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nilever(UK)(UL)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基础销售额增长9.2%,其中价格增长13.3%,销量下降3.6%,全年增长9%,价格增长11.3%,销量下降2.1% [6] - 2022年基础营业利润率为16.1%,同比下降230个基点,符合预期,基础营业利润略增至97亿欧元,基础每股收益为2.57欧元,同比下降2.1% [8] - 自由现金流为52亿欧元,现金转换率为97%,资本支出增加4亿欧元 [8] - 2022年营业额为601亿欧元,同比增长14.5%,基础销售额增长贡献9%,收购和处置影响为-1%,货币影响为6.2%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容与健康业务全年基础销售额增长7.8%,价格增长7.5%,销量增长0.3%,第四季度增长7.7%,价格增长8.4%,销量下降0.6% [8] - 个人护理业务全年基础销售额增长7.9%,价格增长12.1%,销量下降3.7%,第四季度增长9.1%,价格增长13%,销量下降3.5% [10] - 家庭护理业务全年基础销售额增长11.8%,价格增长15.9%,销量下降3.5%,第四季度增长12.3%,价格增长16.7%,销量下降3.8% [12] - 营养业务全年增长8.6%,价格增长10.9%,销量下降2.1%,第四季度增长10.1%,价格增长14.7%,销量下降4.1% [14] - 冰淇淋业务全年增长9%,价格增长9.7%,销量下降0.7%,第四季度增长2.9%,价格增长14.2%,销量下降9.9%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亚太非洲地区全年增长10.3%,价格增长11.3%,销量下降0.9%,第四季度增长强劲,印度、东南亚和非洲表现突出,中国因封锁影响下降 [18] - 北美地区全年增长7.9%,价格增长9.4%,销量下降1.4%,第四季度价格增长10.1%,销量下降4% [19] - 拉丁美洲全年增长14.9%,价格增长20.4%,销量下降4.6% [20] - 欧洲全年增长4.1%,价格增长8.3%,销量下降3.9%,第四季度价格增长13.2%,销量下降6.8%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2022年实现了重要进展,应对了前所未有的商品成本上涨,通过合理提价保护了利润表,并继续投资于品牌 [4] - 公司退出了全球茶业务,实施了新的组织模式,提高了速度、责任感和专注度 [6] - 公司将继续推动有机增长,收购将主要集中在美容与健康领域,同时将继续精简产品组合 [36] - 公司预计2023年基础销售额增长将处于多年3%至5%范围的上半部分,并预计基础营业利润率将略有提升 [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价格增长将保持高位,销量将继续为负,全年基础销售额增长将处于多年3%至5%范围的上半部分 [38] - 公司预计2023年成本通胀将有所缓和,但仍将保持高位,特别是在生产和物流成本方面 [41] - 公司对中国的复苏持乐观态度,特别是户外餐饮业务和美容类别的恢复 [3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2022年完成了对Nutrafol的收购,并退出了全球茶业务 [29] - 公司2022年品牌和营销投资增加了5亿欧元,研发投资增加了约5000万欧元 [27] - 公司2022年完成了第二笔7.5亿欧元的股票回购计划,预计下一笔回购将适时启动 [28]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3年投资计划的详细内容 - 公司将在多个领域增加投资,包括数字能力、研发、资本支出和品牌与营销投资,预计美容与健康业务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45] 问题: 新CEO任命的影响 - 新CEO Hein Schumacher的任命是经过严格的外部与内部搜索后决定的,他强调了绩效、价值创造和可持续业务的承诺 [48][49] 问题: 2022年第四季度销量下降的原因 - 第四季度销量下降主要是由于价格弹性反应,部分业务退出以及中国食品解决方案业务和冰淇淋业务的年度影响 [59] 问题: 2023年利润率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利润率将略有提升,但仍面临成本通胀和投资增加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半年 [60][61] 问题: 欧洲市场的表现 - 欧洲市场面临较大的价格弹性挑战,特别是在营养和冰淇淋业务中,但公司与零售商的谈判进展顺利 [68][69] 问题: 2023年下半年成本通胀的预期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成本通胀将显著降低,但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中国的需求和大豆作物产量将影响全球商品价格 [72][73] 问题: 2023年销量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上半年销量将继续为负,但将逐步恢复,预计下半年将转为正增长 [78] 问题: 新兴市场的消费者行为 - 公司对东南亚和南亚市场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预计这些市场将继续增长 [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