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年行情悄然启动-2025如何配置
2024-12-24 15:52

行业或公司 无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9月底以来市场明显上涨,主要宽基指数涨幅超10%,第四季度赚钱效应显著提升。[1] 2. 2025年A股市场值得期待,9月底以来市场活跃度和参与度大幅提升,政策面利好增强投资者信心,但需关注海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1] 3. 近期政策强调"稳增长、稳金融、稳楼市",但市场反应震荡剧烈,这与经济数据承压、美联储降息等因素有关。增量政策逐步形成共识,并在需要时可能更积极。[1] 4. 近期政策积极但市场反应不强,原因在于政策延续性而非新的拐点,市场情绪和仓位已改善,需关注政策落地效果及海外环境复杂性。[1] 5. 当前A股表现受国内政策、经济数据、金融数据及海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呈现复杂多变态势,需持续观察各项措施的实际效果。[1] 6. 目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并非显著高估,从PE、破净率和股债性价比来看,仍具有较高参与价值。消费板块整体估值相对较低,具备投资吸引力。[1] 7. 主动公募基金对消费板块超配比例较低,未来有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家电、汽车、家纺等,以及估值回落且基本面改善的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1] 其他重要内容 1. 2024年A股市场可以用"先抑后扬"来形容。从1月到9月,市场的赚钱效应不明显,尤其在2月和9月,市场跌破2700点,无论是成交量还是走势都不尽如人意。然而,从9月下旬开始,市场出现了明显上涨。[2] 2. 2025年值得期待。从9月底以来的行情走势显示出一定的赚钱效应,同时市场参与度和活跃度也有显著改善。两市成交量从9月中旬的5000万以下提升到日均1.5万亿以上,这反映了市场活跃度和参与度的大幅提升。[3] 3. 从最近几次重磅会议中的提法来看,"稳住股市、稳住楼市"的定位相对较高。然而,政策出台后的市场反应并不像预期那样一路高歌猛进,而是震荡剧烈。[4] 4. 近期两次会议中的提法虽然积极,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些都是对9月底以来增量政策的延续,并非新的拐点。[5] 5. 当前影响A股整体表现的是多种综合性因素,不仅包括国内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稳金融、稳楼市等相关政策,还包括当前经济数据及金融数据承压情况。同时,也受到海外降息节奏变化及关税等外部环境复杂性的扰动。[6] 6. 自9月底以来,主要宽基指数的涨幅相对可观。评估市场是否高估或低估,我们通常使用几个长期观测指标。首先是估值指标,目前沪深300和中证500的PE(TTM)约为15倍,从绝对值来看并不算高。[7] 7. 近年来消费板块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经济承压情况下,无论实际收入还是收入预期都会回落,对应消费板块表现出宽幅震荡以消化估值。[9] 8. 根据今年三季报,主动公募基金对消费板块,尤其是食品饮料板块的超配比例处于历史较低位置。[10] 9. 消费领域可分为避险消费(与衣食住行直接相关)、可选消费(如家电、汽车)和医药卫生。[11] 10. 跨年行情通常涵盖元旦和春节期间,从历史数据来看,12月和1月市场上涨的概率和涨幅相对较高。[14] 11. 对于底仓配置,中证A500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相比沪深300,它在成长性板块和新兴产业中的权重更高,而在银行等传统板块中的配比更低,更加均衡。[15] 12. 2025年市场震荡上行的概率较高。尽管市场经历了一定的上涨,但并未处于高估状态,仍具备较高的配置性价比。[17] 13. 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并可能快速落地。财政政策则关注地产和消费相关措施,其具体方向和举措以及实际效果值得关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