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PS(MPWR)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MPSMPS(US:MPWR)2021-07-28 10:0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达2.933亿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15.3%,较2020年第二季度增长57.5% [5] - GAAP毛利率为56.0%,较2021年第一季度高60个基点,较2020年第二季度高90个基点;非GAAP毛利率为56.3%,较2021年第一季度高50个基点,较2020年第二季度高60个基点 [10] - GAAP运营收入为606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461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2800万美元;非GAAP运营收入为949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758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5300万美元,同比增长79% [10] - GAAP运营费用2021年第二季度为1.036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950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7460万美元;非GAAP运营费用2021年第二季度为703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662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5070万美元 [11] - 2021年第二季度GAAP净利润为552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1.16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4540万美元,每股0.95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3020万美元,每股0.64美元;Q2非GAAP净利润为865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1.81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6950万美元,每股1.46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5060万美元,每股1.08美元 [12] - 2021年第二季度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投资为6.729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末为6.416亿美元;该季度运营现金流约969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7710万美元;资本支出总计3930万美元 [13] - 2021年第二季度末应收账款为7760万美元,销售未结清天数为24天,较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30天少6天,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27天少3天 [13] - 2021年第二季度末内部库存为1.773亿美元,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1.752亿美元;按当前季度营收计算,库存天数为125天,较2021年第一季度末少16天;按下一季度营收计算,库存天数为117天,较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124天少7天,较2020年第二季度末的119天少2天 [13][14] - 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在3.09亿 - 3.21亿美元之间;GAAP和非GAAP毛利率预计因400万美元诉讼和解获得一次性收益,GAAP毛利率在57.3% - 57.9%之间,非GAAP毛利率在57.6% - 58.2%之间,排除一次性事件非GAAP毛利率在56.3% - 56.9%之间 [15] - 预计总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在3120万 - 3320万美元之间,其中约95万美元计入销货成本;GAAP研发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在1.041亿 - 1.081亿美元之间;非GAAP研发和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在7390万 - 7590万美元之间;诉讼费用在230万 - 270万美元之间;利息收入预计在100万 - 140万美元之间;摊薄后股份在4740万 - 4840万股之间 [15][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计算和存储业务营收8770万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30.0%,占2021年第二季度总营收的29.9%,2020年第二季度占比34.4% [6] - 消费业务营收7610万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14.9%,占2021年第二季度总营收的25.9%,2020年第二季度占比25.6% [6][7] - 汽车业务营收4870万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8.5%,同比增长173.9%,占2021年第二季度总营收的16.6%,2020年第二季度占比9.5% [7][8] - 工业业务营收4330万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8.9%,占2021年第二季度总营收的14.8%,2020年第二季度占比14.3% [8] - 通信业务营收3750万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3.9%,占2021年第二季度总营收的12.8%,2020年第二季度占比16.2%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投资供应链的扩展和多元化,加速基于新技术的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推出,获得全球一线客户对解决方案的更多认可,继续多元化并支持更多产品应用,计划扩展产能以加速未来营收增长 [9] - 公司正从半导体公司向更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会收购与公司营收和市场覆盖范围相当的嵌入式技术公司,同时持续提高股息,不排除回购股份 [23][24] - 公司在计算和存储业务的笔记本市场各细分领域均有份额增长,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得以进入低端笔记本市场;在服务器市场,公司将继续在英特尔和AMD等产品的下一代产品中扩大市场份额,并拓展48伏GPU等其他机会 [29][30] - 公司在汽车业务上不受产能限制,因客户给予较长交货期,且公司此前为新进入该行业储备了库存,目前受益于此并获得更多设计中标活动 [37][39][40] - 公司正从半导体向解决方案公司转型,模块业务是转型方向之一,电子商务业务已组建团队并形成产品线,上一季度活动量增长四倍,营收达数百万美元 [4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目前处于不寻常的增长时期,营收增长迅速,且间接支出等未与营收同速增长,从而获得短期利润杠杆;公司已为可持续毛利率设定了新的底线 [50] - 公司认为业务多元化使其能在各终端市场实现优化,传统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减弱;当前年度汽车和计算存储业务增长显著,未来汽车和通信业务将成为长期增长驱动力 [53] 其他重要信息 未提及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的产能计划 - 公司过去三四年一直在扩张产能,目前有超20亿美元的产能,到明年年中产能充足;去年启用12英寸晶圆厂,今年启用8英寸晶圆厂,后续会继续通过认证更多零部件来扩大产能以达到20亿美元的水平 [20][21] 问题: 公司如何使用现金 - 公司正从半导体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会收购与公司营收和市场覆盖范围相当的嵌入式技术公司,同时持续提高股息,不排除回购股份 [23][24] 问题: 如何理解公司所说的营收加速增长 - 公司的模式是业绩表现优于行业10 - 15个百分点,这只是指导原则,实际情况会因战略和市场因素而有所不同;去年公司增长34.5%,远超市场5% - 8%的增长,超出模型预期;今年虽只对第三季度进行指引,但有理由期望公司能达到或略超去年的表现 [27] 问题: 计算和存储业务中笔记本和服务器的份额增长情况 - 在笔记本市场,公司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得以进入低端笔记本市场,在各细分领域均有份额增长;在服务器市场,公司将继续在英特尔和AMD等产品的下一代产品中扩大市场份额,并拓展48伏GPU等其他机会 [29][30] 问题: 新产能安装后公司的支出展望,以及何时需再次扩大产能和对毛利率的影响 - 产能管理是公司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会陆续增加新的晶圆厂、封装厂和测试产能以适应预期的营收增长;目前虽已公布投资的晶圆厂,但仍在继续建立合作关系以确保未来有更多产能;除了物理产能,公司还会招聘大量人员 [34][35] 问题: 汽车业务的增长受供应限制的程度,以及需求积压情况和订单积压现状 - 汽车业务受产能限制的程度不如其他业务,因为汽车客户给予较长交货期,公司去年储备的库存可满足今年的发货需求;公司能满足汽车客户的所有需求,且因竞争对手无法供货,公司获得了更多设计中标活动 [37][38][40] 问题: 公司目前是否受供应限制,交货期是否延长,以及从半导体向技术解决方案公司转型的量化情况和电子商务战略的更新 - 与半年前相比,公司的产能限制有所缓解,但在认证新晶圆厂的产品时会有一两个月的延迟,导致部分订单无法及时完成;公司与客户保持透明关系,确保服务真实需求,避免渠道或客户库存积压;公司正从半导体向解决方案公司转型,模块业务是转型方向之一,电子商务业务已组建团队并形成产品线,上一季度活动量增长四倍,营收达数百万美元 [43][44][46] 问题: 毛利率大幅高于通常轨迹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 - 公司的模式是长期内毛利率逐季增长10 - 20个基点,目前处于不寻常的增长时期,营收增长迅速,而间接支出等未与营收同速增长,从而获得短期利润杠杆;公司已为可持续毛利率设定了新的底线 [50] 问题: 游戏机业务下半年的情况及各业务板块的营收增长线索 - 公司在游戏机业务上赢得了很多新设计项目,但难以判断其季节性;公司业务多元化,传统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减弱,当前年度汽车和计算存储业务增长显著,未来汽车和通信业务将成为长期增长驱动力 [52][53] 问题: 营收增长中销量和平均销售价格(ASP)的贡献比例 - 以去年为例,34.5%的增长中,25%来自销量,10%来自价格;公司的解决方案业务中,单个硅片的ASP从0.2 - 0.25美元提升至模块的1 - 3美元,完整集成解决方案的总成本可达60 - 100美元 [56] 问题: 电机业务的情况 - 电机业务表现良好,但公司其他业务增长更快,该业务规模仍较小,目前无法给出具体占比,后续会按更细的产品线划分后公布相关数据 [57] 问题: 进入医疗终端市场的进展 - 公司的超声产品已产生营收,X射线机产品正在评估首批硅片,虽在晶圆厂方面有小问题但可解决,产品性能比现有解决方案高5 - 6倍,客户期待产品交付;相关技术为高性能或精密模拟转换器,已研发2.5年,不仅适用于医疗市场,还可用于电信领域 [59][60][64] 问题: 本季度三年内新产品在业务或订单积压中的占比 - 公司此前提及三年内新产品占销售额约37%,是为说明新产品推出对增长的重要性,短期内该比例变化不大,且公司不打算持续披露该数据;公司新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蚕食现象,约为10%,但这有助于公司获得市场份额 [67][68][69] 问题: 公司是否有在某些业务板块提价以利用产能优势的空间 - 公司是较小的模拟半导体企业,希望保持业绩稳定,不会因供应短缺而随意提价,以免影响与客户的长期关系,公司会维持现有定价策略和利润率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