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空航天、国防、船舶制造、技术服务 - 公司:通用动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旗下涉及湾流宇航公司(Gulfstream)、喷气航空(Jet Aviation)、电动船公司(Electric Boat)、巴斯钢铁厂(Bath)、纳斯科造船厂(NASSCO)等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航空航天业务(湾流宇航) - 需求与生产:2022 年需求增长强劲,为满足需求和客户需要,计划扩大机翼制造和增加新的相邻固定装置,2023 年产能约 148 架新飞机,2024 年提高到 170 架;需求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技术先进的新飞机系列、全球财富增加、商务旅客对航空公司不满、财富 500 强企业补充机队 [5][8] - 盈利能力:去年利润率略低于 13%,目标是未来几年提高到中高个位数;驱动因素为产量增加、制造效率提高和价格上升,但研发支出和服务量增加会产生一定抵消作用 [9][10] - 俄罗斯业务影响:喷气航空的 MRO 业务因制裁可能受影响,主要在日内瓦、巴塞尔和奥地利;湾流宇航俄罗斯订单占总积压订单约 5%,在当前需求环境下可管理 [12] - 新平台进展:G700 发动机认证按计划进行,表现超规格,目标是今年第四季度,但 FAA 审查数据的可用性是关键因素;G800 开发周期中测试较少,预计在 G700 认证约一年后获得全面认证 [16][20] 战斗系统业务 - 欧洲市场:俄乌冲突后欧洲承诺增加国防开支,公司欧洲陆地系统产品需求增加,但目前全面推测需求变化还为时过早 [26] - 国内项目: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按每年一个旅的规模获得资金,斯特赖克装甲车需求高于预期,陆军对斯特赖克上的移动岸基防空系统需求增加 [28] - 国际项目:AJAX 尚未量产,量产将有多年生产期;加拿大大型国际合同还有 3 年以上满负荷生产期,加拿大实验室项目刚开始,有 4 年生产期;西班牙车辆项目刚开始生产,有较长生产周期;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通过对外军售(FMS)在波兰、澳大利亚有需求信号 [30] - 业务展望:目前战斗系统业务预计保持低个位数稳定增长,但受环境影响可能变化 [34] 海洋业务 - 哥伦比亚级潜艇:建造进度良好,首艘潜艇已完成近 20%,首个可关注的里程碑是 2024 年两个完全装配好的模块的连接,且项目进度提前于内部加速计划 [36] - 弗吉尼亚级潜艇:公司一直在与海军合作研究将产量提高到每年 3 艘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但目前未计划增加产量,需先让供应链恢复,以支持当前每年 2 艘的产量 [38] - 水面舰艇:海军对 DDG - 51 驱逐舰需求增加,纳斯科造船厂油轮业务表现将推动增长;巴斯钢铁厂一直盈利,公司正与工会合作提高生产率,长期来看海洋系统业务的主要驱动力是潜艇,水面舰艇业务提供良好支持 [40] 技术业务 - 产品与服务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动态和需求不同,服务需求因 IT 对战争的重要性增加而上升,但公司国防业务增长主要由产品驱动,特别是电动船公司;预计武器系统需求在当前环境下可能增加 [42] - 任务系统业务:约十年前美国陆军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目前该业务增长稳定但增速较低;海洋、海军、卫星有效载荷和卫星地面站工作将成为增长驱动力,预计该业务将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增长主要由 IT 服务业务推动 [47] 公司财务与战略 - 现金转换:公司目标是实现 100% 以上的现金转换率,并在可预见的未来(3 - 5 年)持续保持 [48][49] - 现金使用:公司通过增加股息、偿还债务、投资业务和适时回购股票等方式为股东创造价值 [50] - 并购:公司对现有业务组合满意,未对并购进行推测 [52] - 继任计划:下一任 CEO 将是内部候选人,目前还需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54] ESG 相关 - 国防业务 ESG 对话:向投资者强调国防行业的根本目的是威慑邪恶,公司为支持美国及其盟友感到自豪;公司一直关注 ESG 的其他要素,并将继续这样做 [56][57] - 湾流宇航 ESG 应对:新飞机系列发动机更高效、安静、环保,公司是可持续燃料的早期采用者,飞行里程已超过 100 万英里 [59][6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行业风险:2007 - 2008 年行业曾出现飞机生产过剩情况,但湾流宇航只根据有可靠买家的订单生产,积压订单中很少有分时租赁,合同条款较好,可降低生产过剩风险 [67][68] - 宏观因素影响:利率上升已对养老金产生一定影响,但公司养老金问题不如其他公司严重;公司通过提高价格和利用长期合同中的通胀调整条款应对通胀;目前高油价对湾流宇航业务无影响 [71][73]
General Dynamics Corporation (GD) CEO Phebe Novakovic Presents at 2022 J.P. Morgan Industrials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