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ure gold Baby Moly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泡泡玛特:下调评级,风险回报特征不理想;估值反映完美预期;长期投资策略保持不变
摩根· 2025-09-15 21:1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报告将Pop Mart投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 [1][3] - 目标价从400港元下调至300港元 降幅达25% [1][3] - 目标价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5倍 [10][32] 核心观点与估值分析 - 股价年内上涨209% 一年内上涨466% 远超恒生指数32%和52%的涨幅 [1] - 估值已反映完美预期 任何基本面不及预期或负面媒体报道可能导致股价表现不佳 [1][9] - 长期投资逻辑保持完整:社交媒体IP变现能力、多元化IP组合、全球化布局 [6][9] - 使用PEG估值法 目标PEG倍数从1.5倍下调至1.1倍 较同业折价从20%扩大至40% [10][3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预期收入329.65亿元 同比增长152.8% [8][25] - 2025年预期调整后净利润115.31亿元 同比增长258.1% [8][25]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66.8%提升至2025年71.5% [8][25] - 海外收入占比预计从2024年38.9%提升至2027年60.7% [25][26] IP业务分析 - Labubu是最大IP 2025年上半年贡献收入34.7% [23] - IP组合包括自有IP(Molly、SkullPanda、Dimoo)和独家授权IP(The Monsters、Crybaby) [20] - 预计Labubu到2027年将贡献集团销售额35% [9][34] - Mini Labubu产品火爆 发售价79元 转售价溢价46% [16] 催化剂与风险因素 - 已实现的催化剂:2025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与优衣库合作、指数纳入、珠宝店开业 [1] - 待观察催化剂:Labubu动画发布(20集2分钟视频)、Labubu 4.0推出、互动玩具上市 [1][6] - 搜索兴趣下降因产能增加10倍 但不代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16] - 转售价格下降:Labubu 3.0中国转售价从峰值2284元下降70%至687元 海外从401美元下降50%至146美元 [16] 业务运营与扩张 - 运营571家零售店和2577家机器人商店 覆盖30多个国家 [9][34] - 海外零售店数量从2023年49家增至2024年95家 预计2027年达343家 [26] - 单店收入显著提升:中国从2023年769万元增至2025年2034万元 海外从1190万元增至4815万元 [26] 同业比较与估值基准 - 同业比较包括Sanrio、Bandai、Mattel、Hasbro等公司 [33] - Pop Mart的2025-2027年预期销售复合增长率31.2% 远超同业平均14.4% [33] - 当前估值31倍2025年市盈率和22倍2026年市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