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8只环交所碳中和ETF累计成交额达1118.58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0:01
碳中和ETF运行情况 - 8只环交所碳中和ETF发行三年来运行平稳,交易活跃 [1] - 截至2025年7月18日,8只ETF累计成交额1118.58亿元,日均成交额合计1.54亿元 [2] - 富国基金发行的双碳ETF日均成交额最高达0.43亿元,日均换手率超3%的ETF有4只 [5] 碳中和ETF产品结构 - 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挂钩基金产品共计22只,包含8只ETF、2只发起式基金和12只联接基金 [2] - 8只ETF均为场内交易型产品,由易方达、南方、富国等8家基金管理人发行 [4] - 2022年7月总发行规模超过160亿元,同年10月华安基金发行了发起式指数基金 [5] 碳中和指数特点 - 指数涵盖"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两大领域,样本企业直接参与清洁能源、储能等技术研发 [5] - 权重集中于工业、原材料、公用事业行业,合计占比86.7% [10] - 指数样本行业多元化,纳入了火电、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碳减排龙头 [8] 碳中和基金投资效果 - 8只ETF对标的指数样本股配置比例均超过97%,高于同类平均水平 [6] - 指数样本股碳排放强度较行业平均水平显著下降,2016-2024年间年均下降32.87% [6] - 2024年较2016年样本平均碳强度累计下降32.76% [6] 碳中和基金市场影响 - 累计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超25万户,吸引大量投资者关注碳中和主题产品 [6] - 已有3只ETF产品纳入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机制 [5] - 基金规模增长可强化碳市场纳管企业或碳减排技术供应商的减排动力 [8]
7月机构最新调研动向曝光!
证券时报· 2025-08-01 19:21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A股市场整体上行,上证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涨,当月累计涨幅达3.74%,涨幅较6月和5月进一步扩大[4] - 市场活跃度较高,机构调研热度维持,当月合计逾700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1][5] 机构调研重点公司及行业 - 冰轮环境7月接受机构调研次数超10次,涉及公募基金、券商、私募等多类机构,调研形式包括电话会议和路演活动[6] - 公司在海洋经济领域布局广泛,产品包括船舶制冷系统、船海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等,并为超深水科考船"梦想"号提供设备[6][7] - 北方稀土调研次数同样超10次,公司预计稀土下游需求将保持10%增速,风电、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为增长主要驱动力[8] - 大族激光获外资机构密集调研(如摩根士丹利、UBS等),公司正扩充东南亚团队以应对供应链多元化趋势[9] - 其他高频调研公司包括威力传动、中国重汽、亚普股份等,行业集中在汽车、机械设备、电子和电力设备[10] 热门股调研动态 - 新易盛7月16日获超100家机构调研,公司800G产品出货量持续提升,近三年股价最大涨幅超10倍[12] - 胜宏科技获摩根士丹利基金等外资调研,近三年股价涨幅亦超10倍[12] - 长盛轴承、招金黄金等近年涨幅超10倍的个股同样被机构关注[13]
派瑞氢能/鹭岛氢能拟中标国家能源集团混联制氢项目
势银能链· 2025-08-01 11:03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招标项目 - 项目目标为开发适应宽功率波动的低成本、高可靠、大容量ALK-PEM混联制氢系统,突破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技术瓶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 - 标段1招标范围包括3套额定1000Nm³/h的碱性-质子交换膜混联制氢系统及备品备件,每套设备包含800Nm³/h ALK电解槽、200Nm³/h PEM电解槽及相关辅助设备 [3][4] - 标段1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派瑞氢能,报价5406.3万元,第二候选人为长春绿动,报价4494万元 [5] - 标段2招标范围包括2套额定1000Nm³/h的碱性-质子交换膜混联制氢系统及备品备件,设备配置与标段1相同 [5] - 标段2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鹭岛氢能,报价3560万元,第二候选人为阳光氢能,报价2232万元 [6] 氢能行业动态 -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国重1.1项目示范工程25MW混联模组采购公开招标,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 [2] - 该项目将研究ALK-PEM混联制氢系统,提升创新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绿氢的规模化应用 [2] - 势银(TrendBank)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提供氢能产业相关的研究、数据、咨询等服务 [11]
长江电力发电量增加半年赚129.84亿 上市后派现2072.7亿分红率64.94%
长江商报· 2025-08-01 07:48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87亿元,同比增长5.02% [1][2] - 归母净利润129.84亿元,同比增幅达14.22% [1][2] - 扣非净利润131.18亿元,同比增长15.37% [1][2] - 净利润增速远超营业收入,反映出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创出半年度历史新高 [2] 发电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1266.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1% [1][3] - 第二季度总发电量约689.7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1.63% [3] - 业绩增长主要系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同比增加所致 [3] 业务布局 - 主要从事水力发电、抽水蓄能、智慧综合能源、新能源、投融资和配售电等业务 [2] - 经营区域覆盖中国、秘鲁、巴西、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 [2] - 水电总装机容量7179.5万千瓦,其中国内水电装机716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16.45% [2] 投资与财务 - 2021年至2024年投资净收益分别为54.26亿元、46亿元、47.50亿元、52.58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投资净收益为9.07亿元 [4] - 2024年财务费用111.31亿元,同比减少14.29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财务费用24.81亿元,同比减少3.72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连续三个季度改善,从2024年二季度末的64.32%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59.65% [5] 分红情况 - 2022年至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200.92亿元、200.64亿元、230.74亿元 [1][5] - 连续三年分红金额超200亿元,2024年分红金额创历史新高 [5]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2072.7亿元,分红率达64.94% [1][5] 新能源发展 - 积极推进"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 [4] - 江苏如东二期100兆瓦/2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成功并网 [4] - 金下"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稳步实施 [4]
安纳达2025年中报:业绩下滑显著,现金流及应收账款风险需关注
证券之星· 2025-08-01 06:13
经营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为8 76亿元 同比下降10 51% 归母净利润为-2626 78万元 同比下降158 08% 扣非净利润为-2813 99万元 同比下降163 19%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为4 02亿元 同比下降21 4% 归母净利润为-1600 85万元 同比下降159 94% [2] 盈利能力分析 - 公司毛利率为0 33% 同比减少95 43% 净利率为-4 28% 同比减少240 42%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减弱 [3] - 钛白粉产品毛利率为3 05% 磷酸铁产品毛利率为-6 23% 磷酸铁产品出现亏损 [3] 成本与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总计为1940 95万元 三费占营收比为2 22% 同比增加98 63% [4] - 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和利息收入减少 [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 51元 同比增加38 17% 但仍为负值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不足 [5] - 货币资金为3 71亿元 同比增加9 69% 应收账款为2 94亿元 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2612 42% 回收风险较大 [5] 主营业务构成 - 钛白粉产品收入为5 75亿元 占总收入65 61% 毛利率3 05% [6] - 磷酸铁产品收入为2 68亿元 占总收入30 65% 毛利率-6 23% [6] - 其他业务收入为3276 26万元 占总收入3 74% 毛利率6 43% [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钛白粉行业受房地产需求疲软影响 市场需求收窄 2025年上半年价格先涨后跌 [7] - 磷酸铁行业受益于"碳达峰 碳中和"政策 需求旺盛但竞争激烈 价格处于低位 [7] 总结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不佳 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现金流和应收账款风险需关注 [8] - 公司需优化成本结构 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挑战 [8]
德国加大投资重振“欧洲经济发动机”
经济日报· 2025-08-01 05:45
德国经济现状与挑战 -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经济萎缩,2025年预计陷入停滞 [1] - 面临能源价格高企、供应链波动、数字化转型滞后、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 [1]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如美欧贸易紧张、俄乌冲突)加剧经济复苏难度 [1] "为德国制造"倡议核心内容 - 德国政府联合61家顶尖企业推出6310亿欧元投资计划(2025-2028年),覆盖五大领域 [1][2] - 数字化与工业4.0:推动人工智能、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应用 [1] - 能源转型:支持风能、太阳能、氢能项目以实现2050碳中和目标 [1] - 基础设施升级:现代化交通网络、物流设施及数字基建 [1] - 医疗与生命科学:加强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研发生产 [1] - 中小企业支持:通过金融和技术手段巩固"隐形冠军"优势 [1] 企业参与与行业影响 - 西门子、大众、巴斯夫等61家企业参与,涵盖汽车、机械、化工等核心行业 [2] - 德意志银行CEO称投资将"为德国经济注入新活力",西门子CEO强调"保持技术领先"目标 [2] - 2024年德国吸引1724个外国投资项目,金额达232亿欧元,显示外资信心 [2] 政策与国际环境关联 - 默茨政府同步推进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简化行政审批等改革 [1] - 美欧贸易协议达成后,德国将面临15%对美出口关税,默茨警告"严重损失" [3][4] - 政府试图通过国内投资减少外部依赖,强化欧洲内部协作(如法英德领导人会谈) [2] 执行挑战与争议 - 部分投资为企业既有规划,新增规模及细节未明确 [3] - 企业界要求加速改革(如简政放权、税收优惠),批评官僚主义束缚 [3] - 宪法"债务刹车"限制财政赤字,大规模投资可能引发财政纪律争论 [4]
联科科技: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取得ISCC PLUS认证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00:40
ISCC PLUS认证情况 - 联科科技及全资子公司联科贸易取得由SGS Germany GmbH颁发的ISCC PLUS认证证书 [1] - 联科科技认证种类为特种化学品工厂 证书有效期2025年6月19日至2026年6月18日 编号ISCC-PLUS-Cert-DE100-26629125 [1] - 联科贸易认证种类为贸易商 证书有效期2025年6月26日至2026年6月25日 编号ISCC-PLUS-Cert-DE100-26630125 [1] ISCC认证体系价值 - ISCC是唯一同时满足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和《燃料质量指令》的全球性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 [1] - 通过认证后企业可向欧洲销售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燃料产品 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生物圈 [1] 认证对公司业务影响 - 证明公司产品全生命周期符合国际环保标准 有利于突破贸易壁垒 [2] -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促进与国际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 公司此前已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及多项省级循环经济奖项 包括山东省循环经济创新科技重大成果奖等 [2]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 持续通过工艺改进强化节能降耗规划 践行绿色生产使命 [2] - 积极响应碳中和目标 推动产品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2]
《洞见ESG》7月刊 :全国碳市场开启四周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1:26
全国碳市场发展 - 全国碳市场运行四周年,成交额超466亿元,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预计重点排放单位达3700家,覆盖排放量约80亿吨[2][3][6]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首批CCER正式签发,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实质进展[3][6] - 钢铁行业作为新纳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路径待明晰[2] 绿色政策与制度 - 三部门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将绿色贸易与消费纳入支持范围,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3] - 国家能源局明确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电解铝行业首迎强制绿电消费考核[3] - 三个经济大省试点分布式绿证核发,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唯一证明,制度体系已基本完善[2][3] 能源与电力转型 -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4] - 中国气象局与能源电力部门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发布6期《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周报》,应对高温天气对电力保供的影响[2] 行业ESG实践 - 中国90%大型银行完整披露自身运营碳排放,中小银行跟进[4] - 新茶饮企业ESG披露参差不齐,食品安全与合规管理问题频发,需将ESG纳入战略[5] - 白酒行业加速转向海外市场,"茅五洋"投入10亿元布局环保,借ESG拓展国际业务[6] 国际合作与目标 - 中国与欧盟发表联合声明,计划在COP30前提交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s),覆盖全经济范围及所有温室气体[4] - 东盟能源脱碳借鉴中国经验,该地区人口超6亿,GDP约3.8万亿美元,能源需求持续上升[6] 转型金融与投资 - 绿色投资集中于可再生能源领域,传统高碳行业转型项目面临融资瓶颈,转型金融成为全球焦点[7] - 银行需把握NDC对转型金融的催化机遇,解决资金供需错配问题[7]
港华智慧能源(01083):城燃业务扎实稳健,可再生能源打造增长极
天风证券· 2025-07-31 19:08
港股公司报告 | 首次覆盖报告 港华智慧能源(01083) 证券研究报告 城燃业务扎实稳健,可再生能源打造增长极 中华煤气旗下大型城燃公司,领先布局智慧能源 港华智慧能源致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清洁能源方案,于内地营运城市管 道燃气及建设燃气管网,并积极拓展智慧能源系统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 发电、数码化能源管理服务及碳管理服务等。公司前身为港华燃气,控股 股东为香港中华煤气。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成立于 1862 年,是中国香港 首家公用事业机构及全球最具规模的能源供应商之一,企业管理和营运均 达到世界级水平。 营收规模稳中有进,24 年核心利润超预期 公司营收规模不断扩张,24 年核心利润大幅提升。公司近年来营收增长明 显,从 2020 年的 128.5 亿港币增长到了 213.1 亿港元,CAGR 达到 13.5%。 归母净利润在 2024 年创下近五年新高,达到 16.06 亿,较 23 年增加 0.31 亿。核心利润上升 34.5%至 16.01 亿港元(以人民币计算,上升 37.2%)。 从结构上看,管道天然气销售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 年占总 营收比例达到 80%。 城燃行业销气量增速趋 ...
波司登(3998.HK):发布ESG报告 高分红具备吸引力
格隆汇· 2025-07-31 11:41
7 月28 日波司登公布2024/25 年年度报告及ESG 报告:公司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收入同比+11.6%至 259.0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4.3%至35.1亿元,核心业务稳定增长,品牌羽绒服/OEM/女装/多元化服 装业务分别同比+11.0/+26.4/-20.6/+2.8%至216.7/33.7/6.5/2.1 亿元。此外,公司宣派期末股息每股0.22 港 元,全年派息率维持在80%+的较高水平。我们看好公司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赛道,以创新和时尚设 计双轨驱动羽绒服收入增长,渠道精细化管理持续提质增效,同时高分红具备吸引力,维持"买入"评 级。 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樊俊豪/杨耀 FY25 ESG 评级领先行业,驱动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转型波司登FY25 继「1+3+X」ESG 战略框架后, 提出一个平台、六个议题、十三个专项为ESG 战略支柱,围绕"自然向好"、"产品先驱"、"以人为本"三 大主题,驱动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转型。2025 年1 月24 日,MSCI上调波司登的ESG 评级从A 级至AA 级,位列中国纺织服装业领先水平。 FY25 波司登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