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包裹量增长4.9%,达到24亿件,市场份额扩大0.3个百分点至18.9% [14] - 总收入下降14.4%,至39.2亿元人民币 [14] - 核心快递业务ASP下降0.37元人民币或19.4% [14] - 毛利润下降35.3%,至8.1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下降6.6个百分点至20.9% [14] - 单位运输成本下降0.15元人民币至0.55元人民币,单位分拣成本增加0.02元人民币至0.41元人民币 [15] - SG&A整体下降0.4%,剔除股份支付薪酬成本后,人员成本下降5.8% [15] - 剔除SBC后的运营收入下降39.1%,相关利润率下降6.6个百分点 [16] - 本季度运营现金流为1.77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333亿元人民币 [16] - 本季度资本支出为17.3亿元人民币,预计全年资本支出计划在60亿至80亿元人民币之间 [16] - EBITDA为12亿元人民币,下降21%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快递业务ASP下降0.37元人民币或19.4%,其中约0.32元人民币为批量激励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3月行业包裹量增长恢复至23%,4月进一步提高至32%,快于去年 [5] - 一季度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最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近20%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核心战略是加速包裹量增长,抓住竞争领先地位,通过总部和省级总部的协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7] - 设定未来三个季度的包裹量目标,并将目标分配到各级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激励政策 [7] - 扩大高容量车辆,优化发动机与拖车比例,改善供应商组合,减少第三方运输的使用 [8] - 利用强大的现金储备和多元化的融资潜力,缓解流动性压力,帮助有市场潜力的网络合作伙伴进行资本支出融资 [9] - 鼓励网络合作伙伴获取建立最后一公里能力的先发资源,增加对一线人员的赋能 [9] - 加强中央质量监测和控制机制,从以KPI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注重标准化运营和流程的管理方法 [10] - 构建一个集成业务运营、财务管理和数据分析的数字工作空间,支持决策、流程监控和及时应用 [10] - 未来将通过整合资源和创新来扩展能力,使产品和服务多样化,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12] - 未来将不仅仅是一家快递公司,还将发展相邻和创新业务,最终转变为一个具有平等优势的平台 [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受到全球疫情影响,但公司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5] - 快递行业作为支持社会稳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政策支持下提前恢复正常运营 [5] - 疫情期间,消费支出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快递行业迅速响应提供物流支持 [7] - 尽管疫情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11] - 公司对中国国内经济复苏发展持乐观态度,有信心实现全年收入和利润的正增长 [17] 其他重要信息 - 截至2020年3月,中国有超过9亿互联网用户,其中超过7亿是网购用户 [11] - 新的营销方式,如直播和虚拟社区批发,正在兴起 [11] - 5月上半月公司日包裹量达到创纪录的5000多万件 [29] - 目前40%的包裹通过“非面对面上门”交付,其中约5% - 6%通过取件箱交付 [32] - 自2018年底以来,公司与菜鸟合作建立了超过8700个菜鸟品牌的站点,并建立了近28000个中通运营的站点 [3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电商增长强劲,是否需要改变之前的竞争策略?全年非GAAP利润指引为何保守? - 第二季度市场有所复苏,但价格竞争加剧,公司有责任确保现有包裹量,并专注于核心策略以获取更多增量价值,价格仍需密切关注 [20] - 利润指引是基于整体经济前景和弥补第一季度差距的考虑,同时市场竞争加剧存在不确定性,需要留出应对空间,公司的重点是加速市场份额增长 [21][22] 问题2: 如何看待申通、圆通和京东等新进入者进入传送带系统市场的情况? - 中国快递物流市场需要众多参与者,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自身能力和竞争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和最佳质量的服务 [24] 问题3: 未来单位成本是否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4月和5月上半月业务包裹量的同比增长情况如何? - 公司一直注重成本控制,未来仍有提高生产率的空间,包括增加自有车辆购买、利用规模效应和推进自动化等 [26][27] - 4月和5月电商增长趋势积极,同比分别增长23%和32%,5月的增长可能更快,公司将跟随或超越这一趋势 [28] 问题4: 如何看待5月上半月日包裹量创纪录以及参与不同购物节的趋势? - 公司对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持乐观态度,行业有望实现全年18%的增长目标,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在线促销活动,目前最佳效率包裹量水平为每天6000万至6500万件 [30] 问题5: 如何评价最后一公里站点的当前进展? - 目前40%的包裹通过“非面对面上门”交付,其中约5% - 6%通过取件箱交付,这种服务形式有助于应对成本上升和包裹量增加 [32] - 自2018年底以来,公司与菜鸟合作建立了超过8700个菜鸟品牌的站点,并建立了近28000个中通运营的站点,这有助于应对成本上升并与最后一公里消费者建立联系 [33] - 蜂巢箱的收费结构是在消费者、企业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人员之间寻求平衡,目前公司的站点不收取费用,未来将达成平衡 [34]
ZTO EXPRESS(ZTO) - 2020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