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udential(PRU)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税前调整后营业收入为16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3.17美元,可变投资收益带来积极影响,超过了新冠疫情导致的净死亡率影响 [16] -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拥有36亿美元高流动性资产,第二季度已收到超40亿美元剥离业务所得款项 [12] - 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成本节约1.7亿美元,自2019年以来累计实现成本节约6.8亿美元,目标是到2023年底实现7.5亿美元成本节约 [12] - 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基线为2.75美元,排除特定项目后为2.91美元,较近期季度略有下降 [27] - 由于利率上升,不再预计投资组合再投资会导致净投资收入减少;调整后营业收入对市场的敏感度将每年降低约20%;预计第二季度出售遗留可变年金业务将实现收益 [28] - 由于新的外国税收抵免法规,预计2022年有效税率在21% - 23%之间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PGIM业务 - 第一季度第三方净流出43亿美元,机构固定收益和房地产带来净流入,但被零售共同基金投资者因利率上升和通胀预期调整投资组合导致的流出所抵消 [18] - 资产管理费同比增长2%,得益于第三方资金流入和向高费率策略的转变,但受利率上升影响 [19] - 另类投资和私人信贷业务管理资产约240亿美元,第一季度在房地产和私人信贷领域部署近10亿美元资本,同比增长20% [20] 美国业务 - 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12%,主要得益于净投资利差扩大、承保改善和费用降低,但遗留可变年金业务的费用收入下降部分抵消了这些增长 [17] - 第一季度FlexGuard和FlexGuard Income产品销售额达14亿美元,占个人年金总销售额的90%以上 [21] - 个人寿险业务中,可变寿险产品占本季度销售额的约70%;成功完成Individual Life Express terms产品全国推广,并推出最终费用产品 [22] - 退休业务推动本季度养老金风险转移销售额达7亿美元;团体保险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5%,主要受补充健康保险销售增长推动 [22] 国际业务 - 收益下降8%,主要由于净投资结果不佳、承保结果不理想和合资企业投资收益降低,业务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些下降 [17] - 在日本,公司在2022年J.D. Power寿险客户满意度调查中三个类别均排名第一 [23] - 在巴西推出新的意外险和健康险产品,并在拉丁美洲扩展健康平台;宣布收购Alexander Forbes少数股权,扩大在非洲的业务 [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固定收益共同基金行业第一季度面临挑战,PGIM零售业务受影响出现46亿美元流出 [34] - 养老金风险转移市场第一季度行业规模约53亿美元,公司完成两笔交易,销售额达7亿美元,预计全年行业规模约400亿美元 [5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转型为高增长、低市场敏感度和更灵活的公司,通过剥离业务、战略收购和成本节约计划来实现这一目标 [8] - 完成全服务退休业务剥离和遗留可变年金业务大部分出售,降低业务市场敏感度约20%,并专注于高增长机会,如战略并购、资产管理和新兴市场 [9] - 同意收购南非Alexander Forbes少数股权,扩大在重要战略市场的业务 [10] - 持续投资于业务,以提升客户体验和扩大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10] - 公司计划继续投资于增长型业务和市场,提供行业领先的客户体验,并创造下一代金融解决方案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转型计划的进展感到满意,强大的资产负债表为战略执行提供支持,有助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投资、保险和退休保障服务 [9] - 虽然近期利率上升对零售固定收益行业造成压力,但从长期来看,稳定的高利率环境对固定收益业务有利,公司有信心凭借产品、策略、投资表现和分销能力取得成功 [35] - 公司在日本业务的收入大多以美元计价,且有有效的套期保值计划,日元走弱对业务的财务影响有限;从产品需求来看,虽短期内货币波动可能影响购买价格和退保率,但总体上对公司有利 [38][40] - 养老金风险转移市场因资金状况改善、利率上升和市场环境波动而有望在今年表现强劲,公司将有选择地参与并实现增长 [5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采用混合工作模式,将减少美国总部约50%的办公物业,并对60万平方英尺办公空间进行重新设计,以支持协作和混合工作 [14] - 公司致力于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房地产和混合工作策略是实现该目标的因素之一 [15] - 公司为支持乌克兰战争受影响人群提供财务援助,并剥离了投资组合中的俄罗斯金融资产 [13][1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请详细说明PGIM本季度资金流动的驱动因素,以及利率上升对零售和机构客户固定收益需求的影响 - 第一季度PGIM净流出43亿美元,零售业务流出46亿美元,主要是零售投资者调整固定收益投资组合;机构业务流入3亿美元,来自公共固定收益和房地产投资。长期来看,PGIM过去19年中有18年实现第三方资金净流入。短期内零售固定收益行业可能面临压力,但长期高利率环境对固定收益业务有利,公司对PGIM长期表现有信心 [34][35] 问题2:日元走弱对日本业务的盈利、资本和外币产品需求有何影响,以及日本业务盈利中日元占比 - 公司在日本业务的大部分储备和资产以美元计价,费用以日元计价,收入大多为美元计价,且有有效的套期保值计划。从产品需求来看,高美国利率对需求有利,但短期内货币波动可能使购买价格上升,银行渠道退保率可能略有上升,但总体对公司有利 [38][40] 问题3:本季度控股公司现金和整体资本生成情况如何,如何解释控股公司现金余额与资金流入的差异,以及未来资本生成情况 - 本季度初发行10亿美元混合债务,用于提前为即将到期或可赎回的债务融资;控股公司流动资产因时间因素波动,通常在30 - 50亿美元目标范围内;第一季度子公司股息和现金流较低,且向百慕大新再保险子公司注资8亿美元;4月已收到40亿美元出售业务所得款项 [43][44] 问题4:公司提高增长业务盈利贡献至30%以上的计划是否仍在推进,是否需要除战略并购之外的其他措施 - 公司通过过去一年的四次收购和近期的两次重大剥离业务,在分子和分母两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并将继续执行该战略,有紧迫感并会持续推进 [49] 问题5:40亿美元出售业务所得款项的使用时间框架如何,会用于哪些方面 - 公司会审慎管理资本,继续评估战略收购机会;若无法找到合适机会,将向股东返还资本,但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51] 问题6: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个人年金业务在当前利率上升和股市下跌环境下的表现如何 - 公司业务资本充足、储备充分,且有高效的套期保值计划,能有效减轻市场影响,本季度该计划持续有效 [53] 问题7:团体残疾和团体人寿保险费用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行政费用改善在成本节约计划和处理新冠理赔之间如何分配 - 本季度行政费用率为15.6%,较第四季度改善近4%,与去年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第四季度受一次性薪酬费用影响有所上升。费用节约主要归因于整体成本节约工作,业务事件和严重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行政费用率今年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56] 问题8:利率上升如何影响与潜在对手方关于养老金风险转移业务的沟通 - 养老金风险转移业务交易性强,第一季度行业规模约53亿美元,公司完成两笔交易,销售额达7亿美元。预计今年行业规模约400亿美元,资金状况改善、利率上升和市场环境波动将促使赞助商更愿意进行交易,市场竞争加剧,但公司会有选择地参与并实现增长 [58] 问题9:考虑到10年期利率接近3%且可能继续上升,公司对利率敏感业务的容忍度是否改变,是否考虑增加利差型业务比例 - 利率上升对行业和公司有利,公司希望拥有在市场周期中对市场敏感度较低的业务和产品组合,以平衡股东和客户价值。公司每年会更新假设,考虑长期利率、通胀、死亡率等因素,目前正在评估新的行业研究对美国寿险业务假设的影响 [61][64] 问题10:不利的外汇影响是否改变公司通过并购增加国际业务的看法 - 公司寻求建立多元化的新兴市场业务组合,当地货币贬值被视为改善美元收购经济性的机会,但会在估值中考虑货币风险,总体认为是积极因素 [66] 问题11:百慕大新成立的再保险实体用于何种业务,是再保险流量业务还是存量业务 - 初期用于对部分有效业务进行再保险,未来会积累经验并考虑流量业务策略 [68] 问题12:遗留年金业务交易完成后,如何预计其盈利流失情况,新产品增长能否抵消这一影响 - 公司不再发行传统可变年金,业务正在流失,出售约20%的业务后,预计每季度流失约30亿美元,每年约120 - 150亿美元,约8%的流失率,长期来看将接近降低传统可变年金收入的目标 [71] 问题13:在精算审查中提到的通胀影响,主要涉及哪些业务,如何考虑其敏感性 - 通胀影响在长期护理业务中最为相关,公司已将通胀因素纳入储备,包括近期和长期通胀,总体认为该影响可控 [73] 问题14:第四季度对Assurance IQ进行商誉减值,本季度未再计提,而同行估值进一步下降,原因是什么 - 第四季度的减值与当时的环境相关,本季度对保险商誉和Assurance IQ进行了定性评估,无需进一步减值 [76] 问题15:本季度团体残疾损失率表现强劲,能否详细说明并预测其未来趋势 - 本季度残疾业务受益率为73.4%,是2018年以来最好水平。短期残疾业务仍受新冠理赔影响,导致行政费用率上升;长期残疾业务事件和严重程度开始下降,理赔团队解决情况良好,低失业率和工资通胀促使索赔人重返工作岗位,公司对理赔团队表现满意,看到环境改善的开端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