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叉车行业更新-出海 电动化带来发展机遇,后市场 智能物流打开成长空间
2024-12-16 13:49

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一、行业概述 1. 行业分类与动力源:叉车行业分为一二三四五类,其中一二类为电力驱动,三四类为内燃驱动。一类车售价一般在10万元以内,二类车略贵,三四类车价格较低,五类车价格更便宜。[1] 2. 销量与利润增速:叉车行业呈现销量增速大于收入增速大于利润增速的特点。过去内燃叉车为主,竞争激烈,利润薄。近年来,锂电平衡重叉车发展迅速,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2] 3. 行业驱动因素:国内宏观经济、制造业快速成长、变商物流崛起、自动化需求提升、出口快速放量等因素推动行业发展。[3] 4. 市场空间:2023年全球销量约214万台,中国国内销量约77万台,其中中国销量约41万台。[4] 二、公司分析 1. 安徽合力与航叉集团:两家公司合计销量市占率稳定在45-50%,具备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下沉渠道布局和基地措施。[6] 2. 锂电叉车技术:安徽合力、航叉集团等国内企业通过参股铝电产业链公司或资源整合,迅速补齐研发和生产能力,形成领先优势。[8] 3. 收入差距:国内叉车企业相对于外资品牌收入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国外市场销售不足和后市场业务利润率更高。[9] 4. 国际化逻辑:国内叉车企业具备较强的工艺基础,在锂电叉车时代实现反转。[10] 三、市场展望 1. 市场增长:叉车行业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增长,特别是后市场智能物流业务。[15] 2. 竞争格局: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需提升产品力,拓展海外市场。[12] 3. 新兴市场:关注后市场智能物流等业务,拓展新兴市场。[14] 四、其他重要内容 1. 理念化步伐:理念化渗透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国内市场增长空间较大,海外市场增长空间更大。[5] 2. 后市场业务:后市场业务利润弹性较好,可平滑现金流和利润波动。[14] 3. 智能物流业务:智能物流业务预计未来几年将蓬勃发展,对利润端有一定支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