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或公司 无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美联储货币政策:美联储在12月18日决定降息25个基点,累计降息达到100个基点,但立场转向鹰派,未来可能进一步收紧政策。[序号8] 2. 美国经济预测:美联储对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四季度实际GDP和失业率的预测分别大幅上修0.5和0.1个百分点,下修0.2和0.1个百分点。对于核心PCE通胀同比预测分别上修0.2、0.3、0.2个百分点。[序号22] 3. 通胀形势: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通胀比美联储预期的更为顽固,主要因为房租下行速度比预期更慢。[序号3] 4. 劳动力市场:鲍威尔从过度乐观的劳动力市场紧张大幅缓解立场转为中性立场,并未完全包含特朗普上任后新增就业速度大幅上升、失业率显著下降等调整。[序号4] 5. 特朗普政策影响:特朗普可能通过激进关税主张导致国内商品通胀大幅上行及国内经济增速反作用力。此外,他对于边境管控有强烈诉求,一旦快速实施,美国潜在劳动力供给将显著压缩,失业率迅速下降并相应抬升薪资增速。[序号5] 6. 美元指数和非美货币走势:如果美元指数进一步震荡上冲,到2025年底达到110~115高位,包括人民币在内主要非美货币将面临持续贬值压力。[序号6] 7. 英国和日本央行挑战:英格兰银行因核心商品和食品通胀推动11月CPI上涨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但内部已出现较大分歧。日本央行则受困于经济复苏困难、内需挫折及物价回升可能性下降,加息遇到困难导致日元汇率下跌。[序号7] 8. 中国经济数据:11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出现分化,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补贴需求更加明确。基建投资增速出现降温,反映出化债并不等于政府债务扩张。零售增速下滑主要由于促销时段错位,导致11月社零同比增速为3.0%,较10月下降1.8个百分点。[序号10] 9. 房地产市场:在政策促进和低基数影响下,11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6%,这是17个月来首次转正。然而,新开工面积与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6.9%和39.9%。[序号12] 10. 工业生产: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6%,比10月上升0.6个百分点。[序号15] 11. 财政政策:2025年的一般预算赤字率预计在3.6%至4%之间,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预计为1.5万亿到2万亿,其中包括约5,000亿的消费补贴。新增专项债预计为4.2万亿左右,其中8,000亿用于保障房收储、闲置土地收回及土储等方向。[序号13] 12. 货币政策:2025年上半年政策利率和LPR有望降息约40个基点,全年降准幅度预计在100至150个基点,用于置换到期的高成本MLF。[序号13] 13. 经济增长预期: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为4.5%左右。[序号13] 其他重要内容 1. 11月经济财政数据解读:11月经济财政数据反映了消费分化、基建投资增速降温、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有所改善、工业生产小幅回升、财政政策预计将继续扩张等经济趋势。[序号17] 2. 未来经济形势展望:由于外部环境风险可能迅速抬升,加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升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因此中央财政积极扩张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可能会加快竣工交付过程中的活跃作用。[序号18] 3. 11月财政数据反映的经济趋势:11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显示出高增趋势,这主要归因于消费改善推升了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收入,同时个人所得税也出现小幅上行。此外,非税收入对总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行了较大力度的保障,包括中央企业特别是中央金融企业利润直接进入非税收入,以及一定的罚没收入。在支出方面,一般预算支出整体出现小幅降温,但仍维持正增长局面,11月增速为3.8%,比10月份下降了6.6个百分点。[序号19] 4. 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前景:美联储采取鹰派降息,而欧英日等央行对本国经济特别是内需展望忧虑,因此美元指数阶段性突破108高位并处于偏高位置。特朗普第二任期提出更系统性的政策组合,将带来需求侧拉动财政扩张基因,同时推升薪资增速。因此,美国未来中短期视角下更可能出现经济增速与通胀全面走高,而非仅有高通胀且实体经济增速走弱。而其他发达国家由于内需不足、缺乏财政刺激空间,只能诉诸货币宽松,其幅度预计比美国降息幅度要大得多。[序号20] 5. 对中国国内货币政策建议:国内货币政策需要进行支持性的适度宽松操作,但效果受到外部约束(如汇率)及国内信用需求不足等因素限制。因此,应提升传导效率,在量价两方面的重要性超过简单宽松操作。同时建议关注中央财政扩张以刺激消费,这将贯穿全年。[序号21]
11月经济财政数据-美日英货币政策解读
2024-12-23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