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icroVision(MVIS)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从微软获得35万美元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该收入归因于2017年4月与微软签订的合同,2022年未收到该收入的现金,截至2022年3月31日,合同负债还有491.5万美元未使用,预计2022年全年将确认250万美元的收入,且剩余时间收入会更高 [34][35][36] - 研发费用从去年的450万美元增至760万美元,主要因员工数量增加、美国非高管员工基于通胀的薪资调整、非现金股票薪酬和非直接劳动费用增加 [37]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从去年的220万美元增至590万美元,主要由于非现金股票薪酬费用增加、专业服务和咨询成本上升以及员工数量和工资支出增加 [38]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为1090万美元,其中包括约150万美元的一次性非经常性付款影响营运资金,本季度资本支出为90万美元,主要是为测试车辆改装集成激光雷达的一次性投资 [39] - 本季度末公司流动性为1.03亿美元,包括投资证券,由于年初至今利率上升,公司增加了短期一年期国债,投资证券从去年12月底的3300万美元增至3月底的4760万美元,预计2022年现金消耗将比2021年略高 [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向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一级供应商进行一些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战略销售,但目前不期望直接销售这些传感器带来显著收入 [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预计到2030年,具备L2+和L3能力的汽车累计激光雷达传感器收入机会为800亿美元,假设L2+车辆至少需要一个集成激光雷达与感知软件,L3车辆需要两个,平均售价为800美元 [28] - 公司预计到2030年的累计收入机会在20亿 - 40亿美元之间,相应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在10亿 - 20亿美元之间,市场份额预计从15%逐步上升到40%,具体取决于OEM的采用数量 [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执行1月份制定的市场进入战略,与OEM合作并与一级供应商达成定向协议,提供使ADAS系统具备新高速公路安全功能的技术,预计6月底美国和德国的演示车辆准备好,下半年开始战略销售 [9][13] - 公司在过去几个月取得重要里程碑,3月在底特律完成重要的赛道测试,模拟多种高速公路驾驶场景,展示了公司软硬件的卓越能力,为商业化做准备,未来还将进行更多测试 [13][14][20] - 公司致力于在激光雷达领域发挥领导作用,投资于向OEM传达自身价值,专注于使OEM成功并为新的高速高速公路ADAS体验铺平道路 [19] - 公司认为自身激光雷达传感器硬件和软件在成本优势、高速公路试点能力、专有软件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 [3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技术有信心,期待完成本季度的高速公路测试赛道测试,对正在努力实现的商业模式感到兴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望在未来到2030年建立一个具有高增长潜力、累计EBITDA达10亿 - 20亿美元的业务,当前的流动性状况和2022年现金消耗前景使其相对于同行处于有利地位 [44][4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ATM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筹集6800万美元净收益,发行400万股,下半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未执行股票销售,预计将其作为灵活工具,在需要时为增长计划提供资金 [42][4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过去与德国OEM会面中,最吸引他们的一两个卖点是什么? - 公司认为吸引OEM的是有历史、可靠性和成功合作记录的技术,以及技术的整体规模和成本结构,同时该技术能提供OEM所需的主要功能集,如射程、分辨率、速度和感知软件等,公司有20年历史,与全球复杂的OEM合作并交付产品的经验也得到认可 [50][51][52] 问题2: 关于ATM计划,目前有1.4亿美元可用,自去年6月未使用,未来如何使用? - 公司将其视为灵活工具,目前现金余额和流动性足以满足投资需求,仅在市场允许且需要时使用,去年下半年和本季度未使用是因整体股票市场疲软,目标是确保股东价值并谨慎使用该工具为增长计划提供资金 [54][56] 问题3: 是否考虑将业务拓展到非汽车垂直领域? - 公司目前专注于ADAS市场,确保在该领域立足并建立产品线,但硬件可用时会考虑将样品用于探索不同市场细分领域,不过其他市场规模不如汽车市场大,且被少数公司主导,利润率不高 [58][59] 问题4: 供应链情况如何,是否会持续受影响,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缓解? - 公司供应链和运营团队提前确保了2022年和2023年所需材料,如MEMS晶圆已准备好,其他组件也有足够供应,随着产品成熟和客户合作深入,供应链问题会缓解,目前战略销售数量少,不会受供应挤压影响,未来会关注定制ASIC的供应 [61][62][63] 问题5: 测试车辆车顶组件情况,是否有两个激光雷达单元,是否代表最终尺寸,是否会缩小? - 测试车辆是测试平台,工程师可安装多个激光雷达进行干扰检查和不同版本产品测试,当前产品基于FPGA,功率高,设置加热结构是为了在不同条件下测试,过渡到数字ASIC后FPGA会消失,设备尺寸会显著缩小,与更多OEM合作时,外壳会根据其测试需求定制 [68][70][71] 问题6: 测试赛道画面中是人工驾驶还是软件驾驶? - 文档未给出明确回复 [74] 问题7: 笔记本电脑上图像质量不如之前在CES和网站上的图像,如何解释? - 公司专注于ADAS,在L3及以下级别,驾驶员始终控制车辆,域控制器和安全系统仅在有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介入,测试展示的是传感器融合后如何提高安全性,未来会展示线控驱动解决方案,当前展示的是每秒30帧的实时画面,分辨率在100米以上的范围内非常出色,测试赛道场景空旷,所以画面表现可能与其他场景不同 [76][77][81] 问题8: 将激光雷达放在挡风玻璃后面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是否需要特殊挡风玻璃材料? - 激光雷达放置位置由OEM和一级供应商决定,公司认为挡风玻璃后面是理想位置,但需要特殊挡风玻璃,现有汽车已有类似设计,公司产品尺寸小、功率低、耐高温,可适应不同位置,基于MEMS技术安静,能满足车内噪音要求 [84][85][86] 问题9: 其他激光雷达竞争对手将其解决方案营销为4D,公司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与之相比如何? - 公司认为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感器需具备射程、高分辨率和速度三个要素,公司传感器能实现瞬时速度跟踪,还能测量轴向和径向速度,优于仅依靠多普勒效应只能测量轴向速度的传感器 [87][88][89] 问题10: 其他激光雷达竞争对手称大规模采用的理想价格点在200 - 300美元,公司怎么看? - 公司认为平均售价由规模经济决定,取决于OEM的需求数量和一级供应商的折扣,目前难以预测,预计初期价格较高,随着产品普及和规模扩大价格会下降,公司估计基于每单位500美元的范围,且初期可能有潜在的价格上涨空间 [91] 问题11: 一家主要竞争对手称是唯一在NVIDIA Hyperion平台上认证的激光雷达硬件供应商,NVIDIA是否只选择单一供应商? - 公司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未来情况不会如此 [92] 问题12: 公司现金消耗相对行业内其他公司较低,原因是什么? - 公司目前专注于L2+和L3业务,L4和L5投资需在获取L2+和L3可立即变现的收入机会之后,此外公司有20年经验和430多项专利,不需要像其他同行那样收购硬件公司来获得能力,同时公司有良好的资金使用文化,尊重投资者资金,注重投资回报 [95][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