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智能手机行业、5G通信行业、汽车行业、WiFi行业等 [3][4][11][13] - 公司:Qorvo,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QRVO),一家半导体公司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整体情况 - 业绩与预期:Qorvo一个月前公布的3月季度业绩强劲,6月季度进展顺利 ;预计全年智能手机销量增长5% - 10%,5G智能手机数量翻倍至约5.5亿部,每部5G手机的RF内容比4G手机增加5 - 7美元 [3] - 业务机会:受益于5G网络全球部署、WiFi 6和6E迁移、汽车连接性增加等多方面趋势,结合移动业务内容驱动因素以及在相关技术的投资,Qorvo拥有多元化且不断扩展的业务机会 [4] - 管理层变动:基础设施和国防部门负责人James Klein宣布退休,将留任至继任者确定 [4][5] 供应方面 - 短缺情况:行业存在广泛的供应短缺,特别是硅、电容器和一些层压板方面,但Qorvo认为自身情况较好,因其许多产品包含自主生产的气体、滤波器和基于GaN的技术 [7][8][9] - 应对措施:与客户密切合作,调整生产计划;已签订不可取消的长期订单,获得较好的业务可见性 [8] - 团队表现:内部运营团队表现出色,销售和制造团队在平衡供应和需求方面做得很好,确保向真正需要产品的客户发货 [10] 需求方面 IDP业务 - 整体增长:尽管中国市场部分业务存在挑战,但仍预计业务至少能实现10% - 15%长期增长目标的下限 [12] - 各细分市场情况 - 基站业务:中国基站部署较以往放缓,但GaN和大规模MIMO天线的采用率仍在快速增长;公司是RF链的领先供应商,拥有多种优质产品 [13][14] - WiFi业务:WiFi 6和6E的推出是业务增长的驱动力,各细分领域均有良好增长,且处于早期采用阶段,趋势将持续 [14] - 电源管理业务:收购Active Semiconductor后,受益于向固态硬盘的转换以及笔记本电脑的部署,同时电机控制能力也推动了业务增长 [15] - 国防业务:多年来一直是业务的坚实基础,持续增长并引入新技术 [16] - 其他业务:汽车业务中汽车连接性增加,电缆网络升级到DOCSIS 3.1,公司在这些领域均有参与并表现良好 [16] - 中国市场影响:去年中国市场约占一半,随着其他地区市场增长加快,中国市场占比将逐渐下降;中国市场今年5G部署配置内容有所变化,但5G部署仍带来内容增益,公司将通过多元化应对市场变化 [19][20][22] - 美国市场阶段:美国5G部署处于早期阶段,印度、欧洲和部分亚洲地区情况类似 [28] 移动业务 - 客户多样性:客户多样性带来一定挑战,但公司通过市场模型预测行业整体情况,并在供应端使多数客户使用相同部件号,从而增加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9][30][31] - 5G采用情况 - 优势与阶段:5G对运营商而言可降低数据成本、提高网络效率,对消费者而言低延迟可能催生杀手级应用;目前全球5G手机安装量约5亿部,占比仍低,处于早期阶段 [33][34] - 销售比例:公司未明确区分4G和5G手机的销售比例,因其许多组件可同时支持两者 [36][37] - 库存情况:未看到影响全年5G业务翻倍预期的情况,客户仍有较强需求 [39] - 需求保障:与客户达成长期协议,确保需求真实可靠,同时客户也能获得稳定供应 [41] - 内容增益:从4G到5G,每部手机的内容增益约为5 - 7美元,C - band拍卖等推动了复杂滤波和切换网络的实施,增加了RF内容 [45] - 内容机会:多频段同时操作带来先进滤波需求,此外,公司的UWB业务和传感器业务将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48] - 竞争格局:自Qorvo成立以来,竞争态势逐年改善,公司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和极具竞争力的技术,能够应对不同的市场机会 [50] - 超宽带业务:超宽带技术将在手机、汽车和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广泛应用,如同蓝牙一样普及,公司已获得设计订单,将积极参与该领域 [52][53][54] 毛利率方面 - 表现与原因:过去几个季度毛利率表现出色,超过Skyworks;得益于团队的投资组合管理、运营效率提升以及技术迁移(如BAW滤波器从6英寸迁移到8英寸、GaN从4英寸迁移到6英寸) [55][56] - 未来展望:今年预计保持在约52%,仍有增长空间,资本密集度有望继续下降 [5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回答问题时强调不会对财报电话会议内容进行更新,且计划未发生变化 [7] - James Klein提到公司正在开发适用于宏基站的GaN放大器,以覆盖更广泛的基站市场 [25]
Qorvo, Inc. (QRVO) CEO Bob Bruggeworth Presents at 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 2021 Glob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