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收5.071亿美元,同比下降2.6%,主要因退出非汽车LCD业务;若剔除该业务,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2.7% [9][25] - 2020年调整后营业利润和调整后EBITDA分别同比增长36.7%和29.3% [9] - 2020年GAAP毛利率为25.3%,较2019年增加290个基点 [10] - 2020年非GAAP持续经营业务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73美元,高于2019年的0.25美元 [28] - Q4营收1.429亿美元,环比增长14.5%,同比增长15.9%,超Q4指引中点约1100万美元 [8] - Q4标准产品业务营收1.296亿美元,环比增长11.4%,同比增长14.4% [29] - Q4显示业务营收8270万美元,环比增长18.9%,同比增长9.6%;剔除非汽车LCD业务,同比增长近20% [29] - Q4电源业务营收4690万美元,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23.9% [17] - Q4毛利率为26.9%,环比增加400个基点,同比增加220个基点 [31] - Q4调整后营业利润为1540万美元,高于Q3的880万美元和去年同期的1010万美元 [32] - Q4调整后EBITDA为1860万美元,高于Q3的1170万美元和去年同期的1280万美元 [32] - Q4净利润为6660万美元,Q3为2.7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340万美元;Q4同比增长主要因确认4710万美元所得税收益 [33] - Q4 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45美元,Q3为5.89美元,去年同期为0.54美元 [34] - Q4非GAAP持续经营业务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40美元,高于Q3的0.14美元和去年同期的0.17美元 [34] - Q4末现金为2.799亿美元,Q3末为5.421亿美元,2019年末为1.517亿美元 [35] - Q4应收账款为6440万美元,较Q3增长11.5%;Q4库存为3900万美元,较Q3增长16.1% [36] - Q4资本支出为1970万美元,2020年资本支出为3610万美元,其中约2000万美元为一次性投资 [36] - 自愿离职计划总现金成本880万美元已全部支付,预计每年节省成本约4200万美元,助力公司到2023年将调整后运营费用降至营收的18%以下 [37] - 预计2021年Q1营收在1.19 - 1.24亿美元之间,包括约1000万美元传统Fab 3代工服务收入;毛利率在25% - 27%之间 [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OLED业务 - Q4 OLED DDIC营收8040万美元,创历史季度新高,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9.4% [12] - 2020年OLED营收2.846亿美元,同比增长6.5%,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13] - 2020年5G智能手机OLED营收占总OLED营收比例从上半年的20%、Q3的40%提升至Q4的约70%,占2020年总OLED营收超40% [14] - 2020年获得38个新OLED设计订单,累计达54个,高于2019年的21个和34个;其中约60%来自5G和HFR智能手机型号 [15][16] 电源业务 - Q4电源业务营收4690万美元,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23.9%,超预期增长 [17] - 2020年电源业务营收1.665亿美元,同比下降5.6%,主要受上半年疫情和Q3工厂停电影响;下半年营收创2007年开展电源业务以来半年新高 [17] - 2020年Power IC产品营收突破1000万美元,预计2021年增长超35%;Q4获得三个Power IC产品关键设计订单 [19] - 2020年新推出产品数量是2019年的两倍多,业务管道不断扩大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根据OMVIA市场研究,2021年Q1整体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较2020年Q4下降17%,但公司OLED产品需求仍相对强劲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制定了2020 - 2023年战略计划MX 3.0,推出新品牌标识,专注于标准产品业务 [11] - 计划到2023年将毛利率提高到30%,将调整后运营费用降至营收的18%以下 [46] - 持续与战略客户和代工合作伙伴合作,解决供应限制问题,预计供应情况将在季度后期改善 [20][43] - 计划到2022年底将标准电源产品产能提高约40%,以满足市场需求 [19] - 董事会正在评估包括资本配置策略、目标流动性状况和股东分配框架在内的各种选项,并计划在4月20日分析师日之前制定近期资本配置综合计划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疫情、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带来诸多困难,但公司实现了结构性转变,取得显著成就 [9] - Q4业绩超预期,需求强劲,特别是5G推动下,公司成功确保了LED和电源产品的供应 [7] - 尽管当前面临供应限制,但终端市场需求依然健康,随着供应情况改善,公司将继续推进纯产品战略 [21] - 对2023年增长前景充满信心,认为公司战略为长期成功奠定了基础 [2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成功出售代工业务和Fab 4,获得3.506亿美元现金收益,并用2.274亿美元赎回2021年到期的6.625%优先票据,使股东权益在2020年底转正,达到3.456亿美元 [10] - 公司计划于2021年4月20日举办分析师日活动 [2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Q1指引受可见性、不确定性和制造限制的影响,哪些业务受制造限制影响更大,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对限制何时结束是否更乐观? - 全球代工供应限制自去年下半年开始,Q1仍在持续,OLED业务受影响更大,目前有1000万美元需求无法满足;公司正与战略客户和代工合作伙伴密切合作,预计供应情况将在季度后期改善 [43] 问题2: 若调整代工服务安排,公司接近30%的毛利率,进一步扩大毛利率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 毛利率会因产品组合等因素季度波动,公司将继续努力到2023年实现30%的长期目标;产品组合改善、高毛利率产品如Power IC的增长、产能逐步增加以及2022年推出新一代老产品等都将有助于提高毛利率 [46] 问题3: 考虑到5G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增长,公司如何看待今年OLED业务? - 5G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强劲,公司产品为定制化,需求真实;公司正与关键客户和代工合作伙伴合作解决供应限制问题,预计供应链情况将在季度后期改善 [50] 问题4: 2021年电源业务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与2020年有何不同? - 去年下半年电源业务各产品表现出色,特别是Power IC在新计算应用中取得进展;预计2021年Power IC增长超35%,公司将逐步增加Fab 3产能,到2022年底将电源产能提高约40%,并在2022年完成超级结、IGBT等产品的更新换代 [51][52] 问题5: 代工过渡服务收入波动大,未来是否会稳定在900 - 1000万美元区间用于建模? - Q4收入从850万美元跃升至1300万美元是因7月底工厂停电,部分后端业务延迟到Q4发货;预计代工过渡服务收入将稳定在每季度1000万美元左右 [53] 问题6: 新兴产品如OLED电视、微型LED电视和Power IC的潜在客户关系及利润率优势如何? - 这三款产品毛利率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Power IC在IT等新应用领域势头良好,今年将实现大幅增长;OLED电视预计下半年开始生产,年底有望产生可观收入;微型LED电视是高端小众产品,利润率高 [56][57] 问题7: Power IC在电源解决方案中占比增加10%,对电源解决方案部门利润率增长有何帮助? - 任何优秀的Power IC制造商利润率应超40%,这为公司提供了参考 [59] 问题8: Q1未满足的1000万美元OLED需求是否会影响Q2,若供应在本季度末解决? - 1000万美元是净需求金额;部分未满足需求会消失,因智能手机需求周期为6 - 9个月,但公司产品为定制化,不会被替代,显示终端市场需求健康 [62] 问题9: 若5G手机数量翻倍且OLED普及率持续增长,公司OLED业务能否回到疫情前增长轨迹? - 市场上5G转型正在进行,Q4 70%的OLED营收来自5G和HFR产品,需求持续强劲;公司正与客户和代工合作伙伴合作解决供应限制问题,预计季度后期会取得进展 [63] 问题10: Q1产能情况是否影响OLED设计业务,客户是否因无法获取产品而减少高端产品设计合作? - 2020年公司OLED设计订单管道强劲,新产品不断推出,设计势头持续;目前只是因供应限制无法满足需求,终端市场对OLED产品需求和需求状况良好 [68] 问题11: 2020年底电源业务渠道库存低于预期,目前情况如何? - Q3渠道库存低于一个月,公司目标是达到两个月;目前仍在努力,同行渠道库存可达六个月,公司通过Fab 3和Fab 4持续生产产品 [70] 问题12: Power IC季度贡献和增长预期是否如记忆中为1000万美元且2021年增长30% - 35%? - 2020年Power IC营收突破1000万美元年度门槛,预计2021年增长超35%,将实现高两位数增长 [71] 问题13: 考虑到汽车半导体供需现状,对公司汽车业务合作有何影响,客户是否会重新考虑供应链决策或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 当前情况对公司有利,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公司预计下半年开始汽车电源分立器件的预生产,并开始产生收入;供应限制可能带来更多新合作伙伴和产品需求,公司自有工厂可服务汽车制造商,对中长期前景感到兴奋 [73][74]
MagnaChip(MX)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