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REYR(FREY)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第四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表上有5.66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本季度现金状况变动主要源于对24M的投资、许可费支付以及与客户资格认证工厂相关的资本支出 [37] - 本季度来自经营活动的其他现金流入为1300万美元,主要由经营费用和营运资金变动所致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资格认证工厂(CQP)是公司首个千兆级工厂,按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产 [6] - 公司将超级工厂1和2合并为一个更大的工厂,拥有8条生产线,铭牌产能提升至18吉瓦时,与2月商业计划中使用的类似电池化学解决方案相比,铭牌产能增加了40% [6] - 公司目标是在2022年签订超过200吉瓦时的有条件承购协议 [9] - 公司已与全球工业企业达成前两份重大承购协议,涵盖超过50吉瓦时的累计产能,正在与多个潜在客户就储能、商业移动和电动汽车领域进行进一步讨论,有望获得额外150吉瓦时或更多的电池需求 [13][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与Rystad Energy联合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若要实现全球领导人设定的气候目标,到2030年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9太瓦时,但目前市场上已宣布的产能远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 [26][27] - 目前大量电池产能来自中国和亚洲,越来越多客户的电池交付被搁置或取消,因此在欧洲和美国建立本地化、脱碳的电池制造产能具有很强的价值主张 [28][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围绕速度、规模和可持续性三个核心原则,目标是到2030年在欧洲和美国建立100 - 150吉瓦时的清洁电池生产能力 [41] - 公司正在确保为合并后的超级工厂1和2筹集所需资金,同时寻找额外的资本解决方案,以支持在挪威、美国和芬兰的千兆级工厂建设 [41][42] - 公司致力于本地化和脱碳供应链的建设,已就客户资格认证工厂和超级工厂1&2所需的13种关键原材料中的9种签订框架协议,其余4种也即将签署 [17] - 公司计划在美国进行多个选址评估,目标是在今年晚些时候做出首个美国工厂的最终投资决策 [44] - 公司正在将初始承购协议转化为确定的销售协议,并将对合并后的超级工厂1&2执行多层级和分阶段的投资决策,继续签署更多承购协议以支持进一步增长 [45][4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市场对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储能和其他应用领域,公司认为24M技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9][30] - 公司对实现到2025年达到43吉瓦时、2028年超过83吉瓦时以及2030年达到100 - 150吉瓦时的产能目标充满信心 [11][12][72] - 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通胀压力,但公司通过与客户的成本转嫁机制和本地化、脱碳战略,对公司的利润率保持乐观 [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24M签订了技术和许可协议,该协议为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司作为欧洲首个许可方和与Koch Strategic Platforms在美国的联合许可方,对24M Technologies进行了投资 [9] - 公司与Honeywell达成合作,将在2024 - 2028年期间为其提供初始19吉瓦时的累计产能,Honeywell可根据合同将该产能翻倍 [30] - 公司与一家能源存储系统领域的工业企业建立了下游合资企业,该企业计划投入的产能超过公司在Mo I Rana预计产量的50% [3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2022年资本支出(CapEx)和运营支出(OPEX)的范围? - 公司正在确定合并后的超级工厂1和2的最终投资决策基础,届时将向市场提供详细的CapEx估计和时间表 [50] - 24M技术相对传统电池和制造产能可节省大量成本,但由于通胀压力,专有设施的CapEx估计会有所增加,但仍比传统产能便宜约50%,公司将采取措施减轻成本增加的影响 [51][52] 问题2: 在最终投资决策(FID)之前,现金消耗率是否与第四季度相似?FID的时间表是怎样的,以确保2024年上半年按时投产? - 可以假设现金消耗率与第四季度大致相同,公司正在进行早期承诺和前期工作,以确保2024年上半年按时投产 [53] - 公司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有足够的可融资方案,以便在今年春季末和夏季初做出初始投资决策 [53] 问题3: 关于分阶段FID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是否需要等待客户合同转化为确定合同后再进行? - 生产线路将按顺序安装,每两个月安装一条新生产线并逐步提升至满负荷生产,这样做是为了优化资本结构和减少爬坡时间 [56][57] - 承购协议是解锁可融资项目财务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首次FID将与最终融资结构一同宣布,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将吸引更多融资 [57] 问题4: 从2024年到2028年或2030年,原材料供应合同的节奏如何? - 原材料供应将从现有供应商基础逐步过渡,已签订的9份框架协议和即将签订的4份协议将为客户资格认证工厂和超级工厂1&2提供初始原材料 [58] - 公司将通过本地化合资企业等方式补充原材料供应,同时与多家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原材料供应与产能扩张同步 [59][60][61] 问题5: 商品通胀如何影响公司与供应商的讨论?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电池价格上升,公司将在与客户的协议中实施成本转嫁机制,将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转移给客户 [64][65] - 由于市场上电池供应有限,客户对成本转嫁的接受度较高,公司通过本地化供应战略和高效技术,有机会在转嫁成本的同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66][77][79] 问题6: 在进行其他工厂的FID之前,是否有承购协议的门槛要求? - 公司需要看到至少50%的计划安装产能有至少3年的承诺,才会考虑增加产能并做出投资决策,这一门槛与项目融资顾问和银行的讨论结果相符 [70] - 公司预计今年将对挪威、美国和芬兰的工厂做出投资决策,早期可能会有更多产能通过长期承购合同覆盖 [72] 问题7: 在过去12个月的初始承购讨论中,客户对成本转嫁的接受意愿是否有变化? - 由于电池供应有限,电动汽车生产商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产能,能源存储和商业车辆等领域的客户面临供应短缺问题,且他们从现有供应商处得知价格大幅上涨,因此对成本转嫁的接受度较高 [76][77] - 公司通过本地化供应战略和高效技术,能够在转嫁成本的同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从而有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78][79] 问题8: 公司与汽车制造商的合同或讨论情况如何?如何看待汽车和储能领域的盈利能力和商业机会? - 公司正在与多家汽车制造商进行谈判,他们对本地化电池产能有强烈需求,大众汽车对24M的投资和许可增加了市场对与FREYR合作的兴趣 [82][83][84] - 公司的生产平台具有化学灵活性,能够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盈利能力取决于原材料成本转嫁机制和转换效率 [85][86] 问题9: 在进行FID时,是否需要向24M支付额外费用或满足特定里程碑? - 公司与24M的许可和服务协议是永久性的,除日本和东南亚地区有临时限制(今年年底到期)外,公司在其他地区建立生产产能无需向24M额外支付费用或申请许可 [88][89] - 公司开始生产并销售产品后,将向24M支付基于产量的特许权使用费,该费用将随着产量增加而逐渐降低 [89] 问题10: 公司计划建立的工厂的融资结构是怎样的,是否采用25%股权和75%债务的结构? - 公司将在宣布FID时向市场提供最终融资结构的详细信息,目前正在寻求基于项目融资的结构,并考虑各种债券和其他融资工具,以确保初始工厂获得低成本资金 [90] 问题11: 在建立原材料供应合同组合时,如何考虑现货和固定价格的比例? - 公司将采用长期协议和一定灵活性的现货价格相结合的方式,但会尽量减少现货价格的比例,以降低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93] - 公司认为本地化和脱碳的供应链是电池生产的关键战略组成部分,通过参与上游供应链,能够降低成本并实现脱碳目标 [93][94] 问题12: 24M技术在其他合作伙伴的生产爬坡过程中有哪些内部经验可以分享? - 24M技术具有商业可行性、性能和成本优势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潜力,FREYR是首个将其应用于千兆级生产的企业和欧洲首个许可方 [99] - 公司与其他24M技术许可方保持密切关系,借鉴他们的经验并应用于自身的生产中,同时利用客户资格认证工厂加速产能和产量的提升 [99][100] 问题13: 如何看待绿色金属(如铝、钢和铁)的二氧化碳足迹及其潜在溢价? - 公司致力于成为生命周期内最绿色电池的领导者,目标是将价值链上的二氧化碳足迹减少80%,这可能带来每千瓦时约6美元的成本节约或价值提升 [101][102] - 随着碳价格、碳关税和脱碳努力的加强,电池自身的脱碳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公司预计这将带来显著的财务回报,并推动整个供应链的脱碳进程 [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