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注供应链自主可控-IC设计芯片或反攻在即
2024-12-12 15:35

关键要点 行业或公司 * 电子行业:涉及整个电子行业,包括芯片、消费电子、半导体材料、先进封装、半导体设备等领域。[1] * 圣邦股份:在模拟芯片领域具有技术制造设计优势,值得关注。[5] * 恒玄科技、华润微:在 SOC 主控芯片和功率半导体领域具有发展潜力。[6] * 精锐建材、上海新阳: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值得关注。[8] * 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在先进封装、半导体设备领域受益于晶圆厂资本开支转向本土设备厂商。[10] * 联瑞新材、华海盛科、上海新阳:在先进封装材料领域值得关注。[10] * 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金科技、宣威科技、中科飞亚、金秀电子: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值得关注。[13] 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电子行业四季度及明年将迎来大年:下游库存恢复健康,消费电子补贴政策显著提振需求,推动总需求增长。[1][2] * AI 大模型端侧应用落地,将驱动 AI 手机、耳机、眼镜等硬件产品升级换代,刺激消费电子需求增长。[3] * 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空间巨大,尤其在汽车芯片领域,自主可控政策驱动下,国产替代空间广阔。[4] * 模拟芯片领域国产化率低,替代空间巨大,在政策支持和下游经济复苏的双重驱动下,需求将持续增长。[5] * SOC 主控芯片和功率半导体领域,受益于 AI 端侧设备迭代和汽车芯片国产化需求,恒玄科技、华润微等公司具有发展潜力。[6] * 半导体材料板块国产化率低,光刻胶、12 英寸大硅片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精锐建材、上海新阳等公司值得关注。[8] * 先进封装、半导体设备领域国产化加速,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公司将受益于晶圆厂资本开支转向本土设备厂商,长期增长潜力巨大。[10] * 半导体设备板块作为自主可控关键环节,其成长性将进一步强化。[11] * 国内半导体设备在 2024 年第三季度业绩和订单表现亮眼,预计第四季度订单业务将达到全年峰值。[12] 其他重要内容 * 模拟芯片的下游主要由通信、汽车和工业组成,占比分别为 36%、24%和 21%。[7] * 半导体材料板块目前走的是自主可控逻辑,国产化率较低,但有望快速提升。[8] * 在半导体材料平台化发展方面,我们看好加盟电子和鼎龙。[9] * 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遇到瓶颈,未来半导体行业将更多依赖先进封装,这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10] * 自主可控政策贯穿始终,从特朗普时期的一些措施可以看到其重要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