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afe ESS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前瞻 | 营收狂飙168%背后,果下科技的技术护城河与资本考验
智通财经网· 2025-11-06 15:46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电力将成为全球能源消耗的主导形式,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贡献全球电力供应的88%以上,为储能行业提供结构性机遇 [1] - 中国政府自2023年起密集出台支持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大型储能市场的需求 [2] 公司业务概览与市场地位 - 果下科技是一家基于平台技术并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采用"AI+储能"双轮驱动战略 [1] - 按2024年中国多用途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计算,公司位列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按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计算,公司位列全球第十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 [2] - 公司收入重心实现从户用储能到大型储能的战略性转移,2024年大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76.6%,2025年上半年占比为74.2%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418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人民币10.2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8.9%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663.1%,达人民币6.914亿元 [1] 技术平台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了两大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作为商业模式核心:面向大型储能的Safe ESS平台和面向户用储能的Hanchu iESS平台 [3] - Safe ESS平台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允许在项目现场进行低延迟实时控制,同时利用云端算力进行AI建模与预测性维护 [3] - Hanchu iESS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根据天气、电价及用户习惯自动优化充放电策略 [3] - 平台化模式链接上游供应商、中游合作伙伴和下游终端用户,增强客户粘性并构筑竞争壁垒 [4]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26.7%显著下降至2024年的15.1%,并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跌至12.5% [6] - 公司净利率从2022年的17.1%一路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0.8% [6] - 电芯成本在2024年占总销售成本的94.1%,公司盈利易受全球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6] 现金流与营运风险 - 公司持续录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2022年、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约为人民币3030万元、7290万元及2.05亿元 [7] - 业务快速增长导致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高达人民币9.52亿元 [7] - 贸易应收款项的大幅增长带来了信贷风险,若客户延迟付款将对公司现金流产生负面冲击 [7]
营收狂飙168%背后,果下科技的技术护城河与资本考验
智通财经· 2025-11-06 15:45
行业背景与机遇 - 在碳中和目标推动下,电力预计将成为全球能源消耗主导形式,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贡献全球电力供应的88%以上,为储能行业提供结构性机遇 [1] - 中国政府自2023年起密集出台支持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大型储能市场的需求 [2]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一家基于平台技术并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采用“AI+储能”双轮驱动战略 [1] - 按2024年中国多用途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计算,公司位列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按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计算,公司位列全球第十大中国储能系统供应商 [2] - 公司收入重心在2022-2024年实现从户用储能到大型储能的战略性转移,2024年大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占总收入比例高达76.6%,2025年上半年保持74.2%的占比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418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人民币10.2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8.9%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663.1%,达人民币6.914亿元 [1]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26.7%显著下降至2024年的15.1%,并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跌至12.5% [6] - 公司净利率从2022年的17.1%一路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0.8% [6] 技术平台与竞争优势 - 公司构建了赋能全产业链的生态平台,核心是两大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面向大型储能的Safe ESS和面向户用储能的Hanchu iESS [3] - Safe ESS平台采用“云-边-端”协同架构,允许在项目现场进行低延迟实时控制,同时利用云端算力进行复杂AI建模与预测性维护 [3] - Hanchu iESS利用物联网技术,根据天气、电价及用户习惯自动优化充放电策略 [3] - 平台化模式链接上游供应商、中游合作伙伴和下游用户,增强客户粘性并构筑竞争壁垒 [4] 成本结构与风险因素 - 储能系统产品的主要材料电芯成本在2024年占总销售成本的94.1% [6] - 锂离子电池主要原料全球碳酸锂价格经历显著波动,若未来价格大幅上涨且公司无法调整定价,毛利率将受重大不利影响 [6] - 业务快速增长导致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加,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高达人民币9.52亿元 [7] 现金流与运营挑战 - 截至2022年、2023年度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均录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分别约为人民币3030万元、7290万元及2.05亿元 [7] - 现金流持续净流出主因是贸易应收款项增加及为满足大型订单和战略扩张而大幅增加存货 [7]
果下科技IPO冲刺:AI引擎启动,能源赛道重构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07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从2021年10.3GW增至2024年74.1GW 年均复合增速93% [4] - 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177.8GWh 预计2027年突破1TWh 三年复合增速约50% [3] - 储能系统均价跌幅从2023年29%收窄至2024年10% 行业进入技术溢价阶段 [3] 公司技术优势 - 采用Safe ESS与HANCHU iESS双平台实现端-边-云一体化架构 服务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新加坡吉宝等项目 [1][6] - AI算法实时采集分析气象/电价/负荷等千余维数据 实现精准感知和智能运维 [3][6] - AI技术持续监控电池热力学与电化学模型 预测电池老化趋势并在故障前识别风险 [6] 商业模式与运营 - 采用轻资产平台化模式 以智能调度算法替代硬件堆叠提升系统年利用率 [6] - 客户集中度显著改善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98.9%降至2024年66.5% [8] - 通过股权+订单交叉绑定锁定原材料价格 将波动风险转化为协同红利 [8]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42亿元/3.14亿元/10.26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168.9% [7] - 同期毛利从0.36亿元增至1.55亿元 净利润从0.24亿元提升至0.49亿元 [7] - 2024年位列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第八位 市场份额约5% [8]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IPO募资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及建设海外运营服务网络 [8] - 深化AI与储能融合 探索碳交易/需求响应等新商业模式 [8] - 依托无锡研发中心与高校实验室 聚焦电池热管理等关键技术并获多项专利 [8]
AI 火力全开!果下科技以“AI+储能”登顶全球前十
搜狐财经· 2025-08-21 20:32
AI对能源行业的重塑 - AI正以颠覆性力量重构全球能源体系 与能源行业深度耦合催生技术跃迁机遇[1] - AI通过优化储能系统管理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提升市场竞争力 全面重塑储能行业价值链[1] - AI应用场景从单一问题解决迈向多维度全链条智能化转型 包括动态充放电策略实时优化和电池健康管理与故障预测精准实施[1] 行业应用案例 - 壳牌通过机器学习将地震数据处理效率提升90%[3] -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利用数字孪生技术降低20%钻井成本[3] - 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智能运维机器人将故障定位时间缩短90%[3] 公司战略定位 - 果下科技作为中国储能行业领先的基于平台技术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3] - 公司围绕"AI+储能"战略打造储能生态产品全栈技术体系 形成从设备级控制到系统级优化的完整能力闭环[3] - 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调度决策 运行优化与风险防控等核心环节[3] 技术研发体系 - 在江苏无锡设立研发中心 专注物联网及人工智能优化平台 电池开发 储能EMS调度模组等核心技术[4] - 与上海交通大学 江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4] - 作为"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单位 重点承担储能系统热管理 系统控制及策略优化方向研发任务[4] 产品平台架构 - 打造Safe ESS与HANCHU iESS双平台服务体系 全面赋能储能系统智能化管理与全球化运维[6] - Safe ESS平台融合边缘计算 云端协同与AI算法 构建"端-边-云"一体化智能架构 具备高效低延迟数据处理能力[6] - HANCHU iESS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与AI驱动算法 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化运维[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1.42亿元飙升至10.26亿元 年复合增速达168.9%[6] - 同期毛利从3560万元增至1.5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08.6%[6] - 2024年按全球新装机多用途储能系统容量统计为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货商[6] - 按全球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统计为全球第十大中国储能系统供货商[6]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以"AI+储能"为核心 深耕智能调度 能量优化 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关键能力[7] - 推动储能系统在家庭 工商业 电网等多元场景中实现智能化 标准化 可持续运行[7]
立足能源全景!果下科技用AI重构储能价值链冲击IPO
搜狐财经· 2025-08-04 14:58
行业增长态势 - 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2022年同比增长83.6% 2023年同比增长130.0% 2024年同比增长93.5% [1] - 预计2024年至2030年全球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复合年增长率达33.1% [1]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位列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企业 [1] - 公司于2025年4月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 [1] 技术战略体系 - 公司围绕"AI+储能"战略构建储能生态产品全栈技术体系 [3] - 技术能力覆盖设备级控制到系统级优化的完整闭环 [3] - 关键技术方向包括能量管理优化 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系统级安全架构 [3] 研发合作网络 - 公司与江南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联合研发机制 [3] - 设立数字与人工智能能源实验室推动技术融合 [3] 产品平台架构 - 自主研发"云-边-端"能源监管架构 [3] - 打造"Safe ESS"和"Hanchu iESS"双平台服务体系 [4] - 双平台支持国内外独立部署并适配各地法规要求 [4] 市场覆盖范围 - 产品覆盖家庭 工商业及电网级应用场景 [3] - 服务网络覆盖亚洲 欧洲 非洲和中东地区 [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3年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28% [4] - 已获百余项技术专利 [4] -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准独角兽企业等资质认证 [5] 商业模式创新 - 构建以数据驱动 智能调度 生态协同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5] - 提供智慧储能系统集成 数字能源运营服务和储能即服务(ESSaaS)等创新模式 [5] - 实现从产品交付到价值闭环的转型 [5] 服务能力建设 - 提供收益优化 远程运维 策略托管和安全风控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5] - 联合产业链头部企业推动供应链 服务链和创新链三链融合 [5]
新股前瞻|10亿营收撑起门面,果下科技的“AI+储能”叙事能奏效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19:40
行业趋势 - 全球储能系统装机容量从2019年的7.1GWh增长至2024年的174.9GWh,复合年增长率达89.8%,预计2030年将扩大至974GWh,复合年增长率33.1% [1] -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整合对电网稳定性提出挑战,储能成为关键解决方案 [1] 公司概况 - 果下科技为储能行业领先的基于平台技术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专注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 [2] - 公司业务分为智能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EPC服务业务,2024年智能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占比97.8%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从1.42亿元增至10.26亿元,但同期净利润仅从2427.7万元增至4911.9万元 [2] - 2024年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同比增幅高达601.9%,户储系统收入同比增加50% [5] - 2022-2024年毛利率从25.1%降至15.1%,主要受电芯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8][9] 业务结构 - 2024年大型储能系统及户储系统收入占比分别为76.6%和20.3%,工商业储能系统及其他储能系统收入占比萎缩 [3] - EPC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规模较小 [6] 地域分布 - 2022年欧洲市场收入占比超70%,2024年国内市场占比接近80%,欧洲、非洲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10.2%和9.7% [7][8] 技术优势 - 公司开发了AI优化的系统和工具如Safe ESS及Hanchu iESS,具备能源管理及预测分析功能 [10] - AI技术在推动公司市场领导地位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是首家基于AI技术开发无缝储能工业模型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10] 行业竞争 - 2024年全球拥有超300家储能系统供应商,前30家公司占据储能系统市场新增装机容量的90%以上 [13] - 锂离子储能系统电池价格2019-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3%,未来几年跌价趋势仍将延续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