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显示面板产业链,主要涉及 LCD、OLED、Mini LED、Micro LED 等技术[1][2] - 公司: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集创北方、易思维、豪威、华为海思等[5][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显示面板分类与技术特点 - 显示面板分为非自发光(LCD)和自发光(OLED、Micro LED、Mini LED)两大类[2] - LCD 技术成熟,成本低,但画质逊色于 OLED;OLED 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等优点,但寿命短且成本高[2][4] - Mini LED 提升 LCD 对比度,Micro LED 兼具 LCD 和 OLED 优势,但技术挑战大[2][4] 2. 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 显示技术经历了 CRT、LCD、OLED 及新一代显示技术四个阶段[6] - OLED 已成为高端市场主流,但 Micro LED 和 Mini LED 等新技术仍处于商业化初期[2][6] 3. 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发展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主导全球 LCD 供应[5] - 在 OLED 领域仍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国产化率[2][22] 4. AMOLED 市场占有情况 - AMOLED 在 2022 年市场占比达 95.2%,主要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和电视[9] - 未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关键材料和设备仍依赖进口[2][9] 5. 显示面板产业链 - 产业链分为上游(材料设备制造和零件组装)、中游(面板制造厂商)和下游(终端应用市场)[11] - 上游原材料整体利润率较高,偏光片毛利率超过 25%,玻璃基板毛利率可达 50%-60%[11] 6. LCD 与 OLED 成本构成 - LCD 成本构成中,彩色滤光片占 20%,背光模组占 15%,偏光片及玻璃基板各占 10%[14] - OLED 最大成本项为设备(35%)和有机材料(23%)[14] 7. 偏光片技术门槛与市场格局 - 偏光片技术门槛较高,主要由日韩企业主导[15] - 中国大陆仅三利普和盛波光电能够规模化生产 LCD 偏光片,2023 年市场份额分别为 4%[15] 8. OLED 发光材料与终端显示材料 - OLED 发光材料是核心原料,发射层材料成本占比最高[17][20] - 全球领先的 OLED 终端显示材料供应商主要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21] 9. 中国在 OLED 技术领域的发展 - 中国 OLED 有机材料整体国产化率约 38%,其中通用层材国产化率约 17%,发光层材不足 5%[22] - 中国企业偏重于上游中间体生产,已初步形成国内竞争格局[22] 10. 显示驱动 IC 发展 - 中国大陆厂商集创北方与易思维在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取得显著增长,2022 年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 6.3%和 6.7%[24] - 华为海思自研 OLED 驱动芯片预计 2023 年实现量产[24] 其他重要内容 - 制造工艺:LCD 与 OLED 面板的制造工艺分为阵列制程、成盒制程和模组制程[10] - 电子玻璃领域:中国部分企业突破技术瓶颈,逐步进入中高端市场[16] - OLED 制造设备:OLED 制造设备投入远高于 LCD,关键环节几乎被外国企业垄断[23] 总结 显示面板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阶段,LCD 仍占据主流市场,但 OLED 在高端市场表现突出,Mini LED 和 Micro LED 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在 LCD 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在 OLED 领域仍需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国产化率。产业链上游利润率较高,中游竞争激烈,下游终端市场受产品性能和价格影响较大。
显示面板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不改
2025-01-10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