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合并销售额为4.0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4.14亿美元,同比下降受通用汽车UAW罢工、部分工业市场需求疲软和外币换算影响,但资本设备、售后零部件和服务及航空航天产品需求增加部分抵消了下降 [13] - 第三季度合并毛利率从去年的15.9%增至16.5%,反映了近期成本削减行动和新业务更高利润率的好处 [14] - 第三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为43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100万美元,增长主要归因于近期收购的SG&A [14]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80万美元,调整后营业收入今年为2410万美元,去年为248万美元,调整后营业收入占销售额的百分比今年和去年均为6% [15] - 第三季度有效税率为25%,全年预计约为28% [15][16] - 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1.01美元,去年同期为1.07美元;GAAP每股收益为0.99美元,去年同期为1.14美元 [16] - 第三季度产生3100万美元的强劲运营现金流和约2000万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主要用于偿还1200万美元债务,现金增加400万美元 [16][17] - 预计第四季度运营现金流为2500 - 30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约为1700 - 2200万美元,用于减少未偿债务 [17] - 截至9月30日,流动性增加1200万美元至2.36亿美元,包括约5000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1.86亿美元信贷安排可用额度 [17] - 第三季度资本支出(CapEx)为1100万美元,支持各项增长项目,全年预计约为4000万美元 [17][18] - 2019年GAAP EPS指引下调至3.42 - 3.62美元,调整后EPS指引下调至4 - 4.20美元,主要受通用汽车UAW罢工影响,预计罢工对全年收益的影响约为每股摊薄0.30美元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供应技术(Supply Technologies) - 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4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55亿美元,下降主要因亚洲需求同比降低,半导体、建筑和农业设备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1%和18%,但重型卡车及相关市场、民用航空航天市场和动力运动市场分别同比增长3%、16%和5%,且受欧元和英镑兑美元贬值的外币换算影响 [19][20] - 营业收入为10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130万美元,利润率受销售额下降和终端市场组合影响 [20] 组装组件(Assembly Components) - 销售额同比下降7%,受通用汽车UAW罢工、中国地区需求降低和铝价下跌影响,罢工对第三季度每股摊薄收益影响约为0.05 - 0.07美元,预计向通用汽车供货的工厂11月底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22][23] - 部门运营利润率为7.7%,较去年提高130个基点,得益于成本削减行动和新业务利润 [23] 工程产品(Engineered Products) - 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受感应和管道螺纹加工设备客户需求增长15%推动,但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需求疲软部分抵消了增长,预计全年工业设备业务新设备订单将超过2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5% [24] - 运营利润率为8.7%,去年为10.8%,下降主要因销售组合不利和锻造生产线临时关闭 [25] 公司层面 - 公司费用同比下降14%至690万美元,去年为800万美元,主要因员工相关费用和专业费用降低 [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半导体和建筑及农业设备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1%和18% [19] - 重型卡车及相关市场、民用航空航天市场和动力运动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16%和5%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基于在汽车电气化、航空航天和锻造能力提升方面的战略定位跑赢市场,注重利润率提升和自由现金流,随着新业务和产量增加以及2020年资本支出减少,预计改善将加速 [5] - 航空航天部门Apollo继续有显著增量机会,已完成1亿美元收入目标的一半以上,中期有望超目标 [6] - 组装组件在过去12个月新工厂投产、新产品和新客户投资方面成果显著,受益于全球汽车行业趋势,有望增加每辆车的产品含量 [6][23] - 工程产品新7000磅锻造压力机将为生产提供备份并开拓新行业和产品,资本设备业务多元化努力有成效,即使在钢铁和感应淬火等关键市场疲软时仍有大量积压订单 [8][9] - 供应技术团队努力调整客户定价和供应链以抵消关税和供应商价格上涨,预计对利润率产生积极影响 [21] - 公司在收购方面保持选择性,注重协同效应和估值,预计2020年可能有一两次明智收购推动增长 [93][9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19年下半年公司经营动态大,第三季度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受UAW罢工、设备故障和全球工业市场疲软等一次性事件影响,但不代表业务进展情况 [4] - 公司认为在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方面取得的进展重要,是近期战略目标一部分 [28] - 工业部门过去四五个月有疲软情况,尤其在短周期业务,但公司认为可通过新业务克服,预计部分逆风将持续,但公司有能力跑赢市场 [72][75] - 中国汽车市场因贸易战和市场减速导致公司财务业绩不佳,但公司在产品和战略定位上有优势,报价活动活跃,业务模式在合资企业成功,正拓展中国本土企业市场 [76][80] 其他重要信息 - 电话会议中部分陈述可能为前瞻性陈述,受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预测有重大差异,相关风险和不确定性可在收益新闻稿和2018年10 - K文件中查看 [1][2] - 公司可能讨论调整后EPS和EBITDA,它们并非公认会计原则下的业绩衡量指标,净收入与调整后收益及EBITDA的对账可参考近期收益报告 [2]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毛利率持续扩大,是否有产品方面的顺风因素使其在今年和2020年继续扩大? - 战术上各业务有利润率提升举措,供应技术在应对关税问题上的供应链和定价调整开始影响业绩,组装组件新工厂启动成本问题预计推迟一个季度解决;战略上公司专注于高利润率的工业用品、航空航天等领域,战术举措未来两到四个季度有影响,战略举措将持续推动公司发展 [31][35][37] 问题2:在新产品和市场扩张方面,SG&A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加? - 公司此前为支持供应技术和组装组件的举措及新业务已投入SG&A,预计随着销售额增长,SG&A占比将下降,但会按需支持全球业务增长,预计增幅不大 [38][39] 问题3:2020年重型卡车和汽车市场前景如何,是否有行业趋势可抵消逆风? - 重型卡车市场2020年有风险,但公司已减少对该市场依赖;汽车市场从美元角度看在扩大,新技术和新车型推出使汽车更昂贵、功能更多,公司关注产量同时更看重新技术和新车型带来的机会 [40][45][46] 问题4:在轻量化和燃油效率方面,目前每辆车的产品含量及目标是多少? - 目前每辆车产品含量不到40美元,公司服务多种产品,估计可获得的市场份额至少是目前的10倍 [51][52][54] 问题5:电气化和自动化领域何时能看到收入和现金流收益,自动化业务情况如何? - 公司挤出业务在燃油领域的技术可应用于清洁相机和传感器的流体空间,目前相关业务是公司业务组合的重要且快速增长部分 [55] 问题6:新销售举措详情及目标市场和地区? - 供应技术方面,航空航天市场波音和Wesco的整合使二级和三级市场客户寻求高服务模式供应商,公司在该领域业务同比增长16%,且在多洲报价;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到飞机内饰等领域,有望获得更高利润率 [57][58][60] 问题7:锻造厂意外停产是否与阿肯色州新压力机有关,是否恢复运营? - 停产与新压力机无关,已恢复运营,问题已解决,战略上应在同一地点配备两台压力机相互备份 [61][62] 问题8:各业务线毛利率的成功和待改进之处? - 供应技术应对关税和供应商价格上涨举措预计将改善利润率;组装组件运营利润率提高,随着新业务开展,利润率将继续提升;工程产品本季度因销售组合问题利润率下降,预计销售平衡和新设备增量收入将提高利润率 [64][65][66] 问题9:短周期和长周期业务情况及未来六个月展望? - 过去四五个月工业部门有疲软情况,尤其短周期业务,但公司认为可通过新业务克服,预计部分逆风将持续,但公司有能力跑赢市场 [72][73][75] 问题10:中国市场各产品线的成功情况? - 公司在汽车产品上技术和战略定位有优势,报价活动活跃且多样,但受贸易战和市场减速影响,财务业绩不佳,业务模式在合资企业成功,正拓展中国本土企业市场 [76][78][80] 问题11:明年资本支出是否下降及目标是多少? - 过去两年预计资本支出约8300万美元,明年预计大幅下降至约3000万美元 [81][82] 问题12:杠杆率目标是多少? - 公司希望净债务杠杆率接近3,虽近期可能无法实现,但未来两年应能达到 [83] 问题13:各业务部门2020财年的主要机会和风险? - 组装组件汽车业务预计跑赢市场;供应技术希望其他增长领域克服重型卡车市场疲软;航空航天有多个新举措和增长机会,有望抵消其他市场疲软 [87][88] 问题14:供应技术推动航空航天业务增长的策略? - 二级和三级市场客户在波音和Wesco整合后寻求高服务模式供应商,公司在该领域有机会,同时公司还在进行地理扩张和业务多元化 [89] 问题15:专注毛利率提升能否使整体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超过峰值和正常水平? - 各业务部门目前利润率低于峰值,短期内有提升机会,但实现并超越峰值利润率需全面实施投资,可能需要18 - 24个月 [91][92] 问题16:收购市场情况和估值如何? - 公司交易流稳定,对收购交易有选择性,注重协同效应和估值,目前估值有所下降,但公司仍需看到收购对象有巨大增长潜力才会高价收购,预计2020年收购将对公司有积极影响 [9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