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净收益从去年的740万美元增至2520万美元,增长超两倍;摊薄后每股收益从0.38美元升至1.28美元,本财年摊薄后每股收益达3.41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6] - 第四季度平均售价较上年增长56.1%,较2021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8.8%,连续三个季度价格涨幅超10% [9] - 第四季度发货量较去年下降20.6%,较2020年第三季度环比下降10.3%;按预估调整后,同比下降14.5% [10][11] - 第四季度毛利润同比增加2050万美元,毛利率扩大至23.3%;环比毛利润增加840万美元,毛利率扩大370个基点 [12] - 第四季度SG&A费用降至730万美元,减少200万美元,占销售额的比例降至4.3%,减少240个基点 [13] - 第四季度有效税率从去年的20.8%微升至22.7%,预计明年有效税率约为23% [15] - 本财年投资超1750万美元,主要用于完成STM资产搬迁和对工程结构网业务的额外投资 [17] - 自由现金流为5240万美元,占收入的8.9%;2021财年向股东返还3130万美元资本;年末现金达8980万美元,无未偿还借款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工程结构网业务方面,2021年资本支出近1800万美元,略低于第三季度电话会议预测;计划在2022财年进行额外产能扩张 [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非住宅建筑支出第三方预测自2021年1月大幅反弹,近几个月增速趋于平稳;建筑账单指数和道奇动量指数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建筑账单指数在今年夏天创下历史最高月度得分 [20] - 部分大型私人非住宅建筑子行业如仓库和一般商业,今年前八个月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和16% [22] - 公共非住宅支出保持韧性,若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推进,未来将受益;截至今年8月,建筑就业人数增长近3%,失业率从7.6%降至4.8% [23][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寻求非“购买美国货”应用的重要交易,以填补国内生产和服务环境困难造成的空白;在开发更具竞争力的采购机会前,预计强劲需求环境将支持成本转嫁 [33] - 预计2022财年资本支出在2000 - 2500万美元之间,用于支持工程结构网产品线增长、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3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四季度业绩受增强产品需求和不断上涨的钢材价格推动,预计这两个趋势将持续到2022年;当前建筑终端市场强劲,无放缓迹象,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4][19] - 热轧钢棒供应紧张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和交付不可靠,影响公司客户服务和工厂运营;短期内这种情况可能持续,除非钢材供应大幅改善 [30][31] - 公司对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表示担忧,认为该法案可能具有通胀性,对行业刺激作用存疑 [61][63] 其他重要信息 - 特朗普政府实施的232钢铁关税给公司等盘条采购商带来困扰,拜登政府正寻求替代方案,可能是关税配额;预计未来几周将公布与欧盟的新安排细节 [34][3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本季度发货量下降是否受天气影响,还是仅因盘条供应紧张 - 飓风导致部分生产时间损失,但对发货量影响小于对生产的影响,发货量下降主要与供应有关 [39] 问题2: 国外盘条供应情况近期是否有所改善 - 有一些改善机会,但全球市场需求强劲,进口仍不如预期充足 [40] 问题3: 美国两家钢厂是否已重返市场,是否有增加国内盘条产能的其他机会 - 德州一家钢厂升级后已缓慢重返市场,但产能提升未达预期,继续对供应产生负面影响;其他因事故停产的钢厂已按计划恢复运营 [41] 问题4: 支持定价上涨的条件是否至少在短期内会持续 - 公司预计这种情况会持续 [43] 问题5: 本季度FIFO(先进先出)效益如何,进入2022财年第一季度该效益是否会减弱 - 难以预测2022年钢材价格走势;与年初相比,FIFO现象的影响已减弱 [47][49] 问题6: 今年生产和发货是否会像以往一样有季节性,是否会有更多货物从北方生产设施运往南方 - 基本季节性趋势未变,但可能因材料供应不足而扭曲;部分产品线季节性较强,但不会偏离公司以往常态 [50][52] 问题7: 盘条供应短缺的大致百分比是多少 - 发货量短缺全部与盘条供应有关,按预估调整后发货量下降约14.5%,但无法确定若钢材供应充足能多发货多少 [53] 问题8: 生产设施供应紧张程度如何,能否满足发货计划 - 工厂因盘条短缺损失了大量制造时间 [57] 问题9: 若盘条供应增加,定价是否会下降 - 即使有额外盘条供应,定价也不会减弱,市场需求强劲,改善服务后可按现有价格满足需求 [58] 问题10: 生产工资同比涨幅是多少 - 公司未披露具体涨幅,但对成本影响较大 [59] 问题11: 目前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公司需要专注于基础设施的法案,对两党基础设施法案存疑,认为其可能具有通胀性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