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obus Medical(GMED)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达2.636亿美元,同比增长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5%,日调整后销售额也增长5% [23] - 二季度净利润为54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非GAAP净利润为5730万美元,摊薄后非GAAP每股收益为0.56美元,与上年持平,调整非运营项目后同比增长16% [24] - 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34.9%,产生131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 [24] - 二季度毛利润为74%,上年同期为74.6%,下降因运费通胀和产品成本上升,部分被库存准备金减少抵消 [29] - 二季度研发费用为1740万美元,占销售额6.6%,上年同期为1550万美元,占6.2%,支出增加符合预期 [30] - 二季度SG&A费用为1.067亿美元,占销售额40.5%,上年同期为1.073亿美元,占42.7%,支出减少因薪酬和福利成本降低 [31] - 二季度有效所得税税率为22.6%,上年同期为15.1%,税率增加因上年股票期权行使税收优惠未在本期重复 [32] - 本季度公司花费1.445亿美元回购A类普通股,目前回购授权剩余1.508亿美元 [33] - 季度末公司拥有8.817亿美元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经营活动提供净现金3690万美元 [34] - 公司重申2022年全年净销售额10.25亿美元和摊薄后非GAAP每股收益2.10美元的指引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国脊柱业务 - 本季度创纪录,同比增长2.5%,主要驱动因素是竞争性销售代表转换和机器人拉动效应 [10] 赋能技术业务 - 销售额达2900万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44%,国内外销售均创季度新高 [11] - 机器人手术和植入物拉动效应持续加速,同比增长30%,自推出以来机器人手术超3.5万例 [11] 国际业务 - 脊柱植入业务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8%,在比利时、巴西、印度和波兰等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但日本市场持续下滑 [15] 创伤业务 - 本季度表现最佳,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5%,各产品系列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得益于销售团队扩张和新产品推出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二季度收入2.253亿美元,同比增长4.7%,反映美国脊柱市场份额增加、赋能技术机器人系统销售增长等 [25] - 国际市场二季度收入3840万美元,同比增长6.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7.3%,反映机器人产品全球扩张,但日本市场收入下降抵消部分增长 [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2年下半年公司专注于新产品推出、机器人成像设备投放和竞争性销售代表招聘,以实现长期增长 [18] - 公司致力于打造手术室生态系统,Excelsius3D成像系统是关键组成部分,市场兴趣高,有望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14] - 公司将继续通过有机增长和互补性收购实现多元化发展,关注符合业务需求的收购机会 [8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进入第三季度,公司面临通胀、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中断和潜在衰退等宏观风险,可能影响公司和客户采购周期,但公司将与客户合作应对挑战 [12] - 管理层对美国脊柱业务下半年增长持乐观态度,认为有望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55] - 对国际业务长期增长持积极态度,尽管日本市场短期内仍面临挑战,但预计第四季度放缓趋势将得到缓解,2023年开始实现合理增长 [10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供应链面临挑战情况下,通过调整订单模式和灵活采购团队,抵消供应商交货延迟和供应短缺影响,未对销售造成重大影响 [17] - 5月公司首次发货Excelsius3D成像系统,二季度完成超150例手术,该系统获外科医生好评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Q3手术量是否受COVID和人员短缺影响,Q2赋能技术中脊柱机器人和成像业务占比,以及宏观压力对指导的影响 - 截至目前,未发现手术量受显著影响,但情况可能变化 [40] - 暂不拆分机器人和成像业务占比,现阶段赋能技术业务大部分为机器人业务 [41] - 全年指导中考虑约0.09美元汇率影响,但股票回购等项目可抵消,因此仍维持2.10美元的每股收益指引 [43] 问题2: 资本环境趋势及成像系统是否受芯片短缺和供应链问题影响 - 资本环境受COVID不确定性影响难以预测,假设无重大疫情干扰,公司有望超越2021年业绩 [46] - 芯片短缺存在日常问题,但采购团队确保了生产所需材料,目前未受阻碍 [49] 问题3: 美国脊柱、国际脊柱和赋能技术业务与原预期相比情况 - 赋能技术业务一季度疲软,二季度机器人业务管道成熟,全年有望实现增长 [52] - 美国脊柱业务上半年增长较低,但下半年有望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55] - 整体业务进展符合预期,对全年业绩有信心 [57] 问题4: 赋能技术是否成功销售组合生态系统,Q3订单情况,膝关节机器人推出时间和特点 - 二季度已看到组合销售机会,未来将继续推动生态系统建设 [61] - Q3通常是销售淡季,但订单正在积累,赋能技术业务活动仍活跃 [63] - 膝关节机器人正在开发中,未获批准,若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上半年推出,具体特点待获批后公布 [64] 问题5: 关于再投资增长和调整EBITDA利润率的看法,以及股票回购是否意味着缺乏有吸引力的并购机会 - 公司注重长期增长,愿意为长期投资接受短期利润下降,但目前认为可在保持EBITDA利润率在中30%水平的同时进行投资 [68] - 股票回购不代表战略改变,公司将继续有机增长和进行互补性收购,当前利率上升和IPO市场放缓可能带来更多并购机会 [73] 问题6: 指导中对供应链的假设,资本销售中是否有向赚取租金租赁转变趋势,以及并购是否倾向于非核心资产 - 公司对全年实现指导目标有信心,虽供应链有挑战,但团队有效应对 [79] - 未看到资本销售向赚取租金租赁转变的压力 [98] - 并购关注符合公司使命和业务需求的资产,不限于非核心资产 [81] 问题7: 股票回购原因,创伤业务规模和是否达到临界规模,以及大型关节机器人推出时是否有配套植入物 - 股票回购是因为认为股价被低估,是机会性购买 [84] - 创伤业务接近临界规模,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产品将助力其达到该水平 [85] - 预计大型关节植入物将在机器人推出时获批并配套提供 [87] 问题8: 赋能技术业务Q3节奏,脊柱业务增长的程序组合、地理区域差异 - Q2业务管道强于Q1,进入Q3管道更强,但受季节性影响,业务节奏可能与以往相似 [91] - 脊柱业务增长主要由销售代表招聘成果和机器人拉动效应驱动,无明显地理或程序类型差异 [95] 问题9: 骨科机器人安装是否从销售转向放置,医院资本支出意愿,以及2023年毛利率扩张和定价机会 - 公司未看到安装模式转变压力,仍以销售为主 [98]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中70%水平,2023年情况暂不明确;定价受合同限制,主要通过新产品推出提升价格 [99] 问题10: E3D销售对象、竞争优势、拉动效应和定价机会,以及日本市场未来预期 - E3D首批产品主要交付给现有客户,后续将拓展到竞争市场;该技术作为生态系统一部分,有望拉动其他设备销售和植入物使用 [103] - 预计日本市场第四季度放缓趋势缓解,2023年开始增长,未来5年有望成为重要市场 [107] 问题11: E3D和机器人组合使用比例,与同行相比的优势 - 目前无法预测组合使用比例,需更多数据支持 [110] - 公司的E3D和机器人系统从底层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数据处理更优的优势,优于竞争对手 [111] 问题12: 美国核心脊柱业务下半年增长信心来源,以及脊柱市场手术恢复情况 - 基于去年上半年高增长后的基数效应,以及公司新产品推出和销售代表招聘等举措,对下半年增长有信心 [116] - 脊柱市场手术量未完全稳定,有波动情况,公司将持续监测 [117] 问题13: 销售代表招聘来源,以及赋能技术中枢纽产品情况 - 创伤和脊柱业务销售代表招聘主要来自竞争对手,按市场份额比例进行 [119] - 枢纽产品是导航系统,已获批,正在完成收尾工作,将作为生态系统一部分适时推向市场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