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QFIN(QFIN) - 2020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QFINQFIN(US:QFIN)2020-11-20 16:4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贷款发放额达660亿人民币,环比增长12% [6] - 未偿还贷款余额从上个季度的785亿人民币增至842亿人民币,增长7.3% [6] - 总收入为37亿人民币,较上季度增长10.9% [6] - 非GAAP净利润为12.9亿人民币,较上季度增长36.7% [6] - 第三季度总净收入达37亿人民币,二季度为33.4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5.8亿人民币 [20] - 信贷驱动服务收入为29.6亿人民币,二季度为30.8亿人民币,三季度平均利率为25.9%,二季度为27.2% [20] - 平台服务收入为7.48亿人民币,二季度为2.59亿人民币 [21] - 总运营费用(不包括拨备)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33%,三季度每位获批信贷额度用户的平均客户获取成本为172元,略高于二季度的167元 [22] - 非GAAP净利润为12.9亿人民币,二季度为9.42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7.56亿人民币 [23] - 杠杆率从二季度的8.3倍降至7.4倍,一季度为9.5倍 [24] - 拨备覆盖率在三季度反弹至436%,二季度为321%,一季度为400% [25] - 非受限现金余额在三季度达到创纪录的约48亿人民币,三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79亿人民币 [26] - 预计四季度贷款发放量在640 - 660亿人民币之间,全年贷款发放指导量为2420 - 2440亿人民币,此前指导量为2000 - 2200亿人民币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信贷驱动服务收入环比下降,主要因三季度后期降低平均利率导致获客率下降 [20] - 平台服务收入环比大幅增长,因资产质量改善,相关会计费用在三季度冲回,且潜在获客率也有所提高 [21] - 资本轻资产和其他科技赋能模式在三季度贷款发放总额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至约28%,公司有信心年底达到35% - 40%的目标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三季度新增约157万获批信贷额度的新用户,与上季度相近 [8] - 越来越多的2C平台采用公司的ICE解决方案,本季度共有16个平台采用,另有10个正在洽谈中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长期战略是推进资本轻资产模式,本季度在提供更多科技赋能的SaaS解决方案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已与15家机构建立合作,另有超50家在洽谈中 [10] - 除消费金融核心业务外,公司将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新业务机会,公司可通过关联方获得银行牌照,已建立超1000人的线下销售网络,且现有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主 [16][17] - 行业监管加强,公司认为监管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新规则对公司贷款发放业务影响较小,且可能使部分领先企业缩减业务,为公司带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机会 [13][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2020年前三季度面临宏观经济、金融科技行业和运营等多方面挑战,但公司成功通过多次压力测试,表现出色 [18] - 对于2020年剩余时间,公司将继续实施审慎的业务战略,进一步探索新业务计划,有信心超越年初设定的关键运营目标 [18] - 预计明年业务将持续改善,新举措的成效将显现,与关联方在KCB的协同效应和共同开发的产品将加速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也将取得进展 [3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资产质量接近历史最佳水平,一季度逾期率降至创纪录的5.3%,七天逾期率降至0.8%,M1回收率升至约90% [11] - 监管机构近期发布多项与金融科技行业相关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公司认为监管旨在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12][1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新的在线小额贷款牌照,是否有与其他方联合申请的计划,以及是否预计贷款促成监管会进一步收紧及时间线 - 公司主要使用其他资金来源,而非小额贷款牌照,长期目标是不依赖该牌照,且公司有银行牌照,增加注册资本更便捷 [31] - 监管机构发布的通知表明其认可贷款促成业务,从长期看,监管并非收紧该业务,而是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传统银行与贷款促成平台是互补协作关系 [32] 问题2: ICE模式合作在贷款量中的占比及前景如何 - 新获客方面,API模式(嵌入式金融科技模式)约占20% - 30%,且客户获取仍有增长势头 [34] - 从贷款量角度,新模式仅贡献约2% - 3% [36] 问题3: 三季度新增借款人数量环比持平,贷款量增长是否主要由给予现有借款人更大额度驱动,能否分享三季度借款人平均额度;四季度指导仅显示贷款量环比持平的原因,以及明年贷款发放的前景 - 三季度贷款发放中现有客户贡献更大,额度与上季度相比相对稳定 [38] - 四季度贷款量环比持平,一是因为四季度通常有季节性因素,二是公司采取审慎态度,对疫情和宏观条件保持警惕 [38] - 明年业务有望持续改善,新举措成效将显现,与关联方在KCB的协同效应和共同开发的产品将加速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也将取得进展 [38] - 现有客户贷款贡献中,45%来自交叉销售产品增加客户活跃度和留存率,25%来自运营效率提升,其余来自额度和信贷额度增加,本月额度相对稳定,约为5300 - 5400元 [40] 问题4: 中小企业贷款是否主要通过与金城银行的合作发放,与金城银行合作的进展及对明年的预期贡献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包括现有用户中的中小企业主、企业SaaS服务公司和线下渠道 [41] - 与金城银行的合作在资金方面取得进展,能接触到优质客户,可合法获取税务数据用于风险管理,双方正在共同开发税务债务产品 [41] 问题5: 三季度平台服务获客率提高的原因及未来趋势,以及三季度APR水平和资金成本情况及未来季度的指导 - 三季度资金成本较二季度略有下降,平均在7% - 7.1%之间,二季度为7.2%;三季度平均利率为25.9%,二季度为27.2%,下降主要因9月起根据最高法院利率上限裁决调整产品定价 [44] - 三季度资本轻资产模式获客率显著高于二季度,主要因二季度一批资产预计违约率超过与合作伙伴设定的基准,获客率相应降低,三季度该批资产实际损失好于预期,违约率低于基准,二季度的会计费用在三季度冲回 [45][46] - 剔除这些因素后,资本轻资产模式核心获客率三季度较二季度略有改善 [46] - 预计四季度资本轻资产模式获客率将持平或略有下降,因宏观经济持续改善,预计不会有资产超过基准,且9月起整体定价有所下降 [48] 问题6: APR下降的原因,是否与资金合作伙伴压力或市场有关,Q4是否会稳定;与陆金所的小额金融贷款促成业务模式相比,客户获取成本、风险管理系统和担保模式是否会有类似模式 - Q3 APR下降主要是公司主动降低以完全符合监管要求,Q4将保持稳定 [50] - 市场上有两种成功的中小企业贷款客户获取策略,公司采用不同策略,客户获取成本会有所不同 [50] - 公司与资金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厚合作,已将中小企业贷款推进至无担保的资本轻资产模式 [51] - 公司历史上有中小企业客户,根据不同数据源可提供不同信贷额度,风险表现比总资产平均水平低约20%,期限为17 - 18个月,与3 - 6个月期限无根本差异,风险管理机制适用于该客户群体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