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非银金融(券商、保险)、汽车、医药生物、建筑装饰、电子、传媒、社会服务、商贸零售、机械设备、食品饮料、互联网、房地产、债券、AI+智驾、AI+医疗、新能源汽车、港股、A股、黄金、消费电子等行业;提及特斯拉、华能电力等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投资表现:整体令人满意,无明显失误,非银金融行业(券商)投资收益显著,股息率达6%-7%,坚持分散投资策略降低风险 [2][4] 2. 投资策略 - 分散投资:单一行业配置比例不超10%,适用于股票和红利资产配置 [2][5] - 海外投资:未来侧重商业模式简单的大公司和周期性公司,重视宏观研究,关注汇率波动 [6][7] 3. 各市场及行业展望 - 债券市场:2025年风险或超预期出现,收益率在1.5%-2.5%区间波动,需警惕风险事件 [2][8] - AI领域:看好AI+智驾和AI+医疗,尤其自动驾驶,社会效益显著、技术易实现、政策支持力度大 [2][9] - 内需消费:复苏至关重要,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存在机会,内需政策跟上互联网行业或受益 [2][20][21] - 港股市场:预计跑赢A股,红利ETF具备性价比,股东回报受重视,股息回报率加回购比率超十年期国债 [2][22][23] - 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成熟,未来竞争核心是智能化,中美具备强项且政策支持 [35] - 非银金融:当前股价和市值弹性已体现,估值弹性有限但业绩弹性大,长期国债趋势修复或解决保险利差损问题,未来仍有机会 [37][38] - 医药行业:长期有价值,各细分品类有问题,内需转好个人医疗支出或改善,2025年或有新机会 [40] - 地产行业:2024年企稳回升,二手房市场活跃,一二线城市成交量预计两位数增长,房价趋于稳定,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42][43] 4. 2024年投资判断验证:大市值股票跑赢小市值股票;房地产市场筑底;互联网板块被低估;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2][10][11] 5. 2025年投资机会变化:投资机会增多,但确信度降低 [19] 6. 通胀与特朗普政策影响:2025年通胀走势分歧大,特朗普上台政策难评估,加关税使美国经济“短多长空”,通胀难降 [29][31] 7. 中国资产优势:中国市场系统性低估,逆向投资核心资产集中在中国市场,港股和A股性价比更具优势 [32] 8. 股票市场波动与投资者建议:波动损耗收益,机构顺周期行为折损收益,坚持持有权益资产并降低预期可获绝对回报 [33][34] 9. 主观与量化投资策略:未来一段时间主观投资整体或优于量化,量化集中小市值公司,大公司稳定性和确定性高 [4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度过逆周期原则:逆风期业绩不能太差,保持理性、分散和着眼长期;更要专注,克服困难;与投资人坦诚沟通,把客户利益放首位 [15] 2. 2024年投资不足:海外投资未突破,遇到文化差异和信息渠道问题;对冲策略有损失,需调整“对冲”和“空”的逻辑 [16][17] 3. 对冲策略发展与改进:近年来发展不理想,缺乏工具,可借鉴其他市场经验,丰富对冲工具,构建产品矩阵 [18] 4. 黄金市场看法:对当前黄金市场持中性态度,性价比缺乏吸引力,通胀环境下价格受支撑,通缩中不是优选 [41] 5. 普通投资者选基金建议:关注产品长期表现,评估风险收益特征,关注管理人投资思路和风格,建立信任实现同频互动 [44] 6. 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压力也有正面支撑因素,2025年不会成为显著投资机会或风险 [45] 7. 消费电子行业:政策环境好,关注AI对行业的拉动,当前估值与投资机会可能不匹配,需持续观察寻找机会 [46][47] 8. 金融行业年轻人建议:先问自己是否热爱金融行业,找到热爱的事并坚持,人生会更有意义 [48][49] 9. 市场波动总结:波动将常在,投资者应保持耐心,用长期视角投资 [50]
仁桥夏俊杰最新年度交流-波动常在-耐心会是获取收益的最大来源-AI-纪要
2025-01-15 15:03