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远海-海上风电更新与重点标的推荐
2024-12-11 16:26

行业或公司 * 行业:海上风电 *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名称,但提到海缆、锚链、漂浮式基础等产业链环节的相关公司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22年底,中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为38吉瓦,占比不足5%,未来增长潜力巨大。[1] 2. **2023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达8-9吉瓦,同比增长约30%;2024年预计达13-15吉瓦,江苏和广东贡献超过60%。[2] 3. 深远海风电将成为新的发展重点:近海风电资源有限,预计未来几年将逐步耗尽,深远海风电将成为新的发展重点,资源总量约1,300吉瓦。[3] 4. 政府部门间资源协调困难:海上风电发展面临政府部门间资源协调困难,导致近海可开发资源远低于理论储量。[4] 5. 深远海风电开发将显著影响产业链:预计2027-2028年大规模并网,带来约5-30GW的装机容量增量,海缆、锚链、漂浮式基础等环节将受益。[5] 6. 深远海风电项目技术难度和成本高于近海项目:漂浮式基础技术发展和成本下降将是关键。[6] 7. 关注海缆、锚链、附体等产业环节投资机会:关注海缆、锚链、附体等产业环节投资机会。[7] 其他重要内容 1. 近海资源逐步耗尽:预计到2025年期间,滨海地区可能还会增加50个左右的项目,总体可开发资源有限。[3] 2. “330”方案推动向深远海发展:2022年'330'方案旨在解决政府部门间资源协调困难,推动向深远海发展。[5] 3. 《深海管理办法》制定:自然资源部推动《深海管理办法》制定,但落地时间尚不明确。[5] 4. 沿海场地扩展带动产业链增长:随着政策落地,近海向远海发展的趋势明显,沿海场地扩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增长。[9] 5. 漂浮式基础技术发展和成本下降:漂浮式基础技术发展和成本下降将是深远海风电开发的关键。[6] 6. 关注新一轮深远海试点方案落地时间:一旦落地,将直接促进2027-2028年的台风面增量,并上调2025年的估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