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 Engineering(SGGKY)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SGGKYST Engineering(SGGKY)2022-02-27 03:3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财年集团收入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 [3] - 集团息税前利润(EBIT)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3%;税前利润(PBT)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5.71亿美元,同比增长9% [4] - 2021年下半年集团收入和EBIT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3%和13%,PBT增长20%,净利润增长4% [4] - 2021年政府支持减少1.49亿美元,成本节约和部分业务复苏抵消了这一影响 [8] - 集团订单余额达193亿美元,远高于2020年末的154亿美元,2021年新合同中标额117亿美元 [12] - 集团资产总额105亿美元,高于2020年12月的100亿美元 [15] - 2021年经营活动净现金11.14亿美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4.14亿美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6.15亿美元 [16][17] - 董事会建议每股0.10美元的最终股息,2021年总股息为每股0.15美元;2022年计划每季度支付每股0.04美元股息 [18][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商业航空航天 - 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6%,EBIT增长125%;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5%,EBIT从600万美元大幅提升至7900万美元 [32][36] - 第四季度新合同中标额10亿美元,2021年PBTF工作量贡献显著且将持续增长 [38][69] - MRO业务缓慢复苏,与PBT业务协同,支持PBT转换活动 [70] 城市解决方案和卫星通信(USS) - 2021年收入增长8%,EBIT下降18%;下半年收入增长5%,EBIT因多种因素下降 [32][33][36] - 2021年Smart City业务收入约18亿美元,有望实现2026年超35亿美元的目标 [62] 国防和公共安全(DPS) - 2021年收入增长8%,EBIT同比下降4%;下半年收入增长8%,EBIT基本持平 [34][37] - 第四季度新合同中标额18亿美元 [3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按客户所在地划分,亚洲市场收入占比58%,美国占20%,欧洲占16%,其他地区占6%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中期计划围绕商业航空航天复苏、智慧城市增长、国际国防业务拓展和核心业务强化展开,设定2026年财务目标,包括商业航空航天业务年收入超35亿美元、智慧城市业务收入超35亿美元、数字业务收入超5亿美元,集团总收入超110亿美元 [40] - 商业航空航天业务将继续投资,如开设新的货机转换站点、扩展LEAP - 1B发动机MRO服务能力、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维护服务效率 [41] - 智慧城市业务将利用2021年的势头,重点完成TransCore收购并实现过渡 [42] - 国防业务将继续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国际市场 [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1年各业务板块在疫情挑战下实现增长,反映了业务和团队的实力,强大的订单储备为2022年业务奠定基础 [21] - 尽管疫情和芯片短缺可能持续到2022年,但公司有望通过订单交付、业务举措和业务复苏实现良好业绩 [22] - 公司将专注于长期战略执行,跨业务周期投资,以实现2026年目标 [2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信用评级穆迪为AAA展望负面,标普为AAA信用观察负面,有多元化资金来源 [14] - 计划对AMM业务资产和发动机资产进行证券化,以减轻资产负债表压力并增加收入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半导体芯片短缺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及供应源多元化情况、今年资本支出投资计划、利率上调、供应链中断和通胀对业务的影响、公司近期或未来的招聘计划 - 芯片短缺对部分业务领域有影响,但集团层面影响不显著,公司通过多元化供应源和调整产品设计应对,预计2022年情况仍将持续 [50] - 公司会继续进行资本支出投资,利用强大的资产负债表为长期增长投资 [51] - 公司有利率对冲政策,约三分之二贷款为固定利率,对TransCore收购采用了国债锁定措施应对利率上调 [54] - 商业航空航天和数字业务等增长领域会招聘更多人员,以支持业务增长 [53][55][57] 问题2: 2022年的预期、Smart City业务2021年末和2020年的收入情况 - 预计通过持续的成本节约举措和业务复苏来抵消政府补助减少的影响,2021年Smart City业务收入约18亿美元,有望实现2026年目标 [62] - 公司不提供收入预测,但预计2022年订单将带来66亿美元收入 [66] 问题3: TransCore收购的审批情况、航空航天业务第四季度收入改善的驱动因素及MRO业务的改善情况和客户需求 - 预计第一季度末获得所有必要的监管批准 [68] - 航空航天业务第四季度复苏,PBTF工作量贡献显著,MRO业务缓慢复苏并与PBT业务协同,公司正在建设额外机库并评估其他地区的产能 [69][70][71] 问题4: 各业务板块的利润率情况、国防业务各子板块的交付情况和展望、航空航天业务订单的可持续性 - 国防与公共安全业务EBIT因利润增长弥补了政府支持下降的影响;陆地系统业务有长期合同,需求存在但受芯片短缺影响;数字系统和网络安全业务需求良好,但需提升专业技能人力;海洋业务是周期性业务,有多个业务流,环境业务是未来重点 [83][84][85][87] - 商业航空航天业务下半年与上半年利润率基本持平,因投资扩大PBT转换生产线、应对供应链挑战和计提小部分减值;随着业务规模扩大,预计利润率将改善,PBT订单需求将趋于稳定 [89][90][93] 问题5: 公司收入增长但利润未同步增长的原因、未来五年净利润率预期、高管薪酬情况、TransCore收购及利率上调对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率的影响 - 过去几年公司进行业务重组和资产结构调整,部分有负面影响,同时在危机中对增长领域进行再投资,以确保长期为股东创造价值 [95][97] - 预计净利润将与收入同步增长,有望通过规模经济提高利润率,但需平衡短期和长期目标进行投资 [98] - 高管薪酬基于绩效,有行业对标和追回条款,详细内容可查看年报 [99][100] - 公司有固定利率贷款政策,对TransCore收购采用美国商业票据进行过渡融资,并购买国债锁定利率以减轻利率上升影响 [102][105] 问题6: 2013 - 2020年海洋业务收入和利润下降的应对措施及未来计划 - 海洋业务是周期性业务,受油价下跌和行业整合影响,但2021年收入有所改善;业务包括海军造船和MRO、商业造船和维修等多个流,未来将关注环境业务,抓住绿色船舶需求机会 [108][109][110] 问题7: 2022年公司是否会获得政府支持、首个极地安全切割船合同的进展、新加坡预算的利弊、MRAS是否有足够产能应对A320neo生产增加 - 预计2022年大部分2亿美元政府支持将取消,公司计划通过成本效率和业务复苏来弥补 [120] - 首个极地安全切割船(PSC 1)处于设计和工程阶段,预计2025年交付,目标是今年第二季度末开始生产 [127] - 新加坡预算中碳定价等可持续发展措施对公司是机遇,公司可利用技术帮助城市减少碳足迹并创造业务机会 [121] - MRAS短期内可应对A320neo产能提升,年底将超过每月50架,需增加人力和设备等软、硬产能 [125][126] 问题8: 商业航空航天和USS业务板块的利润率展望、USS业务中是否有竞争更激烈的产品或服务 - 商业航空航天业务因市场动态、竞争和投资等因素,难以确定利润率最终水平,但公司会努力恢复以往利润率 [135][136][141] - USS业务虽面临芯片短缺和市场低迷挑战,但通过供应链调整和业务整合,有望改善利润率,在卫星通信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145][146][148] 问题9: 商业航空航天业务中联营或合资企业的业务构成及盈利能力 - 商业航空航天业务有多个合资企业,包括上海的发动机合资企业、新加坡的发动机部件维修合资企业等,公司与合作伙伴合作以维持盈利能力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