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 港股互联网公司整体表现分化,部分公司如美团、京东因前期跌幅较大而反弹,阿里巴巴和腾讯则与大盘走势基本一致,但近期受平台经济监管影响表现落后。[1] * 互联网行业核心逻辑已转变为提升用户价值(take rate)和用户粘性(up 值),流量变现成为关键,监管趋于稳定,出海业务和股东回报成为提升估值的重要因素。[1] * 游戏板块基本面改善,新游戏发布和版号发放常态化带来增长动力,小游戏领域发展潜力巨大,三季度市场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部分游戏带来数十亿收入增量。[4] * 电商领域三大平台(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营收增长,拼多多订单稳定增长且单价提升,直播电商形成三足鼎立,但货币化率仍有提升空间,618 数据显示各巨头竞争激烈。[5] * 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视频号三足鼎立,广告和电商变现空间巨大,需关注货币化率和电商业绩增长,各平台在细分领域深化竞争优势。[6] * 中国电商企业积极出海,阿里国际站、拼多多国际业务、美团和腾讯游戏海外布局展现巨大潜力,这将打开业绩增长空间并提升估值。[7] * 中国电商渗透率达 30%,低于欧美日韩市场,国内制造业低价优势弥补海外市场供需矛盾,为跨境电商创造机会,速卖通等企业推动了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8] 公司表现 * 美团和京东因前期跌幅较大而反弹,但近期受平台经济监管影响表现落后。[2] *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股价表现与市场行情走势大致一致,但在过去一个月内,阿里巴巴和美团因平台经济相关因素出现明显跑输。[2] * 携程以及与 SaaS 和 AI 应用相关的公司如金山软件等表现强劲。[2] * 游戏板块因新产品发布周期及多款爆款游戏上线,其基本面呈改善趋势。[4] * 阿里巴巴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核心业务表现一般,其中淘天业务同比仅增长 1%。[11] * 拼多多在 2024 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但仍实现 44%的收入增长,相较前几个季度 50%以上的增速有所下降。[12] * 京东则显示出强劲的利润增长,其主要亮点不在于电商领域,而是成本控制及子公司(如京东物流)减亏幅度较大,使得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2] 未来展望 * 互联网行业核心逻辑已转变为提升用户价值(take rate)和用户粘性(up 值),流量变现成为关键,监管趋于稳定,出海业务和股东回报成为提升估值的重要因素。[3] * 游戏板块因新产品发布周期及多款爆款游戏上线,其基本面呈改善趋势。[4] * 电商领域三大平台(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营收增长,拼多多订单稳定增长且单价提升,直播电商形成三足鼎立,但货币化率仍有提升空间。[5] * 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视频号三足鼎立,广告和电商变现空间巨大,需关注货币化率和电商业绩增长。[6] * 中国电商企业积极出海,阿里国际站、拼多多国际业务、美团和腾讯游戏海外布局展现巨大潜力,这将打开业绩增长空间并提升估值。[7] * 中国电商渗透率达 30%,低于欧美日韩市场,国内制造业低价优势弥补海外市场供需矛盾,为跨境电商创造机会。[8]
港股互联网-一-港股互联网板块行业展望与投资机会梳理
2024-12-11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