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35%,达到65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870万美元,主要受批发和门店渠道增长推动 [26][43] - Q1毛利率为35.2%,较去年同期的40.1%下降488个基点,主要因咖啡和即饮咖啡成本增加、产品组合变化以及运费上升 [50] - Q1运营费用约增长103%,达到38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920万美元,主要是营销、薪资福利和G&A费用增加 [52] - 2022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68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30万美元,主要因运营费用增加 [56] - 重申2022年营收展望为3.15亿美元,预计Q2毛利率和调整后EBITDA与Q1相似,下半年将逐步改善,目标是2022年调整后EBITDA转正 [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D2C) - 第一季度营收为3830万美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主要因去年同期消费者需求异常高 [27][44] - 咖啡俱乐部订阅用户从2021年Q1的26.58万增长11%至29.59万,较2021年Q4的28.7万增长3%,月流失率低于4% [27] 批发业务 - 营收从2021年Q1的940万美元增长135%至2200万美元,较2021年Q4增长28%,主要由即饮咖啡产品增长和批发合作伙伴拓展推动 [28][45] - 即饮咖啡产品在第一季度末已覆盖超过4.7万个销售点,四个SKU在便利店和食品、药品及大众渠道均排名前25 [28][45] 门店业务 - 营收从2021年Q1的110万美元增长397%至550万美元,较2021年Q4增长9.8%,主要因公司自营门店数量增加 [29][47] - 第一季度末有9家公司自营门店,2022年目标是开设15 - 20家新的公司自营门店 [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咖啡市场规模超过450亿美元,公司可服务的潜在市场约为280亿美元,包括超过1亿与公司品牌价值观相符的消费者,2022年营收指引3.15亿美元,约占可服务潜在市场的1% [24] - 即饮咖啡市场规模为40亿美元,公司在不到24个月内成为该类别前四大品牌 [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战略投资 - 产能方面,增加即饮咖啡产品线的两家新供应商,扩大烘焙产能,在田纳西州曼彻斯特的咖啡烘焙厂进行一项为期多年、价值3000万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以提高产能和自动化程度 [12][36] - 人才方面,本季度新增两位关键战略高级领导,新首席零售官Heath Nielsen和新首席技术官Chris Clark,两人均为退伍军人,公司致力于招聘1万名退伍军人 [13][14] 品牌建设 - 将营销重点从付费媒体转向自有媒体,投资于网红、品牌大使、播客和体育领域,调整营销和品牌部门,实现更高效的沟通与协作 [16] - 引入新的品牌大使,如Travis Pastrana和BJ Baldwin,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18][19] 渠道拓展 - 扩大与沃尔玛的即饮咖啡分销合作,从约400家门店的试点项目扩展到超过3500家门店的全四个SKU分销 [20] - 考虑拓展食品、药品及大众渠道的业务,包括销售袋装咖啡和K杯咖啡 [35] 门店业务优化 - 推出新的冷饮菜单,改进食品菜单,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利润率 [38] - 调整门店开发策略,从主要改造转向尽可能建设全新原型店,预计第二季度起60%的新门店为重新设计的原型店 [29] 应对通胀 - 与国际运营咨询公司合作开展一系列生产力项目,提高效率和利润率 [39] - 已在多个领域提价,包括核心咖啡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运费和门店饮品价格,即饮咖啡定价将于6月生效,并评估其他产品的定价行动 [39][40] 行业竞争 - 作为使命驱动的生活方式品牌,拥有热情忠诚的客户群体,净推荐值达78,领先于行业 [24] - 采用强大且经过验证的全渠道战略,通过直接面向消费者、门店和批发三个主要渠道实现增长,形成独特的全渠道飞轮模式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尽管面临通胀压力,但凭借使命驱动的品牌定位、庞大的市场机会和全渠道战略,有信心实现可持续增长 [24][25] - 预计第二季度毛利率和调整后EBITDA与第一季度相似,下半年随着定价行动和生产力举措的实施将逐步改善,目标是2022年调整后EBITDA转正 [58] - 对即饮咖啡业务的增长前景充满信心,预计新的产能将在下半年带来收益,并有望超越2022年底7.5万个销售点的目标 [31][33] - 门店业务将继续扩张,预计2022年开设15 - 20家新的公司自营门店,2023年目标为30家门店 [29][6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SPAC合并后,第一季度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了与盈利、认股权证和衍生负债公允价值相关的负债,这些项目自第二季度起将分类为股权,不再影响损益表 [5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为何推动2022年实现正EBITDA,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有何显著变化? - 公司预计Q2毛利率和调整后EBITDA与Q1相似,下半年实现正调整后EBITDA主要依靠门店和批发业务(尤其是即饮咖啡)的持续增长、定价行动的实施以及生产力举措的推进 [61][62] 问题2:已采取的定价行动是否遇到价格阻力,2023年公司自营门店的开发计划如何? - 目前在各个渠道采取的定价行动未遇到明显阻力,如门店饮品提价8%、袋装和盒装咖啡提价超10%,以及在亚马逊和官网的咖啡和运费提价等,均未出现需求弹性变化 [63][64] - 2023年门店开发仍按30家的目标推进,市场规划聚焦在德州和亚利桑那州等关键市场 [65] 问题3:截至3月31日的4.7万个即饮咖啡销售点是否包含沃尔玛,销售点扩张是否有季节性? - 4.7万个销售点包含沃尔玛,公司去年秋季开始在约400家沃尔玛门店分销即饮咖啡,目前正扩展到超过4000家门店 [67] - 虽然部分零售商有固定的货架重置时间表,但公司凭借与零售伙伴的良好合作,即使在非重置期也能实现销售点的稳定增长 [68] 问题4:目前每个门店的建设成本以及2022年和2023年的总资本支出情况如何? - 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门店建设成本和总资本支出数据,预计8月的下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会提供更新信息,2023年门店建设可能会受到更多通胀压力影响,2022年的部分项目已锁定成本 [70][71] 问题5:如何看待第一季度DTC销售持平但订阅用户增长11%,以及该指标未来的趋势? - DTC销售持平是公司营销资源向高增长渠道分配的自然结果,公司正在调整自有媒体策略,通过网红激活DTC业务并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74][75] - 从数据构成来看,DTC业务中下滑的主要是非订阅部分,订阅用户和订阅收入均有所增加,且DTC业务结果符合公司内部预期 [76][78] 问题6:如何看待门店业务中的工资通胀问题,对门店运营成本有何影响? - 公司门店员工流失率极低,得益于公司的生活方式和社区文化,招聘工作顺利,能够满负荷运营门店 [80] - 公司独特的使命驱动文化吸引了众多求职者,尤其是退伍军人,使其在应对工资通胀等问题上具有优势 [81][82] 问题7:即饮咖啡业务因供应不足损失的潜在收入有多少,该业务在广告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能否持续增长? - 未具体量化因供应不足损失的收入,但需求明显高于现有产能,新的产能将在下半年上线,推动该业务显著增长 [86][88] - 公司通过内部媒体生成和多社交媒体渠道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未来12 - 18个月不会单独增加即饮咖啡业务的广告投入,而是将资源集中在品牌建设上 [90][91] 问题8:公司在冷饮业务方面的发展计划,品牌能否拓展到非咖啡饮品甚至酒精饮品领域? -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将重点发展冷饮业务,近期将推出新的冷饮产品,目前主要关注茶基水果融合饮品 [93][95] - 有合作伙伴提出联合开发酒精基冷饮的意向,但公司目前暂无精力开展,未来会进行相关开发和测试 [95] 问题9:DTC业务今年和长期的增长趋势如何? - DTC业务有一定季节性,预计下半年表现会更好,公司为DTC业务构建的营销结构将在年底带来回报,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体品牌形象 [97] 问题10:3000万美元的烘焙产能资本支出是在今年全部投入还是分摊到今明两年? - 约1300 - 1400万美元的投资将在2022年进行,其余部分在2023年投入 [100] 问题11:若下半年毛利率难以提高,如何实现正EBITDA,能否在营销、销售和G&A方面提供更多指引? - 实现正EBITDA主要依靠持续的定价行动、生产力举措的推进以及业务量的增长,如即饮咖啡定价6月生效将在下半年产生显著影响,生产力举措也将在下半年带来更多收益,同时业务量有增长空间 [102][103][104]
BRC (BRCC)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