进行谨慎和负责任的投资,但会关注华盛顿的变化和项目要求的变化 [102][103][105] 问题: 业务是否提供合作机会 - 公司积极寻求与政府实验室和其他公司的合作协议,以利用其技术专长 [107][108][109] 问题: 投标环境如何 - 投标环境因项目而异,卫星项目中政府积极引入非传统主承包商,而传统航天项目的参与者相对固定 [110][111][112] 问题: 本季度完全摊薄调整后每股收益是否为0.36% - CFO暂无本季度数据,只有前九个月的数据 [116][117] 问题: 2025年递延税率的预期 - 由于评估调整和净运营亏损(NOL)的存在,难以确定正常税率,预计税率会较低,目前主要纳税地是加利福尼亚州,费用约为30万美元 [118][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